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77|回复: 0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4 10: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规律
  C.教育方法
  D.学生学一
  参考答案:A
    2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学校美育主要内容的是(  )。
  A.形式教育
  B.理想教育
  C.艺术教育
  D.审美教育
  参考答案:D
    3 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
  A.学好英语可以得到小红花
  B.学好英语可以得到老师表扬
  C.喜欢听纯正的英语
  D.学好英语将来可以出国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C【解析】喜欢听纯正的英语属于内部动机。
    4 (  )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冯特
  D.苛勒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A【解析】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5 摸底考试是对学生的(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参考答案:A
    6 老师认为某个学生将来能有很好的发展,就会在教学中对他更为关心,要求更多,那么这个学生真的就会发展更好,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强化
  B.期望效应
  C.教育效应
  D.马太效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B【解析】老师认为某个学生将来能有很好的发展,就会在教学中对他更为关心,要求更多,那么这个学生真的就会发展更好,这种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
    7 下面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的是(  )。
  A.综合性
  B.实践性
  C.开放性
  D.合成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故选D。
    8 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名师详解】“教育家”主要从事的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以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9 以杜威为代表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  )。
  A.共产主义教育思想
  B.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B
    10 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1、C【解析】l776—1787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哥尼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后来,赫尔巴特接替了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教席,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是(  )。
  A.刺激强度大
  B.色彩对比鲜明
  C.活动的对象
  D.内在的动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解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是内在的动机。A、B、C、项是引起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索。
    12 教学反思按照反思的对象和反思者的人数可分为纵向反思、横向反思、(  )和群体反思四个类型。
  A.教学中反思
  B.教学前反思
  C.教学后反思
  D.个体反思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解析】教学反思按照反思的对象和反思者的人数可分为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四个类型。
    13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学习策一般包括认知策、元认知策和资源管理策。认知策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元认知策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资源管理策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
  专家点拨学习策这一知识点包含的内容很多,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重要考点,题型多样,考查内容多样。其相关知识包括学习策的概念及其分类两大方面。在学习策的分类中,将其分为三种典型类型:认知策、元认知策和资源管理策,每一种策下又包含了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它们的概念及应用都是重点查考内容。考生可以自己画出学习策的结构图,形成知识网络,避免混淆。
    14 卢梭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雄辩术原理》
  D.《爱弥儿》
  参考答案:D
    1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属于感觉的(  )。
  A.疲劳现象
  B.融合现象
  C.适应现象
  D.对比现象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C【解析】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于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在各种感觉中,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适应特别明显。古人云:“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就是嗅觉的适应现象,但痛觉很少有适应现象(刺痛除外)。
    16 失明者的听觉、触觉等方面往往会获得超常发展,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C【解析】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获得补偿。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17 (  )是目前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A.小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复式教学
  D.全班教学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解析】全班教学是目前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课程表上课的一种组织形式。
    18 教学演示的制作软件是(  )。
  A.Photoshop
    B.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C.Illustrator
    D.Microsoft Office Word
  参考答案:B
    19 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要,并考虑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等问题。这表明该教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C
    20 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  )。
  A.夏朝
  B.殷周
  C.三国
  D.秦朝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 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参考解析: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班级管理,可以将各种教育教学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帮助教师更好、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也因此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级的秩序和风气对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同时,班级秩序和班风也是在学生的共同学习中形成的,而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班级活动以类似社会中的组织层次和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早地接触和理解社会角色分工,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22 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参考解析: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4)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5)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3 简述班主任处理班级突发事件的基本对策。
  参考解析:
  (1)沉着冷静;(2)机智果断;(3)公平民主;(4)善于总结。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问题:
  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参考解析:
  优点:上述片段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
  缺点:片段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改善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上片段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25 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作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体会。没想到班会课上张同学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李老师不知所措。张同学说:“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生,是因为这学期爸爸下班迟,要等很久爸爸,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
  问题: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2)联系材料分析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手动评分:本题共20分,您的得分保存收起解析收藏纠错
  参考解析:
  (1)第一,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的;
  ②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通常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第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①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②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③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第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①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第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要注意的问题有:
  第一,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中要抓住时机。
  把握时机是品德培养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在先进事例发生时,作出积极的反应并给予表扬;在学生消沉时、失去自信时、最需要激励时不吝赞美地给他及时的鼓励;也要在他放任、自满时给予及时的警醒,中肯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把握时机,一是学生需要的时候,二是师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材料中班主任李老师在张同学有助人为乐行为时设计主题班会对张同学的行为给予肯定,抓住了教育的最佳时机。
  第二,对学生要有正确评价和价值引领。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理解,教师应该用策的方法给予客观评价、适时的指导、恰当的鼓励或提出不足。材料中李老师对张同学的发言中的价值观应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引导。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小题计分,40分)
    26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问题(一):请分析本诗的修辞方法。(10分)
  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分)
  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27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流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21:28 , Processed in 0.09891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