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34|回复: 0

[经验] 教师招聘面试之哲理类题目作答思路指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3 10: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历年面试题目中,哲理类题目与时政类题目的考查比例都比较重。因为哲理类题目不仅涉及到名言警句,涉及到哲理故事,也涉及到原理效应。

名言警句包括古今中外一些教育名家的精辟语言,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这样子的话语,你怎么理解?也有一些俗语,如常说的“一个人应该经得起表扬,经得起批评,经得起误会。”事例故事,主要是一些古代的经典例子如孟母三迁的例子、孔子与其学生的故事,还有就是当今典型的一些教育事例,或是教师的、或是学生的、或是家长的,如“剥鸡蛋壳的故事”、延迟满足的故事等等。原理效应如蝴蝶效应、鲶鱼效应、詹森效应、鸡尾酒效应等等。哲理类题目内容考查点是比较更广泛而深刻的。因此,哲理类题目需要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哲理类题目作答思路:

哲理类题目考查核心是你的核心价值是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以及你所报岗位的组织价值观相统一。它的考查方式与我们以后即将所讲的自我认知类题目出现杂糅的情况,大都考查你与该岗位的匹配度。教师类的哲理题目一般都会围绕教育来开展,或是给予你一段教育经典例子来考查你的思维力,或是通过一句话来考查你的认知力,或是通过原理效应让你与教育相结合进行作答。因此,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家一定要烂熟于心。

关于哲理类题目的作答思路依旧为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

在提出观点部分要求你透过现象看本质。论证观点部分是我们讲解的重点。怎么样做到结构合理,有理有据呢?我们看一下几种论证方法: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大家都懂得,通过一些名人的哲理名言警句以及一些既定的公式定律进行阐述。但是,在我们哲理类题目的论证过程中,大家的哲理论证往往都显得惨白无力,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无话可说。那么,不妨试试事例论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例子,所举例子可以为文学经典故事、深化寓言故事、包括本人的亲历以及你道听途说的故事等等。但是在此强调,如果大家只举一个例子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个例子尽可能说得圆润一些;如果大家所举的例子较多时,一般采用概括举例,并将此事例进行排比列举,显得结构整齐,让考官听得舒服。而这两种方法往往也是相伴而生的,因为事例过后,必然需要理论的支撑与总结。再有就是对比论证,可以通过纵向或是横向进行论证。例如,论证改革这个话题,是不是可以按中国史分阶段进行论证呢,这是纵向的对比论证;是不是可以拿处于同一时期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进行横向比较呢?通过纵向比较,发现其改革的好处;通过横向比较,发现改革应更多重视落到实处。比喻论证,如高尔基所说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在论证观点部分,更多需要我们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育类,当然就是联系我们日常教学实践情况或是实习经历或是教学经验进行作答。

下面,我们拿实例来论证一下我们的作答思路。

  先看事例故事类题目,它的作答思路很简单,就是通过对这个故事用简短的话进行描述从而挖掘其中的本质。然后对其进行论证就可以了。

  真题展示1: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这四位学生好像商量好了一样,都像老师孔子问仁。孔子听了,对这四个学生居然给出了四个深浅不一、截然不同的答案。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读完这段话,你有何感想?

  【关键词汇】
  孔子
  【审题关键】
  本题目以《论语•颜渊》记载的故事来的出孔子“因材施教”的伟大教育思想。针对此题目,在破题之处得出“因材施教”这一主题,紧接着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简单阐述教师应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学校、班集体绝不是采用同种方法、制造同一型号、统一规格的升学零件的机器。而孔子的做法是对因材施教最好的诠释,他根据每个弟子的修为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本质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在课堂上,因材施教体现在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生设计的不同教学内容以及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而教师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也在于因材施教。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呢?
  第一,了解学生,分清基本层次。教师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既要掌握全体学生的一般特点,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名智者,在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的特点。针对全体学生,教师对他们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有一个清晰的整体层次。针对个体,教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努力程度有一个清晰的线条。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让他们发挥他们擅长的智能优势,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第二,面向全体、营造“磁性”课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包含两个层面:1.教学的深度、广度、速度要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必须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他们所能接受的程度进行教学,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认清他们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之走上不同的成长之路,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对学困生,要积极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他们分层要求,以“补偏求弊”。
  第三,个别激励、体现分层互促。在教学中,我们应按学生层次,分别对待,分别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具有针对性。如对观察力薄弱,感性经验储备少的学生,要注意引导他们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对学习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作业认真细致;对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的学生,多鼓励他们提高作业速度,勤于思考问题;对思维能力较强,但学习不够勤奋的学生,多给予难度较大的作业,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对语言表达无条理,不准确的学生,要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容易分散的学生,要多关注检查督促,随时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学习;对视觉听觉不好的学生,要照顾他们的缺陷,让他们坐到合适的位置;对信心不足,缺乏毅力的学生,多鼓励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另外,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以正面激励为主并坚持分别激励的评价原则,淡化分数,注重过程;合理处理好学生的分数或等级结果;变“单维评价”和“一元评价”为“多维评价”和“多元评价”,甚至还可采取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协商评价法,给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了解,共同激励的平台。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因材施教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将会带动教师不断探索更加易于学生学习的独特方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4:35 , Processed in 0.16979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