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内容繁多,系统复杂,如何有效复习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历史专业知识重在把握考试脉络,抓住考试重点。下面就从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这一线索入手,介绍几个相对重要的但容易在复习过程忽视的内容。
【考情分析】
近代列强的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争是我们复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屈辱史。造成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之一,就是列强对中国持续不断的侵略。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来讲,历史教师对这一段历史的准确把握,有助于今后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求教师掌握的程度较高,是我们教师资格历史笔试考试中的重点。
【举一反三】
考点一:双半社会的理解
例题1.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解析:半殖民地指形式上是主权国家,实际上主权及领土完整、经济独立性都已丧失。半封建指形式上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形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两者都有政治、经济、文化的概念。
在对双半社会问题的理解上,我们要认识到二者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既不能理解为一半殖民地的,一半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
考点推理:
1.时间界限:中国近代史指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
2.统治政府:先后统治近代中国的政府主要有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
3.近代中国的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和探索史、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史。
考点二: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例题2.下列通商口岸按其被迫开放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①厦门 ②天津 ③南京 ④重庆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解析:做对本题的关键就在于熟练掌握近代各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厦门被迫开放;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天津被迫开放;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南京被迫开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重庆被迫开放。
考点推理:
1.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备注:各位考生在背诵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过程中,注意归纳总结,例如有割地内容的是哪些条约、有赔款内容的是哪些条约,需特别注意时间的前后关系。
考点三:“八一宣言”
例题3.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派各党,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国共合作宣言” D.《论联合政府》
专家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华北事变后,中共就发表了“八一宣言”,主张体制内战,共同抗日。
考点推理: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抗日,在东北组织抗日武装斗争。
②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③中共领导发起“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⑤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声明。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⑥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考点四:重庆谈判
例题4.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专家解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结果和意义。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但在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上,仍未能达成协议。
考点推理:
1.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国家化和政治民主化问题,实质仍是军队问题和政权问题。
2.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上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3.七届二中全会:解放战争胜利前夕,1949年春,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议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难点突破】
1.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资本主义发展成就最突出的英、法、美等国开始侵略中国。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剧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扩大资本输出,加紧分割中国。这时期有更多的国家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先后出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英、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等历史事件。列强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45年。
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世界法西斯势力猖獗,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侵略战争。
第四阶段从1945年到建国初期。
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建立世界霸权,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并通过侵朝战争威胁我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