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75|回复: 0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教学设计和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0 16: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学设计和教案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概念和意义

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的过程。教学设计本质是一个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进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进行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是研究教和学的基本规律,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②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传统教学一般以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假想的教学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现实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明显存在的。③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目的,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其设计工作的出发点。教学设计是寻找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解决

教学问题的过程。④重视评价整个设计过程及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整个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进行评价及必要的修改。⑤使学习者都处在教学设计的优势之中。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有如下四种层次:(1)课程教学设计;(2)学期(学年)教学设计;(3)单元(课题)教学设计:(4)课时教学设计。这里所讨论的教学设计主要指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意义:(1)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可靠保证;(2)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3)是使教学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主要途径。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是以整个教学系统、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而视听教育在传播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共同构成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对教学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注重外显行为的研究。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教学设计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强调对外部环境的控制,目标设计中要拟定行为目标,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注重学生行为的变化和强化,在媒体设计中强调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等。

认知主义理论着眼于认知结构及过程,探究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强调对学习者内部心理操作方式的指导。教学设计的理论也由行为主义的重视外部环境及行为的控制研究转向重视学习者内部的变化.在学科内容上更多考虑如何规划、组织教学内容,使之形成“结构”,让其呈现方式与学生内部心理加工方式相对应。重视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在媒体设计中强调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等。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以及学习内容的分析,以确保学科结构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协调性。

建构主义的理论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只起到帮助和促进的指导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这种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同的学习理论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产生了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认知主义尤其是建构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产生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因而,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2.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

教学理论是对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也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是一个内在结构的整体系统.应从结构和功能关系分析、研究教学过程。教学理论研究的范围涉及到教学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说明了应采用何种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说明了在使学生最容易学到知识的原则之下.宜采用何种方法来选择和组织教材;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何种最有效的程序呈现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习。总之,教学理论为在有计划的教学设计中,合理安排教学情境,从而为达到学校预设的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3.传播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

传播就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传播理论研究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的结构和形式、信息的效果和功能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接受到的教学信息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所传授的信息输出量,还有来自其他的讯道。也就是说,教学信息在传输与转换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播理论研究的是自然界中一切信息传播活动的共同规律,通过对传播模式、传播者、受播者、传播的信息、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媒介以及传播效果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教学过程也是信息传输过程,而且是信息的双向传播过程。包括信息从教师或媒体传播到学生的过程和信息从学生传播到教师的过程。

除此之外,传播理论还研究媒体的选择与应用。不同的媒体将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教学设计也十分重视教学媒体的分析和选择,因为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通道。哪些通道便于学习者理解和接受教学信息,哪些通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这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加以考虑的。

(三)教学设计的原则

根据上述对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论述,提出了教学设计应遵循的一些指导原则。该原则体系包含了教学设计的目标、策略和评价的各个方面。

1.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中心

制定精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学习者传递学习目标.并为学习评价作好准备。在不同的学习范围内用目标分类的方法来计划和准备,使教学、学习和评价变得更为有效。

2.在教学前明确学习者具有的能力

所有行为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已有的能力、知识结构及其预期日标。学习已有的知识及其认知方式.是从事更高层次水平认知学习的基础。

3.教学水平应与学习者的接受水平相一致

为了使教学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或相互适应,要根据概念和原理的特点来组织学科教学内容。

4用联系未来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

学生直接的需求和对未来职业选择的需求构成学习的主要动力。一个有创意的阐述可以激起学习者强烈的学习动机。为了使学习兴趣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考虑学习者的动机是主要的因素。

5.帮助学习者在学习中构建“理想的模式”

事先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这种讨论可通过事先指定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材料来达到目的。帮助学生提前理解教学内容,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建立认识倾向和诱导出教学设计模式。

6.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分解

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次轻重,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成较小的、易完成的学习单位,以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确保学习者获得学习成就感。

7.提高教学媒体的应用控制能力

根据教与学、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共同需要,教师对教学媒体的使用应选择适当的时机.使用时.可借助多种媒体实现某种特殊的需要。

B.运用多种教学活动方式

各种教学活动能延长学生的注意广度,使他们保持更耐久的学习兴趣。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风格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水平、教学情绪对促进教学都有很大帮助。

9.创造对学习有利的环境

外部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习者注意力的唤醒水平。学习环境应该贴近现实生活情景,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效果最好。在学习过程中应安排不同的题目,以避免学习中发生疲劳。

10.设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风格

关于练习与复习的一个主要原则是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应有三分之一的学习时间被用于练习。运用不同感觉方式和教学媒体刺激感官和有意义的练习活动可增加学习的可缩性和学习的迁移性。

11.为学习者的反应提供即时的反馈

即刻知道学生回答得正确或错误对继续学习的动机可起到一定的作用。课外自学项目、实际练习、组织讨论以及计算机辅助学习之类的工作都能直接对学生给出反馈。

12.总结教学与后续学习相联系

完善的总结和概述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作为学习者重复或复习其所学知识的重要线索。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人类的生活学习的联系日益密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给教学设计带来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观点的不断深入,教学设计将会汲取新思想、新方法,必将实现更高层次的整合发展。

(四)教学设计过程和步骤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针对课程标准要求.提出设计思路.即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说明。

(1) 教学内容分析

①研读《课标》。明确《课标》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及建议。

②分析教材。

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应在明确《课标》对有关教材内容目标要求的前提下,重点分析:

◆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的相互联系。首先分析本部分内容与前后教材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本部分内

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准确把握所学内容的深广度。其次,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和其他学科内容间的联系.学科间的综合。

◆分析本部分内容的知识脉络.确定可用的教学素材等。

◆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认识功能。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的重点是明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分析学生的认识脉络.确定问题线索.确定学生解决问题需要的证据等.为选取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①对学生“前概念”的分析

学科学习是以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和背景,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品质。

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不仅包括学生在学校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也包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具体到学科学习,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主要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对学科的认识和形成的经验,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基础,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所获得的相关知识。

这些经验性的知识被称为前科学概念或前概念,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有些是与新知识相一致的,能够促进新知识的学习;也有些是与科学观念相违背的,与所学的新知识冲突,会妨碍、干扰新知识的学习。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没有冲突时,学习者可以利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固着点”吸收和整合新知识.从而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量”的扩充;当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存在矛盾时.这时为了获得新知识。学习者必须对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做出调整或改变,从而使认知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就是在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发展和完善。

因此.教师探查清楚学生头脑中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经验,利用与新知识一致的知识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与策略调整和改造与新知识不一致甚至冲突的知识经验,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丰富和发展,实现“概念转变”。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手段来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呢?传统的探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方法主要有:诊断性测验、布置作业、课堂提问等。现代的探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方法主要有:深层会谈——诱导法和设置认知冲突法,它们对于探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特别是揭示学生头脑中的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是十分有效的。

②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分析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不同认知方式的人对于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方式有差异,这种差异没有优劣之分,但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言之.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主要是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即先前经验)、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即自发动机)、学生能知道什么(即教学目标)、学生如何知道什么(即教学过程)。

3.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确立合理、适当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

务。而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则要依靠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加工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组织。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设计教学评价.通过评价能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为教学的反馈调控提供详实的信息。

内容标准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课标》,分析《课标》中对有关教材内容的目标陈述.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合理地确定具体课时目标,准确地陈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的变化,不应陈述教师的教学行为。

②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③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④教学目标陈述应用《课标》“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中的行为动词。

(2)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内容,是知识网络中的联结点,是设计教学结构的主要线索。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理解或难接受的内容。这些内容,或是由于知识本身抽象、复杂而难理解,或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知识准备而难接受,要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不一定是教学难点,难点也不一定是重点,有时两者是统一的。一般来说,每节教材都有教学重点,但却不一定有难点。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设计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主要包括教学进程、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等。

(1)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包括问题或活动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各个阶段、各步骤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的设计.教学活动情境化的设计,以及设计意图等。形式不限,既可采取表格式也可采取文字叙述式。教学过程的表述比较简洁明了的方式是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是教学设计成果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策略的集中体现;教学流程图是教学活动的大纲、师生活动的线索;教学流程图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相互交流的有效工具。

(2)学习活动设计

新课程倡导帮助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或观念,重视生成的过程,活动是为学生创设的.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的时候,应该考虑活动主体——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需要选择调查、实验、讨论等活动类型。教师在充分理解学生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让活动流于形式,如在引发学生思考时。教学重难点其是教学难点的地方,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度过学习中的困难,或在形成后,帮助学生在实际应用活动中巩固、检测所学,体验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完成对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实现三维学习目标,精致的学习活动可以避免生硬的说教,可以节省繁复的训练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资源设计

确定学习本节课所需教学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明确从何处获取有关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围绕三维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应尽可能多元化,如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观察记录等。要尽可能设计出学生乐意参与,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和学的效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多年来教学评价只关注教师行为表现,而忽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评价方式也过分依赖纸笔测验,忽了其他质性评价方法,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把课堂教学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并采取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从形成科学素养的多个方面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科学的评价。教师要根据实际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为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学评价上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

6.教学反思

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后,应该加强反思,从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后,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如何?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恰当以及所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否真正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取得了有效的学习结果,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和预期不一致的地方?自己是否采取了灵活的应对策略。修正完善既定的教学方案?取得的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对这些问题的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处理教学事件时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促使教师将反思引向深入,找到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和教学实施能力的方法。

经过反思,教师的原始经验不断地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被加工。经验才得到提炼与升华。经过反思,教师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改善教学设计观,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其教学实践水平也会逐渐得到提升。教学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教案的编制

(一)教案的基本内容

教案通常是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是把教学设计的内容书面化的过程。教案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它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这个过程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案的基本内容:课题(说明本课名称);教学目标(或称教学要求,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IJ头作业):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教学反思等。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3)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2.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3.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4.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2)需用多少时间。

5.作业安排

(1)布置哪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二)教案的具体内容

新课程理念要求中小学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作系统策划,而且要把一般的教学理论物化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确定具体的内容: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媒体,描述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情感性,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应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考虑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2.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即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分析,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

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二是要正确认识教材。对于前者,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后者,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个极具宏观性的蓝本,覆盖着极其广阔的时空,主要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起到指向作用。教材仅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学生学习的平台。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模拟教材,重组教材,编制教材.削减技巧性训练,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成分,为实施开放式与活动式的探究、合作、参与等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3.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境、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附

设计说明。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过程通常有两种基本模式:一个是探究发现式;一个是有意义接受式。

探究发现式的基本环节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得出有关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结论)→求解→解释与应用→拓宽、反思。

有意义接受式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有意义接受的情境_采用接受式传授有关知识_正反例解释与应用→巩固、强化→小结、结束。

按照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要将新的学科观、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情境、问题、背景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自主实践、合作、探究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融合和优化。

4.设计教学评价

设计教学评价需要反思的问题是,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没有达到的话,分析原因.提供改进的方案。有哪些突发的灵感,哪些地方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5.编写出教案

备课报告(教案)编写的格式,一般有课时教案、表格、流程图等几种形式。6.写教后记

教后记就是教师在教完课后,对教学预案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和提炼教育科研课题的资料。它是对已完成教案的完善和补充.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升华,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写好教后记。

教后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1)记成功做法

记成功做法就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将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入新课、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

(2)记失败之处

记失败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以及当堂没有处理好的学生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应吸取的教训。其实,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即使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败笔”记录下来,认真反思,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教学必然日臻完善。

(3)记教学机智

记教学机智就是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

(4)记学生问题

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以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在上完一节课之后应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记录下来,这对于改进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5)记学生见解

记学生见解即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如独到的见解,好的思路)记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对于一些错误见解,只要它存在普遍性,当堂剖析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记学习心得

记学习心得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公开课和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后记主要是为教师以后编写教案,改进教学作准备,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用精练的语言将所思所想记录在教案后。另外,教后记往往是教师在课后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语言必须简洁明了,有时一个词、一个记号即可。

教后记虽然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但仅是教学反思的一小部分,真正要想通过教学反思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三)教案设计的类型及编写的要点

教案设计的类型取决于课的类型和结构。课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一般课的类型由其教学方法来命名。课的结构是由课的类型来决定的,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那么其相应的教案类型也不同。通常,我们按课的类型可将教案分为:新授课教案、复习课教案、实验课教案、检查课教案。在同一类型的课中,教案常由于其应用功能的不同,又分为:详细教案简称教案)、表格式教案(简称简案)、课堂实录教案(简称实案)。

1.各类型教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功能

(1)新授课教案

新授课教案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新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传授新知识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新知识的传授。

(2)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教案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复习的范围和要求。主要任务是帮助、引导学生巩固掌握已有的知识,并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3)实验课教案

实验课教案主要内容是提出培养技能、技巧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主要任务是教师完成示范性操作、实验原理的讲解,指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学科实验操作方法。

(4)检查课教案

检查课教案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检查(即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主要任务是检查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利于下阶段制订针对性极强且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5)详细教案

详细教案的主要内容是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包括学具)、教学过程(包括反馈检测题等)、板书内容、补充教材、教材前后知识点的衔接、当今科技动态等,侧重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其主要任务是:(1)教师完成对教材深度和广度的把握;(2)通过多年的备课,搜集和整理大量的信息,不断地补充同一问题的新知识、新进展,同时完成教师的知识更新。

(6)表格式教案

这类教案多适用于有经验的老教师。主要内容有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包括学具)、教学程序(所有教具的操作顺序、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学法指导的具体操作过程)、板书设计,侧重教法、学法的具体操作。

(7)课堂实录教案

多用于优质课评选、公开课等。它是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产物,是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的安排表或实录。主要内容有:课题、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具(包括学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安排。其中导言、知识的过渡、重点的教法、难点的学法指导、教具的选择和使用等将体现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改革意识和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主要任务是:①为各级领导、各类教师听课、评课提供参考资料;②为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学习的材料。

2.常见课型教案编写的要点

不同的课型,其教案的编写虽有上述的共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下面就几种常见课型教案的各自要点加以说明。

(1)新授课

①抓好教学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

设计好复习引课的内容。抓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或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常识,以旧知识或生活实际为基础,设计并提出适宜的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有准备地、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因此在教案中对于引入新课时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讨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针对各种不同情况追问什么问题.或用什么样的关键语言加以引导.如何巧妙顺利地过渡到新授课的内容等问题。都应具体明确地反映出来。以利于教学实施。

写明新授内容的逻辑层次。新概念的引出,新规律的获得,都应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引出新概念所必须掌握的已学概念及其引出新概念的思维程序应简明地写在教案上。另外.对于新概念规律的内涵与外延需强调的要点,及其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在教案中也要有所反映,以为新知识的运用及巩固小结铺路架桥。

巩固小结过程。应设计好适当的方法和问题。带领学生作最后的“冲刺”。冲上知识的“顶点”,便于学生居高临下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系统地理解知识。因此小结中设问的问题,为使学生将所学新知识与IH知识挂上钩,或为后续学习设下伏笔所需点拨的关键词语等,都应在教案中有所体现。

②写明有效措施,便于突破难点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查明原因,及时对症下药,都是可以突破的。在教案中对于本课的难点是什么及其消除的措施和方法应明确写出.如针对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需列举哪些实例,何时做什么演示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什么;针对学生生活经验与教材所学知识相矛盾的内容,需要借用哪些问题的具体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认识知识规律等,都应有书面提纲。

(2)习题课

①设计好设问的问题和时机

为切实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分析解答习题时,应设置一系列的循序渐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在编写教案时,除了写明例题及其分析、求解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写清分析。

如求解本例题的几个关键环节和所需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时机,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②写好方法性总结

在教案中要对解题的方法和步骤作出详尽的总结.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③启发引导思维的方向

习题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扩展性,一节习题课不可能全面地开发一道例题的潜能.但在教案中应明确写出本例题的多解、多变、多问、多思的思路和方向.这样有助于总结归纳时有目的地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例题的示范作用。

(3)复习课

①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复习课应使学生在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形成完整的结构。实现理性的飞跃。因此教案上除了应写清楚所复习内容的知识层次,还应写明在全面概括教材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写清在这段学习中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不足.以便上课时能准确地针对学生学习中的欠缺进行复习。②对症下药,实施补救

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对理论性较强,新概念、新名词较多的内容,应写明复习提纲,以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系统;对相似概念、规律易混淆的.应在教案上设计好具体的对照表格,以利于学生对比记忆。

(4)实验课①写明要求在教案中必须写明并布置课前准备的问题,如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及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

等,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另外,有些实验还须写清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②写清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学生操作仪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种非系统因素(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对本实验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及其相应的处理办法,都应在教案中清楚写明,便于及时处理学生实验时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实验成功。

(四)教案设计的原则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地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使教案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书面语表达科学、严密、准确、精练。

2.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教师备课也应该经历一个相似的过程。从课本内容变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纸上,形成书面教案,继而到课堂实际讲授,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学百家,树一宗”。在自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地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而不要照搬照抄.对别人的经验要经过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然后结合个人教学体会,巧妙构思,精心安排,从而写出自己的教案。

3.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教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4.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安排恰当。

5.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6.变化性

由于教师教学面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不可避免要背离教案的预想.这时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改变原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满腔热忱地启发学生的思维,针对疑点积极引导。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时可能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疑点。应充分估计学生能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大都会出现什么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应怎样引导,要考虑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即使出现偏离教案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要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因为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的一定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一旦出现偏离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现象也不要紧张,这可以在整个教学进程中去调整。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21:12 , Processed in 0.16594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