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12|回复: 0

[习题] 中学教师招考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0 13: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美国学者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的教育开始出现教育终身化的特点。
  A.古代
  B.近代
  C.20世纪以后
  D.后工业社会


4.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方向性


5.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赛尔
  D.皮亚杰


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及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及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及性、基础性


7.我国当前妨碍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两种不良倾向是流生问题和()。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


8.教师教育学生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9.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10.下列哪项构成课程的理论基础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
  A.哲学
  B.心理学
  C.教学论
  D.社会学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育评价中的宏观范围?()
  A.教育目标
  B.教育结构
  C.教育管理体制
  D.办学条件


12.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遵循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3.有“现代实验科学鼻祖”之称的是()。
  A.培根
  B.布鲁纳
  C.洛克
  D.杜威


14.提出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教育家是()。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5.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是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中的()。
  A.自由管理
  B.民主管理
  C.常规管理
  D.平行管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学评价
  2.修养
  3.因材施教原则
  4.教育规律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美育对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2.简述学校管理过程和教育过程的关系。
  3.简述教师依法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
  4.简述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一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块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
  问题: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原则?
  2.在虹桥中学,八(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张明近期的表现感到不安。为了了解张明在家中的情况,王老师主动到张明家家访。在同张明父亲交流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偏偏张明的父’亲也比较较真,便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您这话欠妥。‘养不教,父之过’的意思是说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张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问题: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正确吗?试用合力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并联
  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2.A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而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通过教育培训出来的高新人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C [解析]20世纪以后的教育凸现出终身化的特点,1970年法国的保尔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4.C [解析]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其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条件,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说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5.C [解析]格赛尔认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长规律的制约,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6.D [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与其他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相比,义务教育有其自己的特征,即强调性、普及性、公共性、基础性、免费性。
  7.A [解析]从社会原因来看,流生问题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是日前妨碍教育目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两种不良倾向。
  8.D [解析]教育活动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为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教材教法及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教育科学知识。
  9.A [解析]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受教育者。没有个体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10.A[解析]教育学首先从哲学体系中分解出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研究的概念、范畴、体系和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间包括构成课程的理论基础。
  11.D[解析]教学评价是对教学价值的判断与评定。具体地说,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教师、学生、过程、管理和课程的评价,而办学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不属于教育评价的宏观范围。
  12.[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A[解析]英国思想家培根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14.B[解析]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
  15.D[解析]所谓班级平行管理,是指利用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关系,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二、名词解释
  1.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结合的过程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2.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3.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
  (2)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
  (3)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具有提高形体美的健康性和艺术性的价值。
  (4)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技能的形成,具有技术美学的价值。总之,美育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教育功能,它与其他各育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个性和才能全面和谐发展的完美的人,是美育的目的。
  2.[参考答案]
  学校基本上有两大工作:一是管理工作;二是教育工作。这两个工作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一方面学校管理工作是为教育过程服务的,而且由于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学校管理工作本身也蕴含着教育任务,在这个意义上,学校管理过程也是教育过程。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过程的正常开展,需要有高效率的管理工作保证,同时又是学校管理的效益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学校管理工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过程的成效,而学校教育过程的成效则集中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优劣。
  3.[参考答案]
  (1)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以及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认真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担负上级交给的社会教育任务,积极参与各级教育行政管理。
  (3)全面培养和关心学生,教书育人、管教管导,把教好学生视为自己的天职。
  (4)充分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
  (5)所有教师必须经常接受各种形式的在职教育,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
  4.[参考答案]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的创立有一个历史过程,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1)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①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2)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所以要从人的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③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2.[参考答案]
  (1)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都是片面的。
  (2)分析说明:
  ①他们的说法违背了学校、家庭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教育原则。
  ②合力教育原则的提出,是因为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既有学校的、家庭的,也有社会的。养成孩子的良好品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③贯彻合力教育原则,必须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而王老师和家长的做法显然都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原则。
  (3)德育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工程,其方法与途径因不同的对象也千差万别。我们的中学德育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摆脱传统思维定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成长的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德育教育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与家庭建立经常性联系,交换同学情况;同时帮助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示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如家长不要溺爱子女,对子女的要求不能无限满足,也不能动辄打骂、讥讽嘲笑。在教育子女时家长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力争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社会、家庭、学校拧成一股绳,形成全方位教育新格局,中学德育才会事半功倍。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15:24 , Processed in 0.08627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