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42|回复: 0

[资料] 【2015版】心理学考试重点备考知识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6 1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心理学考试资料整理
第一章  概论(多为小题,名词解释、选择、简答等)
1、心理学(名解):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科学性质(选择):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构造主义心理学:①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或称心理学之父)。②冯特创造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代表人物是铁钦纳。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强调内省方法。
4、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主要代表是杜威。它否定意识的结构,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5、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这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他宣称心理学只研究行为,而行为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提出了“刺激—反应”公式(S—R),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持教育万能论。华生的名言:“你给我一打儿童,在一个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6、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创始人人有魏太默、考夫卡、苛勒等,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认为人都有一种心理倾向,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习惯把看到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
7、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奥地利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
8、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强调“自我实现”。
9、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0、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理论领域
应用领域
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心理测量学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1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
①观察法(名解):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②测验法(名解):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③实验法(名解):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④调查法(名解):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12、观察法适用的条件:对所研究的对象出于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控制或者研究对象在控制条件下会发生质的改变或者由于道德伦理等因素不应该对之进行控制等情况下用观察法进行研究。
13、观察法的特点:优点: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缺点:观察者处在被动的地位,实验者很难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发展,观察结果很难重复。
14、简述测验法在心理学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何注意事项?
研究领域:a、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
b、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c、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注意事项:任何测验都只具有特定的功能,适用于特定的群体,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使用测验法的时候,必须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遵照规定的方法实施。
15、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三类变量是什么?
实验研究的三类变量:a、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b、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c、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16、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各有什么特点?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实验条件的控制是否严格。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优点: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缺点: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实验法实验,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进行,可能获得较精确的研究结果,只是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局限性。
17、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18、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a、认识内外世界;b、调整和控制行为;c、直接应用在实际行为上。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一、二、四节是重点)
1、意识(名解):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2、意识活动的内容(选择):a、对外部事物的觉知;b、对内部刺激的觉知;c、对自身的觉知。
3、意识的状态:
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以下几个状态:①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人的主要状态);②自动化的意识状态;③白日梦状态;④睡眠状态。除了以上集中正常情况下出现的意识状态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意识状态:睡眠和心理促动药物作用下产生的意识状态两种。
4、注意(名解):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5、简述注意的特点。
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①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②注意的集中性。人在注意高度集中时,除了对目标物之外,对自己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变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指向的范围广泛而不集中时,则整个强度就降低。
6、注意的功能(多选):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解功能
7、注意与意识的关系(了解P26):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其实,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
8、注意的种类(从目的和努力程度这两方面来区分):
①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通常是突然间的注意)。
②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年纪小的孩子随意注意能维持的时间很短)。
③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如一边打毛衣,一边聊天;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
9、生物节律(名解):指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它们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同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10、日节律在人和动物的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飞行时差是最明显的实例。
11、睡眠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活动。
12、意识不同状态下的脑电波形态
脑电波状态
频率(cps)
典型意识形态
β
13~24
正常清醒状态,思考,灵敏地解决问题
α
8~12
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状态(睡眠的第一阶段)
θ
4~7
轻度睡眠(第二阶段:轻睡期)
δ
2~4
深度睡眠(第三四五阶段:沉睡期、REM阶段)
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此时处于深度睡眠。快速眼动睡眠结束后,再循环到轻睡期,一个晚上一般要经历4~6次这样的循环。
13、失眠的分类:①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
②假性失眠,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每人都有差异,这种失眠是人的错觉,不是真的失眠。
③失律性失眠,生活程序改变引起。
④药物性失眠,睡前喝了咖啡、茶、可乐等饮料,导致精神兴奋而失眠。
14、梦是睡眠中的一种特异现象。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面。无意识中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如:恋父、恋母情结,大多在梦中反映。
15、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具有自我中心性;
第二,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第三,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16、催眠(名解):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场独立型的人不易受暗示,女性较男性容易受暗示。)
17、催眠诱导(名解):是指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18、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简答的可能性较大):
①感觉麻痹;②感觉扭曲和幻觉;③解除抑制,如当众脱衣行为;④对催眠体验的记忆消失,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者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
19、催眠理论(了解):①催眠是角色扮演。②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20、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有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类药物称为心理促动药物,主要有镇静剂、兴奋剂和迷幻剂三种。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重点章)
1、感觉(名解):感觉是人们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超感知觉(名解):指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也称“第六感觉”,简称ESP。
3、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远距离感觉(视觉和听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皮肤觉又可细分为触觉、温度觉和痛觉)、内部感觉(饥、渴、胃痛等)。
4、感觉产生的过程:
第一步是收集信息;
第二步是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
第三步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忠,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
第四步是感觉产生。
5、感受性(名解):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6、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7、感觉阈限(名解):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8、绝对感觉阈限(名解):指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
9、差别感觉阈限(名解):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别的觉察能力。(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10、最小可觉差(名解):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
11、视觉刺激:即可见光,其波长在400-750毫微米之间。
12、感觉适应(名解):是指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会使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既可以提高感受性,也可以降低感受性。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指嗅觉适应降低。)
13、基本的视觉现象有视觉适应和色觉两种。视觉适应最常见的有明适应(也称光适应,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从暗处到明处)和暗适应(对光的感受性提高的变化现象,从明处到暗处)。
14、色觉是由不同波长引起的,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指各种颜色,如红色、绿色等,其中黑、白、灰系列的颜色称无色彩或中和色,一般认为它们不具色调)、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表现出色调越纯,该颜色的饱和度越大)和亮度(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白色亮度最大)。
15、视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最主要的感光细胞是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不能分辨颜色;锥体细胞可专门反应颜色(光的波长),但对光的强度反应差,弱光下看不清颜色。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锥体细胞集中于网膜的中心,称作中央窝或黄斑,棒体细胞在边上,假若在昏暗条件下要看一个细小的物体,余视比正视效果好。
16、(简单了解,知道两个原理的名字就够了)色觉理论:a、三原色说,由杨和黑尔姆兹二人提出,也称杨-黑理论,他们提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产生,这三原色是红、绿、蓝三色。b、拮抗原理,由黑林提出,人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黄、绿、蓝四色(也称四色说),拮抗原理也能解释颜色互补现象。
17、听觉刺激即声波。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20~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振动叫超声波,是无法引起人的听觉的。声波最简单的形状是正弦波,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叫纯音。
18、声音具有三个属性:音强、音高、音色。音强即声音的大小,即多少分贝就是指音强。0分贝指正常听觉下可觉察的最小的声音大小。音高范围在20~20000赫兹之间。音色是人能够区分发自不同声源的同一个音高的主要依据,如男声、女声。
19、听觉适应所需时间很短,恢复也快。听觉疲劳在声音停止作用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如果只对小部分频率的声音丧失听觉,叫音隙;若对较大一部分声音丧失听觉叫做音岛,再严重就会完全失聪。
20、(选择)两个声音的频率、振幅不同,混合的结果也不同。如果两个声音强度大致相同,频率相差较大、就产生混合音。若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打,频率也很接近,会听到声音起伏现象,叫做拍音。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
21、人耳是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组成部分,内耳名叫蜗牛壳,是听觉的主要器官。
22、知觉(名解):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感觉是对个别属性的反应。)
23、知觉的特性:
①知觉的整体性。格式塔原则:a、接近性;b、相似性;c、连续性;d、封闭性;e、良好图形。
②知觉的选择性,如“万绿丛中一点红”。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24、简述知觉产生的过程:
知觉是人们通过感官得到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所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知觉以感觉为基础,要产生知觉,首先要在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情况下获取事物各种属性的信息,进而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对这些感觉信息进行整合与解释,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使其获得意义。知觉过程是在大脑高级中枢实现的信息加工,是一种融合和解释的过程,具有能动性。
2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了解):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而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借助于已有经验在大脑高级中枢实现的信息加工,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
感觉与知觉又有密切联系。首先,二者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其次,通过感觉所获得的内外环境的信息是知觉产生的基础。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知觉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稳定、清晰的完整映像,并借助于已有经验对它做出解释,使它获得意义,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6、简述深度知觉是如何产生的。
深度知觉也称距离知觉,它使人们能够把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以认识事物的真面貌。深度知觉是由一定线索引起的。
深度知觉线索来自两个方面:①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视觉刺激中最常使用的深度线索有:大小、视野中的高度、线形透视、遮挡、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等。②来自视觉线索器官本身的深度线索。这方面的线索主要包括水晶体的曲度调节、视轴幅合、双眼视差等。
27、运动知觉有哪些线索?
①来自网膜的信息。首先,相邻网膜点受到连续的刺激是过去知觉的信息来源。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过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刺激,从而提供过去的信息。其次,运动物体的其他一些特性对视网膜的作用,也是产生运动知觉的线索,如当物体的运动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时,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这对运动知觉的产生也有重要的意义。
②来自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当人眼追随运动着的物体时,物体投射在网膜上的映像是相对静止的,这时中枢发出的眼睛、头部和身体的动作指令以及大脑对这些运动的反映就成为运动知觉的线索。
28、时间知觉的四种形式:
a、对时间的分辨,按时间顺序把不同的活动区分开,如起床后先刷牙洗脸再吃饭;
b、对时间的确认,知道今天是4月4日,早上9点;
c、对持续时间的估量:知道这雨已经下了半个月;
d、对时间的预测:知道三天后高考,三个月后要上大学。
29、时间知觉的线索:
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升落、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b、有机体各种节律的活动,如饿了要吃饭,就知道到吃饭的时间了。
c、辅助计时工具,如日历、钟表等。
30、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①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最差。
②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③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计;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的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计。
31、社会知觉(名解):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②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③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32、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①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对象是人;
②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③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33、社会知觉的形成:
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过程: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气氛等。社会信息的搜集与选择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进行选择。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
(2)信息的整合过程:完成了信息的搜集、选择后,人们将就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因其独特性,又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等。
首因效应(名解)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名解)是指在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名解)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社会刻板效应(名解)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这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34、社会刻板效应形成的原因:
①认知者总是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全面的推论;
②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③接触机会的限制;
④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⑤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不过社会刻板印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文化水平越高,他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就越容易改变。一个人对社会刻板印象的性质越了解,他也越容易改变自己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重点章)
1、记忆(名解):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编码、保存、提取。
①编码是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编码过程需要注意的参与。
②保存,也称储存,已经编码的信息必须在头脑中得到保存。
③提取,保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只有在被提取出来加以应用,才是有意义的。提取包括两种情况,回忆和再认。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如做填空题)。再认是指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过程(如做选择题)。
3、简述如何对记忆进行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记忆进行如下分类: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情景性记忆和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包括人名、地名、时间、事件、概念、定理和定律等;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是指个体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一种记忆。
情景性记忆是指对个体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触景生情);语义记忆是指随字词、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关系。
(2)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参与的程度,可以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有意记忆是指由明确的记忆目的,采取了相应的记忆方法,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记忆。无意记忆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用专门方法,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
(3)根据信息在记忆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即感觉记忆,也称感觉寄存器,是使感觉信息得到短暂停留的第一个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很有限,在无复述的情况下约保持20~30秒,但若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
4、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点以及三者关系。
感觉记忆的特点:信息以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的形式储存,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很短,一般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甚至更多;若感觉记忆不被注意或编码,很快就会自动消退。
短时记忆的特点: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只有少量的信息以视觉或语义编码形式储存在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保持时间很有限,在无复述的情况下约保持20~30秒,但若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对一个人来讲,不同长度的材料组块数可能相同,而相同材料对不同的人,所构成的组块数也可能差异很大。这取决于人们对材料的熟悉程度。——楷体字了解即可。
长时记忆的特点:信息的编码形式以语义编码形式占主导地位,也有视觉编码;容量大,一般认为长时记忆的容量位5~10万个组块,甚至无限;保持时间长,长时记忆是一种永久性的信息储存。
三者关系:感觉记忆的信息受到注意时,经过编码获得意义,并进入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进行精细的复述,与旧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对它进行组织,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大部分来源于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获得的。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概念体系、语义网络、图式等组织形式存储在大脑中。
5、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乃至长时储存都十分重要。复述分两种: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保持性复述也称机械重复,是指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精细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6、语义网络(名解):语义网络是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信息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根据信息间的语义联系构成的一种层次不太清晰的框架。它由结点和连线组成。结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7、图式(名解):过去知识经验的有组织的较大单元的“整体团块”,是表征过去知识经验的心理结构。
8、遗忘曲线(名解):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并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遗忘的规律为先多后少,先快后慢。根据这种实验结果绘成的遗忘进程的曲线,称之为遗忘曲线。
9、简述遗忘的原因。
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心理学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干扰被解除,记忆就可以恢复。
干扰有两种,分为前摄干扰(名解: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和后摄干扰(名解: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10、先后学习的两种材料越相近,干扰作用越大。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如何进行合理安排,以减少彼此干扰,在巩固学习效果方面是值得考虑的。
11、在平常进行阅读时,信息的提取非常迅速,几乎是自动化的过程。但有时候,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提取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条件:
①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经常是以语义方式组织的,因此,与信息意义紧密联系的线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②情绪和状态的依存性。环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叫做情境依存性记忆。学习时的内在心理状态也会被编入长时记忆,作为一种提取线索,叫做状态依存性记忆。
③情绪的作用。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强度取决于情绪类型、强度和要记的信息内容。一般来说,积极情绪比消极情绪更有利于记忆,强烈的情绪体验能导致异常生动、详细、栩栩如生的持久性记忆。
12、有意遗忘(名解):为了减轻心理不安使自己感觉更好,人们有意识地不使某些引起不愉快体验的信息再现的记忆效应。
13、如何提高记忆力的能力?
记忆能力的高低主要反映在记忆的品质上。一般来讲,记忆的品质表现在四个方面: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快慢)、记忆的持久性(识记过的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在必要时能否有效地提取记忆材料)。提高记忆的能力,改善记忆的品质,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采用适当的复习策略。复习即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重复学习。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对所学的内容的遗忘。要做到有效复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安排好复习时间。及时、系统的复习有助于对所学内容的长时记忆与保持。
其次,要注意复习的次数。这涉及过度学习问题,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重复学习。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这说明,复习的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50%的过度学习反而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等不良效果。
最后,要注意复习的方法。研究表明,较好的复习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此外在复习时,还应该尽量调动多种感官来共同进行记忆。
(2)记忆术。记忆术是有效提高记忆中编码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术。常用的记忆术有地点法(又称为位置法,一种传统的记忆术),韵律法(又称口诀法)、记笔记(记笔记是学生最为常用的记忆术,在记笔记时,思考远比书写更为重要)等。
14、根据遗忘规律如何进行有效复习?
首先,要安排好复习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最初遗忘规律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根据这一规律,应该及时复习,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同时,要想长期保持所学到的内容,还必须进行不断的系统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第一次复习在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较好,第二次复习在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后的第二天,第三次复习在一星期后,第四次复习在一个月后,第五次复习在半年后。此外,要将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结合起来。
其次,应注意合理复习次数。遗忘除了与时间有关之外,还与学习的程度有关。低度学习的材料比过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根据过度学习问题的研究结果,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效果较好。但这并不是说复习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太过的话反而容易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情绪等不良效果。
最后,应选择有效的复习方法。研究表明,较好的复习方法是尝试背诵法,即阅读与背诵相结合。一面读,一面试着背诵,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于学习的薄弱环节,避免平均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此外在复习时,还应该尽量调动多种感官来共同进行记忆,多种形式的编码和多通道的联系能够提高记忆的效果。研究还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是以语义编码的,所以只有理解了的信息才比较容易记并长期保存。因此,在复习时要做到力求理解,而不是呆读死背。
15、学习(名解):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16、学习的分类
(1)按学习方式划分
①接受学习(名解):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学习者将传授者呈现的材料加以内化和组织,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再现或加以利用。)
②发现学习(名解):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③意义学习(名解):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④机械学习(名解):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
(2)按学习内容划分
①知识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②技能学习:指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法,有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两种。
③社会规范的学习:即把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17、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如何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有效学习?
(1)复习策略。见上页13。
(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几种常用的组织策略有群集、摘录、划线、列提纲等。群集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归类,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摘录、划线、写标题、列提纲、做笔记等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学习内容的要义,建构所学内容的组织与结构。
(3)适当结合实际进行发挥。
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重点章)
1、思维(名解):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2、思维的特征(了解三个特征的具体内容,以便于做选择题,不需要详细背)
①间接性。如闻到饭菜香味,推断妈妈在厨房,它是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上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了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的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②概括性。如我们所说“保护儿童”、“爱护花草”,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再如,把汽车、轮船、飞机、自行车等概括为交通工具。概括性的水平反映着思维的水平,它也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是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
③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是凭借语言得以实现的。人借助语言进行思维是人的思维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的区别。除语言之外,人类思维还可借助表象和动作等工具进行。
3、思维的过程
①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和分析相反,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②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
4、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①直觉动作思维,指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如掰手指数数等。②具体形象思维,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主要表现在3~7岁的学龄前儿童身上。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等的形象思维也非常发达。③抽象逻辑思维,指运用言语符号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如科学家进行科学推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这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⑵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划分为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②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⑶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创造性思维(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5、什么是发散思维?它有什么特点?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储存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和创新,这是一种无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拘泥成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份。
6、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什么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的特征:①敏感性②流畅性③灵活性④独创性⑤再定义性⑥洞察性。
7、概念(名解):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外延就小了。即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8、心理学通常以人们掌握概念的途径不同将概念分成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是人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是不科学的,例如有儿童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因此把蜜蜂、苍蝇等都看成鸟,而不同意鸡、鸭也是鸟。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
9、人工概念(名解):是人为地在实验程序上模拟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尔首创,用以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1920年首创,不是真正的概念)
10、推理(名解):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指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结论的思维过程,分提出假设和对假设进行评价两步;后者叫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演绎推理包括三类:线性推理、条件推理、三段论推理。
11、什么是问题解决,它有什么特点?
问题是指尚未被人们解决的某种思维任务。解决问题时,个体所知道的与所需要知道的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就是问题空间。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消除这个空间,需要通过发现合取得必要的新型来完成。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一个问题可分为三个部分。①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②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③认知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问题解决就是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缩小问题空间,以至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在认知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①目标指向性,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②操作系列性,即问题解决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能称为问题解决活动;③认知性操作,不具备认知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问题解决。(这些认知性操作也称为算子)
12、(P116)问题解决(搜索算子)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⑴算法式,是指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虽然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过于费时、费力和缺乏效率。如一钥匙串上有一百支钥匙,开门时一一去试。
⑵启发式,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先有一个目标,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方法采取活动来减小这个差异。这个方法的一个核心是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②爬山法,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③逆向工作法,即逆推法,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
1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看一下具体的内容,经常考)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来自情境方面的,也有主体自身方面的,既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具体说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问题表征的方式;
②无关信息的干扰;③功能固着性;
④心向;⑤动机的强度。
14、功能固着(名解):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首先提出,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具体说就是指一个人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看到某种物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15、定势(名解):也称心向或心理定势,指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16、什么是想象?如何对它进行分类?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以把想象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它是最简单的、初级形式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指由预定目的和自觉性,有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想象活动。在有意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划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有意想象中,还有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这种想象即幻想。
(新颖性和形象性是想象的基本特征。想象主要处理图形信息,或者说表象,而不是词或者符号,因此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想象不是回忆,而是对旧有的表象积极的再加工和再组合,因此具有新颖性的特征。)
1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①智力因素,高创造力者必有高智力,高智力却不能保证有高创造力,高智力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②人格因素,高创造性个体经常具有某些典型的人格特征,如独立性、自信、对复杂问题感兴趣、审美取向和冒险精神等。人格因素对创造力有很大影响。
③环境因素,人际期望很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创造性表现。
④动机因素,创造性活动同样需要动机的维持与激发。动机因素中,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创造性活动的产生和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
18、如何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创造性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⑴  视发展发散思维;   ⑵丰富想象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⑶利用原型启发;      ⑷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
19、创造性思维训练(P126)
对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高儿童的创造性水平主要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
⑴  立目标与意向;                 ⑵训练基本的技巧;
⑵  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   ⑷刺激和鼓励好奇心;
⑸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      ⑹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
⑺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            ⑻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信念;
⑼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          ⑽促进自我管理技巧;
⑾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    ⑿运用例子。

第六章  智力(重点章)
1、智力(名解):智力可以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2、能力(名解):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能力具有两层涵义: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3、能力的不同类型:
按照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都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指位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一般认为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特殊能力)。
按照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被认为是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等都被认为是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包含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可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4、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第一人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内。
5、什么是智商?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有什么区别?
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表示,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的分数。智商分为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两种。
比率智商(名解):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这种智商的计算只适用于儿童,其不足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老年时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离差智商(名解):是心理学家韦克勒斯依据统计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智商的计算方法。它表示的是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其实质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韦克勒斯假定人的智商分布呈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形式。其计算公式为:离差智商(IQ)=100+15Z。
6、智力的差异
智力的个别差异可以表现在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结构两个方面。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智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而且还表现在团体与团体之间,最明显的差异是性别差异。女性在言语能力上具有较大优势。不同职业、种族之间的人智力也有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智力测验本身的公平性问题也不容忽视。
7、智力发展的特征
(一)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说来,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和衰退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其,可持续到60岁左右。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入衰退期。
(二)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之间智商的相关系数随年龄间距的增加而明显减少。也就是说,再次测验时间间隔越长,智商间的预测力越低。智力测验分数只在短期内具有较高的预见性。同时,婴儿早期智力测验的预测性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期智力尚未分化所致。
8、智力因素论:
①智力二因素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他认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g因素所决定。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s因素)两种因素。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
②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流体智力随生理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因此年轻人的流体智力比老年人的好;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它在成年期不仅不下降,反而会随着人的年纪的增长而一直发展。
③智力多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他把能力测验归为7个不同的测验群:字词流畅性,语词理解,空间能力,知觉速度,计数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
9、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这7种智力为
①言语智力②逻辑—数学智力③空间智力④音乐智力⑤身体运动智力⑥人际智力⑦内省智力
10、智力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
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智力操作之智力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的产物即智力操作的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单位),可以分类处理(类别),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5×5×6=150种。(这个智力结构理论,也称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
11、智力的认知理论
20世纪下半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智力研究出现了一条重要的研究途径,即信息加工途径,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不是智力活动的结果,而是其信息加工过程。
(一)智力的三元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的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即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首先,在斯腾伯格看来,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智力的第二个方面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它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或称为经验性智力。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智力的这方面特点又称作情境智力。
(二)PASS模型
加拿大心理学家达斯提出。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称为信息加工习惯,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
12、什么是智力测验,智力测验分为哪些类?
智力测验是指在对智力进行测量时所用的工具,有时也称智力量表。通常是一组精心设计的测试题目或项目组成,其作用在于抽取一组标准化的行为样本,通过对这组行为反应的观察分析,对引起行为的智力活动做出推论和解释。
根据施测的形式分为个别智力测验和团体智力测验。个别智力测验指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对个人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团体智力测验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可以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测试的测验。
根据测验题目组成和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智力测验和非文字智力测验。文字智力测验是指测验的题目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现,要求受测者用文字或语言的方式作答。非文字智力测验是指测验题目不以文字表述,受测者不以文字或语言方式作答的测验。
根据施测者关注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速度测验和难度测验。速度测验关注的是回答问题的速度,一般由比较容易的题目组成。难度测验关注的是被试答题的正确性,构成比较复杂。
13、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在1905年编制的。他们提出了“心理年龄”的概念。这份量表也称“比内—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用的是比率智商。
14、心理测验的性质
①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心理特质指的是使一个人对于较广泛的一类情景稳定地做出同一反应的心理特点。
②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③心理测量具有误差,且误差不小。
④心理测量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15、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即测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任何一个良好的测量工具都必须保证的前提,在测量学上称之为信度和效度。
信度(名解)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越高说明这一测验所得结果越可靠。信度又可以分为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等。再测信度是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评分者信度是指不同评分者之间在测验结果计分上的一致性。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或分测验中各题目所测内容的一致性。
效度(名解)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心理学家一般将效度进一步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预测效度。所谓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预测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构想效度表示一个测验是否达到了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的测量。预测效度又称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景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有效性,被预测的行为是检验测验效度的标准,简称效标。
16、常模(名解)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P151)
17、经典智力测验:
①斯坦福—比内测验,指1916年推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修订的比内智力测量表版本,这是最负盛名的。
②韦克勒斯智力量表,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量工具,包括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称WAIS),测量16岁以上成人的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简称WISC),用于6至16岁学龄儿童;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简称WPPSI),测量4至6岁半学龄前儿童的智力。这份量表用的是离差智商。
③团体智力测验,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它被广泛用于学校、企业、军队等人员选拔和招聘工作中。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英国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8、简述智力测验、性向测验以及成就测验的区别和联系。
三者同属能力测验范畴,三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能力测验是一个概括性名词,这类测验主要以应答的速度和正确性味指标判定结果。一般是分数越高或正确答案越多表明能力越强,成就越大。由于对能力的认定与实施目的的不同,在实际使用中,能力测验被分为智力测验、性向测验和成就测验。
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如言语能力、数学能力、记忆能力、空间知觉、推理能力等。性向测验泛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其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成就测验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它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验。
19、影响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般而言,智力既受个人先天的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的后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智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具体说来,影响智力的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遗传因素。家庭谱系研究与双生子研究都证明遗传因素对人的智力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研究还表明,遗传对智力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大。
②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能力的发展。早期干预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促进作用,不过这种积极的促进作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
③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能促进多种知识和智力技能的发展。
④社会实践。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社会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和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当今社会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通过学校里知识的接纳,更多的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一、五节重点)
1、动机(名解):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①激活功能,它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如饥饿会促使个体做出觅食的活动。
②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
③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
3、动机产生依赖于哪些条件?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4、动机的种类
⑴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力或内驱力。社会性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如工作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成长动机等。
⑵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可以将动机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名解)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名解)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这就是动机心理学中的德西效应。
⑶依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划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5、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两者产生的源泉不同: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6、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动机强度与工作或学习效率的关系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动机越强,活动效率并不一定就高。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适宜的动机强度能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详细说明了动机强度与工作或学习效率的关系。
①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上,动机强度越低,工作或学习效率越高。
②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动机强度中等,工作或学习效率越高。
③在简单工作中,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或学习效率越高。
(注:在论述时必须结合个人学习与工作实际。)
7、交往动机(名解)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8、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①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
②情谊:伙伴情谊是人类交往的一种因素,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③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它成员认可。这种归属于某一个群体的交往需求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9、成就动机(名解)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10、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倾向。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11、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哪些特征?
①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喜欢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富于创造性。
②具有坚定信念:目标明确,持之以恒,不怕困难。
③正确的归因方式: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常把以往的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
12、(选择)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兵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工作动机四理论——X理论、Y理论、V理论、Z理论。X理论认为人工作是为了钱。Y理论则把人看作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工作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V理论认为,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依赖于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观而付出的努力。Z理论认为,当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士气和忠诚度都会得到提高。
13、动机理论
⑴本能理论。这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⑵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而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建立在需要层次理论上。
⑶认知与期待理论。动机的强度和目标与期待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估计或期待越大,动机力量就越强。动机力量=效价×期待。效价指目标对个人的价值,期待是指个人依据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14、简要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层次。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它们组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形需要层次。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15、情绪情感(名解):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①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②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③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只有这三者完整存在,才是情绪体验。)
16、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⑴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⑵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
⑶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因此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而情绪的变化也往往反映了情感的深度,而且在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常常饱含着情感。
17、情绪情感的种类:
⑴情绪的基本形式: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在以上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
⑵情绪状态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①心境(名解)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人逢喜事精神爽。)
②激情(名解)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如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
③应激(名解)是指在意外的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
⑶情感的种类: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
①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②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③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8、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哪些?
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表情可以分为三类:
①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
②身段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的。
③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
19、举例说明情绪情感的作用。
⑴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①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
②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
⑵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①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如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
②瓦解作用。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解上。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如考试中的紧张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记忆功能。
⑶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情绪失调会使人生病,如引起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
⑷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如人们常通过表情来判断“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一、五节重点)
1、动机(名解):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①激活功能,它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如饥饿会促使个体做出觅食的活动。
②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
③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有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
3、动机产生依赖于哪些条件?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在动机中,需要与诱因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的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或消失。
4、动机的种类
⑴根据需要的不同性质,可以将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也称为驱力或内驱力。社会性动机是人类所特有的,如工作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成长动机等。
⑵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可以将动机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外在动机(名解)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名解)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这就是动机心理学中的德西效应。
⑶依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划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5、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区别表现在哪里?
两者产生的源泉不同: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6、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动机强度与工作或学习效率的关系
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动机越强,活动效率并不一定就高。各种活动都存在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适宜的动机强度能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详细说明了动机强度与工作或学习效率的关系。
①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上,动机强度越低,工作或学习效率越高。
②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动机强度中等,工作或学习效率越高。
③在简单工作中,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或学习效率越高。
(注:在论述时必须结合个人学习与工作实际。)
7、交往动机(名解)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8、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①合作:人类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系统中,合作是人类基本的社会生存动机。
②情谊:伙伴情谊是人类交往的一种因素,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的特点。
③归属: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被其它成员认可。这种归属于某一个群体的交往需求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9、成就动机(名解)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10、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倾向。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11、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哪些特征?
①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喜欢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富于创造性。
②具有坚定信念:目标明确,持之以恒,不怕困难。
③正确的归因方式:高成就动机水平的人常把以往的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上。
12、(选择)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兵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工作动机四理论——X理论、Y理论、V理论、Z理论。X理论认为人工作是为了钱。Y理论则把人看作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工作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V理论认为,个体的工作动机水平依赖于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观而付出的努力。Z理论认为,当个人价值感与组织的目标协调一致时,个体的工作动机、士气和忠诚度都会得到提高。
13、动机理论
⑴本能理论。这是最早被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⑵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而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建立在需要层次理论上。
⑶认知与期待理论。动机的强度和目标与期待有关。目标对个体的意义越大,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估计或期待越大,动机力量就越强。动机力量=效价×期待。效价指目标对个人的价值,期待是指个人依据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14、简要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层次。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它们组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金字塔”形需要层次。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15、情绪情感(名解):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层面:①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②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③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只有这三者完整存在,才是情绪体验。)
16、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⑴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⑵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
⑶从反映特点看差异。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因此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而情绪的变化也往往反映了情感的深度,而且在情绪变化的过程中,常常饱含着情感。
17、情绪情感的种类:
⑴情绪的基本形式: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在以上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
⑵情绪状态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①心境(名解)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人逢喜事精神爽。)
②激情(名解)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如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
③应激(名解)是指在意外的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
⑶情感的种类: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高级的主观体验。
①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②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③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8、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哪些?
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表情可以分为三类:
①面部表情:是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
②身段表情:是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的。
③语调表情:是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
19、举例说明情绪情感的作用。
⑴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①情绪具有激励作用。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
②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
⑵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①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如耶尔克斯—道森定律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
②瓦解作用。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解上。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如考试中的紧张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与记忆功能。
⑶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情绪失调会使人生病,如引起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
⑷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如人们常通过表情来判断“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第八章  人格(二、四节重点)
1、人格(名解):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具有哪些本质特征?
①独特性。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②稳定性。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③统合性。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当人格的各方面无法协调一致时,可能会出现人格分裂。
④复杂性。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⑤功能性。如“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系统?各系统又包含哪些成分?
人格结构包含五个系统:
⑴知—情—意系统,包含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表现出的个人风格。
⑵心理状态系统,是某一时刻某段时间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
⑶人格动力系统,这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⑷心理特征系统,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
⑸自我调控系统,这一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可保证人格的协调统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4、什么是认知方式?它分哪几种维度?P188
认知方式(名解)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认知加工方式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冲动型与沉思型、系列型与同时型、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系列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同时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同时兼顾到各种可能性。场独立性的人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场依存性的人则要依赖于外界环境,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5、气质(名解)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上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6、气质的作用是什么?
气质体现了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给每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蒙上一层独特的色彩。气质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水平与社会价值,任何气质类型的人只要发挥个人优势,就能做出成就。
7、气质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暴躁、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爽、朴实真诚、同时也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感情用事、刚愎自用、表里如一。
多血质的人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强,活动好动乐观,教育的可塑性很强,但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容易见异思迁。
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表情冷淡,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不怕困难,忍耐力高,但是行动主动性比较差。
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而又持久,多愁善感,给人以温柔怯懦的感觉,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行为举止缓慢而单调,虽踏实稳重却优柔寡断。
8、性格(名解)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9、性格结构分为四个大方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性格差异就体现在这四类特征上。①性格的态度差异②性格的意志差异③性格的情绪差异④性格的理智差异。

10、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名解)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他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至10个)、次要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他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对立的根源特质: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3)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P196,有精力的可以看一下)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提出了人格五因素模式,这五种人格特质是: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这也被称为“大五人格”。
(二)人格类型说,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巴人格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模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而T型人格、内向外向人格、阴阳五行说分别印证了这三种模式。
(1)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这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法利将它分为T+型(朝向健康、积极、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又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和T-型(破坏性和消极的刺激行为,如酗酒、吸毒、暴力犯罪等反社会行为)。
(2)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人格,内向与外向是以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味指标的心理类型。
(3)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黄帝内经》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太阴之人,胆小、孤僻、多疑。少阴之人,沉静、节制、稳健、嫉妒心强。太阳之人,大胆、进攻、傲慢、暴躁。少阳之人,外露、乐观、机智、随和。阴阳平和之人,平静、适应性强。

11、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其影响因素非为两大类?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
(1)先天生理因素。双生子的研究结果让大家知道遗传对人格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是因人而异的。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更重要。
(2)后天环境因素。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家庭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
①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具有对人格的塑造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如西方人开放、中国人含蓄等。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人而异,社会对文化的要求越严格,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就越大。
②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如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不诚实等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会使孩子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会使孩子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容易合作、思想活跃等。
③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也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练出孩子坚强性格;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④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但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综上所述,人格是先天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12、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
人格测评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两种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格测验方法。测验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主要形式为自陈问卷法,这是一种纸笔测验方法。(测验法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青年性格问卷等。)
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对其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如罗夏克墨渍测验——5张彩色、5张黑白图形共10张墨渍卡片;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由30张模棱两可的图片构成,另有1张空白图片;句子完成法——简称SCT)     
13、投射法(名解):被试对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的测验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的人格测量法。
14、投射测验法与自陈量表法有何区别?
两种方法分别测量了人格的不同层面。自陈量表法的理论基础认为,只有个体自己最了解自己,因此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予以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测量了人格的意识层面。投射测验法的理论基础是个体无法通过问题直接了解一个人的情感和欲望,因此可以通过模糊性刺激引发出隐藏或压抑在内心的动机、欲望等,它测量了人格的无意识层面。
15、投射测验的优缺点:优点是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映。缺点:①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的结果难以进行解释。同样的反映由于施测者的判断不同,解释也可能不一样。②这种测验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③由于投射测验适于个别施测,因而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16、结合工作实际,说明如何看待人的差异?
结合个人生活与工作实例,分析人格差异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意义。如学生学习中所显示出的认知差异,气质差异与职业选择,性格差异与人际和谐等。

第九章  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第二节是重点)
1、什么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需要。
第一,强调本能作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它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第二,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当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第三,个体通过与他人交往,通过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界定自己,形成自我概念。
2、镜像自我: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别人的评价开始的,别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包括对待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了自己,界定了自己,并形成了相应的自我概念,这个自我概念就是镜像自我。
3、人际交往的理论:一是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二是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是社会学家舒茨提出的,首先,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中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

主动性
被动性
包容需要
主动与他人交往
期待与他人交往
支配需要
支配他人
期待他人支配
情感需要
主动表示友好
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
社会交换理论由社会学家霍曼斯提出,他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
4、沟通(名解):沟通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
5、什么是人际沟通?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人际沟通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的双方彼此交流各种思想、情感、观念、态度和意见,从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它最基本的功能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它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个人通过表达自己的身心状态,实现与他人的联系,明确人际关系的行动方向,从而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6、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是: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沟通背景。人际沟通的基本模式图见221页。
7、人际沟通的类型
(1)言语沟通,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语言沟通。
(2)非言语沟通的类型与功能:
①表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理解和判断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②眼行为。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
③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可分为四类,象征、说明、调节和情感表露)。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会受到时空条件和不同风俗习惯的限制。
④服饰。传达信息,提供多种线索。
⑤讲话风格。传递社会信息,比如交往者之间的关系、个性等。
⑥人际空间。通过人际距离传递人际关系信息、情感信息等,但会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
8、人际吸引的条件(P227)
①相似性与互补性 ②个人品质 ③接近性与熟悉性,如:近水楼台先得月
9、人际关系的测量,最常用的方法是社会测量法。看书见具体内容。
10、我们通常将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称作群体,群体的成员一般都有直接的接触或互动。群体的主要功能有:
①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②使成员具有认同感。③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11、群体的一般特性:
①群体规范因群体存在的正式性和非正式性而分为正式的规范和非正式的规范。
②群体的凝聚力(能够使成员继续留在群体中的力量,体现了群体的整体性特点,由成员间的信任和约定程度所决定,包括正性力量和负性力量。)
③群体中的角色
④群体的领导,群体中的成员谁更能成为领导者,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品质或情境,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品质与其所处情境的匹配程度。
12、社会助长(名解):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13、当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被称作社会干扰。
14、社会惰化(名解):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5、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必然减弱,使得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
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在群体中的个体,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也就降低了。
16、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人体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17、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匿名性。另一个原因是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上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自我意识。
18、群体的决策行为
(一)群体极化。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这一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
第一,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
第二,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
第三,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
第四,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
第五,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
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一是社会规范的影响。
(二)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致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18、从众(名解):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为表面上顺从,另一种为内心真正的接受,即假从众和真从众。)
19、试述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1)行为参照。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群体中的他人行为或观点,可以作为自己行为或意见的参照,特别是当个体处于自己对情境缺乏把握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参照他人的表现。
(2)个体对他人的信任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如果一个群体是具有较高凝聚力的,那么,这个群体就会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使得它的成员更容易从众。
(3)个体害怕与众不同的心理状态。当个体的表现与众不同时,他就会面临强大的压力乃至于制裁,他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支持,处于孤立状态,所以,人们都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境,从而发生从众。
20、服从(名解):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
21、从众与服从有什么区别?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从众与服从有着本质的不同,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但却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
22、影响服从的因素:①命令出发者②命令的执行者③情境因素
23、个体有服从行为的原因:一是合法权力,一是责任转移。

第十章  心理健康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没有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一种完好的状态。
2、心理健康(名解):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3、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二是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三是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4、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5、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①有正常的智力水平;②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③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④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⑤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6、(这题可不看)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①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②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③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
④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⑤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7、压力(名解):压力也叫应激,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当代的压力概念有三种含义:一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二是指一种身心反应,包括心理成分和生理成分。三是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
8、压力产生的原因:压力源(知道如何区别就行,见书255页)
心理学家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压力源:躯体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性压力源、文化性压力源。
9、压力的影响因素: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性格、环境(P259,了解即可)
10、个体从面临压力到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冲击阶段,发生在压力来临之时。状态:眩晕、发懵、麻木、呆板、不知所措,出现“类休克状态”,大多数人初闻噩耗,都发愣、惊慌,甚至歇斯底里,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镇定。
第二阶段为安定阶段。
第三阶段为解决阶段。状态:或逃避和远离产生压力的情境事件,或面对压力去解决问题。
11、处理压力的方法
(1)不良的应对方法:依赖药物、酗酒抽烟。
(2)正确的应对方法。
①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②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③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④建立和扩展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⑤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⑥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12、挫折(名解):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13、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两类?
导致挫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以概括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指环境方面的,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这常常是个人意志或能力所不能左右的,如个人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意外事故等。内在因素则主要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阻碍了目标的实现,包括个人的生活条件、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经济水平等。
14、人们遇到挫折后,会引起以下几种可能反应:
①攻击行为,如在单位受气回家责打妻儿。②冷漠。③幻想。④心理防御机制。
15、心理防御机制(名解):是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
16、心理防御机制的十种表现方式是什么?
①否认②幻想③压抑④投射⑤反向⑥转移⑦退行⑧文饰⑨补偿⑩升华
17、挫折的应对策略:
①正确认识挫折②改变不合理观念③加强修养,勇于实践④优化自身人格品质
18、焦虑(名解):是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19、焦虑的种类:
①广泛性焦虑障碍②恐慌障碍③恐惧症④强迫症⑤创伤后应激症
20、如何克服焦虑(即焦虑的应对策略)?
⑴认清焦虑状况⑵克服焦虑的三个原则①不回避②正面迎战③做记录⑶学会放松自己
⑷运用想象减轻焦虑⑸进行理性思考⑹接受专业治疗

第十一章  毕生发展
1、心理的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二是指民族心理的发展,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展;三是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一般说来,心理的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2、毕生发展的观点主要是:
①人生的发展,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
②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
③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
④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
⑤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
3、关键年龄(名解):也称关键期,是指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的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
4、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5、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横断研究法、纵向研究法和群体序列研究法。
横断研究法(名解)就是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法(名解)也就跟踪研究法,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群体序列研究法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6、儿童动作的发展
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三个原则:
⑴由上到下。儿童首先发展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和下肢的动作。
⑵由内到外。儿童先发展头部和躯干的动作,然后再发展双臂和双腿的动作,最后才发展手的较精细的动作。
⑶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
7、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触觉、听觉和视觉。触觉发展的最早,婴儿在早期通过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来探索外部世界。9到12个月,能开口说出第一个指示词。
8、乔姆斯基认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语言获得装置”,简称LAD。
9、皮亚杰的认知儿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
⑴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儿童,形成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儿童学会了当自己看不见某个人或某个物体时,他们还仍然存在的概念。
⑵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该阶段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和不“守恒”性。
⑶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⑷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
10、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⑴依恋行为。这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也存在在动物界。
⑵性别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还必须习得性别模式,进行性别社会化。这主要取决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教育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学校对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发生重要影响的渠道主要有三项:教科书、教师、同伴群体。
⑶道德判断的发展。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②权威阶段(6~7、8岁)
③可逆性阶段(8~10岁) ④公正阶段(10~12岁)
11、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见书表格,有时间和精力的同学看一下。
12、青少年时期个性的发展。
①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②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可用急风暴雨来形容。
③人际关系发展的新特点。青少年时期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突出的;与父母之间常常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和睦相处,在功课、家务、交友和外出时间等多方面表现出冲突,出现了代沟;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
13、中年危机
中年期是一个从成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转折和冲突。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了中年危机。
14、老年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感知觉的进一步退化②身体机能和智力方面的变化特点③老年期的情绪情感特点
④老年人的个性心理特点⑤面对死亡

附:标记说明:
黑体字表示名词解释;
划横线的标题表示老师提到的以及练习册上的问答题;
括号里的内容不属于回答该问题的内容,不过也要了解,可能会在别的问题或其他题型中出现。
如果时间允许,大家最好能把书全面地看一遍,因为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是靠理解为主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4 03:27 , Processed in 0.43155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