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64|回复: 0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习题:心理学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1 15: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
  1.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皮亚杰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D.哲学
  3.心理现象包括(  )两个部分。
  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B.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4.表达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的是(  )。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D.个性、认知和意志过程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需要
  6.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兴趣
  B.信念
  C.理想
  D.性格
  7.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
  A.杜威
  B.冯特
  C.詹姆斯
  D.华生
  8.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是(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格式塔心理学
  C.行为主义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9.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马斯洛
  C.华生
  D.皮亚杰
  10.(2013年真题)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A.刺激与反应
  B.同化与顺应
  C.平衡与守恒
  D.完形与顿悟
  11.把一个玩具从儿童的身边拿走,他会去寻找,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至少应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2013年真题)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3.4岁的小兰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这体现了小兰的(  )思维特征。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守恒性
  14.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A.多维思维
  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思维
  D.守恒观念形成
  15.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能逐渐接受别人的意见,并获得长度、体积、面积和重量的守恒概念。这表明儿童已经达到了认知发展阶段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6.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培养儿童信任感的最佳年龄阶段是(  )岁。
  A.0~L 5
  B.2~3
  C.6~11
  D.12~18
  17.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青春期的特征是(  )。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18.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19.(  )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A.感觉
  B.直觉
  C.知觉
  D.思维
  2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  )。
  A.差别感受性
  B.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阈限
  21.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
  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
  22.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  )。
  A.联觉
  B.幻觉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2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  )。
  A.嗅觉适应的结果
  B.嗅觉对比的结果
  C.嗅觉补偿的结果
  D.嗅觉统合的结果
  24.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种现象是(  )。
  A.感觉的对比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感觉的后效
  25.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
  26.学生用红笔在重点内容下边做标记。这是利用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7.“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8.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  )在起作用。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29.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地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30.漫画家画人物时仅勾勒数笔,别人就能看出画的是谁,这里反映出的知觉特征是(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31.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
  A.恒常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32.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33.一名教师在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34.(2014年真题)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35.喧嚣的闹市中,大声地叫卖未必能引起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交谈就可能引起人的注意,这是因为(  )。
  A.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B.刺激物的新颖性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C.人的感觉限阈在不同环境中是不同的
  D.注意具有集中性的结果
  36.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稳定
  37.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38.马丽曾经发生过一次比较严重的车祸.每当她坐车时出现急刹车的情况或听到比较急促的刹车声,她都会感到十分紧张与害怕,仿佛再次经历了当年的恐怖车祸。这种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39.“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
  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
  C.情绪记忆
  D.逻辑记忆
  40.小华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  )。
  A.动作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情景记忆
  41.课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记忆属于(  )。
  A.陈述性记忆
  B.逻辑记忆
  C.形象记忆
  D.程序性记忆
  42.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43.小明在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时,联系之前学过的“角”的概念弄清楚三角形的意义,最后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记忆方法属于(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44.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贝尔
  B.阿特金森
  C.艾宾浩斯
  D.班杜拉
  45.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  )思维特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46.古人通过对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板“潮湿”就要“下雨”,得出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体现了思维具有(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抽象性
  D.分析性
  47.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一种(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创造性思维
  48.教师在数学课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同一道应用题,这种思维方法是(  )。
  A.创造思维
  B.聚合思维
  C.发散思维
  D.直觉思维
  49.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50.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
  A.记忆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5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52.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53.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这种情况属于(  )。
  A.激情
  B.应激
  C.快乐
  D.心境
  5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热情
  55.(2014年真题)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56.小明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57.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是意志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58.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所缺乏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自制性
  C.果断性
  D.坚韧性
  59.“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60.能力是一种心理特性,以下不属于能力范畴的是(  )。
  A.感觉力
  B.记忆力
  C.活泼
  D.操作力
  61.下列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
  A.音乐能力
  B.数学能力
  C.操纵能力
  D.观察能力
  62.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记忆力水平,主要属于(  )。
  A.创造力
  B.一般能力
  C.操作能力
  D.特殊能力
  63.对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发展变化趋势的正确描述是(  )。
  A.流体能力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晶体能力则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B.流体能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晶体能力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C.流体能力保持不变,晶体能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D.晶体能力保持不变,流体能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
  64.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指(  )。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人格
  65.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情绪
  特征
  66.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7.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是(  )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  )特点做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69.“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说明人格具有(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70.“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二、简答题
  1.简述感觉的特性。
  2.简述知觉的特性。
  3.简述注意的品质。
  4.简述记忆的分类。
  5.意志的特性有哪些?
  6.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
  7.简述自我调控系统的构成。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他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问题:请你判断,这样的布置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
  问题:
  (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在齐白石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对你有何启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
  问题: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2.C【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因此,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但是,人又是社会的实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社会心理和团体心理。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性质。
  3.A【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4.C【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A【解析】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以选择答案A。其他都是个性心理的成分。
  6.D【解析】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气质。
  7.B【解析】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8.D【解析】精神分析学派主张研究人的无意识和异常行为。
  9.D【解析】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代表。
  10.B【解析】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个体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形成和更新的结果。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
  11.A【解析】儿童去寻找被拿走的玩具,说明他知道玩具只是不在眼前,但是存在的,说明其已经获得了客体永久性。所以其认知发展至少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12.D【解析】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以及物体恒存的出现。前运算阶段(2~7岁)的特征是不守恒、不可逆、泛灵论和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的特征是守恒、可逆、去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的特征是思维方式接近成人,比较高级。
  13.C【解析】小兰不能从她哥哥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了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
  14.D【解析】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这一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
  15.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出现,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虽然外形发生改变,但其特有属性不变。
  16.A【解析】埃里克森认为,0~1.5岁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17.A【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青春期为l2~18岁,本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18.C【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即学生独立活动时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9.A【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20.D【解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1.A【解析】本题考查感觉对比的概念,容易与感觉适应概念混淆。
  22.A【解析】联觉,即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蓝色看起来觉得清凉,红色看起来觉得火热等。
  23.A【解析】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24.B【解析】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不一会就不觉得冷了,这说明在温度刺激持续作用下,人对温度的感受性发生了变化,属于适应现象。
  25.D【解析】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人们把事物的颜色、形状等属性综合起来以后,才知道眼前的事物是红旗,这就是知觉。
  26.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用红笔画重点是为了使重点突出,便于重点学习,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
  27.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
  28.B【解析】知觉具有理解性,这使得个体在进行知觉活动时能根据以往的经验主动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
  29.C【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30.D【解析】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知觉看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漫画虽然是寥寥数笔,但人可以从整体上去认识这幅漫画,把握一个人的特征,属于整体性的体现。
  31.A【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虽然时间条件发生了变化,但知觉对象——国旗的颜色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属于知觉恒常性的体现。
  32.B【解析】注意不同于意识,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因此,注意具有指向性与集中性两个特点。
  33.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4.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突然飞进来的蝴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
  35.A【解析】本题考查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之一。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影响。
  36.A【解析】学生开小差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属于注意的分散。
  37.A【解析】杨老师把注意同时指向讲课和学生两种不同的对象,这是典型的注意分配现象。
  38.C【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去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虽然引起情绪、情感的事件已经过去,但是深刻的感受体验却会保留在记忆中。
  39.A【解析】形象记忆是指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这种形象并非单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声音也是一种形象,对它的记忆便是一种形象记忆。
  40.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题干中“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属于形象记忆。
  41.A【解析】课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的记忆是有关事实的记忆,所以属于陈述性记忆。
  42.D【解析】再认或回忆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
  43.D【解析】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反复领会、理解、弄清事物本身意义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识记。
  44.C【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解释遗忘规律的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5.B【解析】思维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
  46.B【解析】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这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47.A【解析】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48.C【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对同一道应用题,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属于发散思维。
  49.D【解析】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由诗文本身产生的诗的意境,属于想象过程。
  50.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51.C【解析】心境是一种具有弥散性的、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心境的表现。
  52.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53.B【解析】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54.A【解析】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或他人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诗句表现了一种崇高的忧国忧民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
  55.C【解析】趋避冲突又称正负冲突,是心理冲突的一种,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想要得高分是趋,不想努力学习是避,属于趋避式冲突。
  56.A【解析】双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好成绩和出去玩对小明来说,是两个都趋向的目标,这种冲突属于双趋冲突。
  57.B【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并实现做出的决定。
  58.C【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并实现做出的决定。
  59.A【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独立自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60.C【解析】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活泼形容的是人的性格,不属于能力的范畴。
  61.D【解析】按能力的构造可将其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A、B、C三个选项是特殊能力,而观察能力是一般能力。
  62.B【解析】本题考查能力的分类。记忆力是一般能力。
  63.B【解析】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能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总体来看,流体能力经历一个倒U形变化趋势。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64.B【解析】本题考查性格的概念。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65.B【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它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66.A【解析】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67.C【解析】黏液质的人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
  68.B【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意即:世界上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不同,存在着差异性。这体现了人格的独特性。
  69.A【解析】“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70.D【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的特征。人格功能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也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感觉的特性指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补偿和联觉两种特性。
  2.【参考答案】
  (1)知觉的选择性: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2)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过程。
  (3)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指人的直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3.【参考答案】
  (1)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都是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意志力水平和个人的主观状态有关系。
  (3)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4)注意的转移:指根据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是主动进行的,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参考答案】
  (1)依照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境记忆、语义记忆和动作记忆。
  (2)依照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3)依照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5.【参考答案】
  (1)意志的自觉性: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地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2)意志的果断性: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
  (3)意志的坚持性: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
  (4)意志的自制性: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或意志力。
  6.【参考答案】
  性格的结构特征主要有: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7.【参考答案】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1)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价。
  (2)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过于精心布置的教室反而会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和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2.【参考答案】
  (1)影响因素:①遗传;②环境(教育、学习);③个人实践活动;④个性特征(如勤奋、个人努力)。
  (2)①齐白石谦虚、勤奋、进取的人格特质及其虚心求教、勤学苦练是他成才的关键因素;②在外部环境不利时,要创造条件,勤奋努力、逆流而上,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同样也能取得成功。
  3.【参考答案】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较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3:51 , Processed in 0.16656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