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70|回复: 0

[语文]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议论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1 1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议论文的写作活动,反映着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既包括发散思维,也包括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对某个问题从多种角度着眼,寻求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集中思维是指运用逻辑知识和规律去评价,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议论文的写作常是按照"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过程而进行的。没有发散,就没有集中,学生面对文题和材料,首先是如何发散的问题,或者说,起于发散而终于集中的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关键。沿着同类信息而进行发散是同型发散,如由自然现象中的积木成林、积土成山想到社会现象中的积小善成大德、积小知为大知等;沿着非同类信息而进行发散叫异型发散,如由积少成多而想到一暴十寒、半途而废等。

学生认为议论文写作困难,到底难在何处呢?

一难,难在面对文题不会进行发散思维。因而无法选择集中,表现为立意平平,无新意可说。

古人有"格物致知"之说,朱熹解为穷尽事物之理,即"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大学章句》)。通过"格物"而达到朱熹所说的程度,已经达到了人的高级知识单元的水平。学生在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形成了大量的主观映象,这是人的最低层次的知识单元。这种初级知识单元大量贮存之后,便可通过逻辑处理,使之按照逻辑规律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的知识单元,如一类生活现象和从这类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来的思想观点、一类数学题和由这类数学题而得出的原理和公式。现代学生的信息输入不能说少,但写起文章来仍空洞干瘪、词不达意,主要是因为信息输入杂而乱,即不具备对大量的信息进行逻辑处理,进而上升到高级知识单元的能力。要做到朱熹说的"表里精粗无不到",必须善于进行发散思维;要做到朱熹所说的"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必须善于进行集中思维,有所舍弃有所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有理可说,有新意可说。

二难,难在学生不会设置议论文的结构,表现为观点加事例、头尾和中间三大段。

这里所说的结构,不是指文章的本论、绪论、结论,也不是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文章的表层结构,而是指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下设的分论点或分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分论题或分论点间呈现怎样的逻辑关系,文章就是怎样的逻辑结构。而分论点或分论题的设置,是要经过发散思维而明了的。因此议论文结构的能力,实质上依然是发散能力的问题。

三难,难在学生不善于组织语言表达思想,表现为语言不流畅,没有层次,语序混乱等。

语言和思想的关系是文与道的关系。韩愈把语言比为浮物,把思想比为水,只有水盛,即思想丰富,方可"物之大小毕浮"。这里,韩愈强调了语言对思想的依存性。语言是逻辑思维的标记和符号,思维混乱不清,语言表达不会准确,语句不会连贯,语序不会清晰合乎逻辑。一个语段的展开,一个分论题或分论点的证明,都是要落实到字面上来的。学生的行文过程,就是学生的发散和集中思维的过程。一个分论题或分论点的证明结构,可以称为第二层次的逻辑结构,它同第一个层次的逻辑结构即全文的逻辑结构一样,需要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来设置。解决了第二个层次的逻辑结构问题,也就解决了语言问题。

基于上述理由,议论文的写作训练的关键是发散思维的训练。以发散思维训练为主,结合逻辑结构训练、语言表达训练,形成较为系列的体系,是一种有效的议论文写作训练途径。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2 14:31 , Processed in 0.10561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