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6.363636016845703px]在各地的教招授课中发现很多同学在答考试主观题的时候往往有一个困惑:不知道写什么?在考试以前往往是白天黑夜的背诵,感觉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度很高了,但是一旦遇到灵活的主观题,尤其是采取案例分析、论述等形式考察考生教育理论知识的时候,同学们往往是心中千言万语,笔尖一片空白,为何自己感觉复习到位了,就是找不到答案呢?而当真题答案公布的时候又觉得就是那些话嘛,对此产生了极大的疑惑,难道我们就真的找不到答案么?答案到底在哪里?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size=1em]答案在基础理论里
很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就是背诵,如果没有押到题就感觉自己完全不会答,觉得自己背诵的没有用,其实不然,在背诵的时候我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但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有了直接答案最好,没有直接答案,我们也可以从理论知识中寻找出来,虽然我们的语言没有那么精炼,但是知识点本身是不会出现大错的。 [size=1em]答案在材料里
有学生会问老师:我知道理论知识,我也对照理论了但是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那么怎么办?遇到这种创造性高的题目,尤其是采取案例分析题形式出现,我们一定要回归材料,材料就是线索,对于材料的背景、经过等等诸要素进行分解,进行回顾,比如案例的问题规定了角度,那么就从角度找;题目出现了哪些情境,比如课程之类,就去回忆这些理论知识。 [size=1em]答案在生活经验中有些题目考的很灵活,很喜欢以“结合实际”等等前缀作为考试题目,其实这些题目是最好答的,某些同学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但是大家总有十几年的学生经验吧,老师学的也就是大家学习的知识,反向结合自己的经历,只要说的真、说的整,那么我们的答案就越来越标准。 [size=16.363636016845703px]
[size=16.363636016845703px]当面对灵活的主观题,同学们不要害怕畏难,而是把它们当做展示自我的一次机会,在繁重的阅卷中,考官不喜欢出现千篇一律的答案,反而更喜欢有个人特色,充满生活真趣的答案,让自己的答案一方面高大上,另一方面又接地气,这样会给我们的考试有巨大的提分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