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特别是“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概念。 (一)素质教育思想和政策的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至1994年) (1)国家领导人首次在正式会议上提到“素质概念”:1994年6月,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的明确的指导思想。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实施(1994-1999年) 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对”素质教育“”素质“的概念进行界定。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 1999年6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的教育政策,成为制定我国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三)素质教育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1999-2005年) 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两个转变:一是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向农村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转变;二是由”两基“目标向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两全“目标转变。 (四)素质教育写进《义务教育法》(2006年)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把素质教育写进法律,表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法定性和长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