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22|回复: 0

[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简答题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4 10: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学校教育的出现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般说来,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2.简述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出现的新特征

答: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如:(1)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将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校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的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3.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除了教育的生产性以外,教育的政治性和文化性将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教育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的功用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的认识;4.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3.简述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答:(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4)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学科路径多样化;(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4.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第二,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用有效地解释教育问题。第三,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教育学的“中介”的作用表现在(1)通过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通过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3)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5)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思想基础;(6)通过传播教育理论,改善全社会的教育舆论环境和教育观念,从而改革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5.你认为教师应该如何学习教育学?

答:教师学习教育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2)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3)把专业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和专题讨论结合起来;(4)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起来……

6.为什么学校教育对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第二,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第三,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第四,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学校教育可以抓住儿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7.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什么意义?

答: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为题。第一,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第二,教育要对社会要有所批判。第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

8.简述教育经济功能的表现。

答:教育在接受经济的决定和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1)教育是劳动力在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3)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第一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第二,强调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方面发展。第四,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五,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1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答: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是;(1)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才能。

1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其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即教育目的迥然不同。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应试教育则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

12.简述教师职业的发展阶段。

答:(1)非职业化阶段,出现了独立的教师行业,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很低,从业人数也十分有限;

(2)专门化阶段,出现了专门培养教师 的教育机构;

(3)专业化阶段,教师工作被视为一种专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掀起“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

13.简述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的环节。

答:一般包括:

(1)自我分析;

(2)环境分析;

(3)确立目标;

(4)拟定专业发展路径,设计行动方案。

14.简析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

(1)劳动对象的能动性;

(2)劳动手段的创造性;

(3)教师劳动时空的广延性;

(4)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5)劳动方式的示范性;

(6)个体性与集体性统一的工作方式。

15.结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有什么特点?

答:结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新时期对课外活动、活动课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一种实践性课程,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依据实际开发的三级管理的课程。其特点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2.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性的计划性。第二,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第三,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五,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22 22:06 , Processed in 0.09553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