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22|回复: 0

[语文]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阅读教学应循序渐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0 10: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假如读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有学生兴致勃勃要求为同学们讲述律师林肯的故事,甚至要求说一说华盛顿和他的樱桃树,是满足他的愿望,还是很委婉地暗示他这篇演讲本来就很长,下次再说吧?显然后者是不明智的,因为那将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时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美或是为了教学进度的需要而急于求成,甚至越俎代庖,可谓得不偿失。阅读教学不可速成,下面谈谈两点看法:

一、创造自主机会,激发阅读热情,再现文本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什么,教师不妨让学生作主,根据个人爱好和自身发展,自选读物。在综合民意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确定必读的,推荐选读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哪些必考,所以必读,哪些有名,所以必须看。教师则把好读物的质量关,符合求知、立德、修身、养性的标准。怎么读,教师不妨拓宽阅读渠道,从传统的小课堂到图书馆甚至到网上阅读,从课堂到课外,在线上与线下,让学生有种路越走越宽的感觉,阅读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朋友,置身其中,何乐而不为呢?

学而不思则惘。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才能发挥其思考的威力。作为阅读主体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发现空白,不仅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还要能领悟作者的弦外之音,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如读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可请学生读标题,在揣摩不同的朗读语气时,思考标题不用任何标点符号(如问号、感叹号)巧设悬念的妙处;读海伦·凯勒的《给我三天视力》时,不妨将标题的另一种翻译方法--《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各自的优点;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则引导学生体味深沉而伟大的母爱,激励他们正视生活中的苦难;读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则从温室里的花朵谈起,启发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在于拼搏。

当然,教师不可能将文本空白一一打开让学生来填补,关键在于给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开展多元对话,达到触类旁通。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课内与课外的对话。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我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他们特别关注小弗朗士,为他的思想转变而欣喜,为他即将失去课堂学习的机会而惋惜,为他将来的人生旅程而担忧,还有的设想到了自己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有学生关注到韩麦尔先生,由此直言不讳地谈到所遇到的严格的、温和的、充满爱心的、不负责任的各种各样的老师;也有学生注意到了小弗朗士对法语的第一次钟爱,自由组合,分别用汉语和英语演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同学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虽然教师没有任何爱国主题的导语,也没有关于主人公的提示,但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日积月累,师生在既独立自主又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取长补短,培养起自主学习和不断反省自己的习惯,迸发更大的阅读热情。

二、积累情感视野,享受阅读乐趣,促进综合发展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是丰富、深邃的思想感情的载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体会、感受文章传达的情感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必由之路。然而,作者的爱恨情仇,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学生未必都曾经历,也未必都需经历。阅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丰富情感阅历的过程。通过阅读,了解芸芸众生、社会百态,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求作者心灵的轨迹,找到与作者的共鸣点,深入感受文章的境界,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美。而"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第一感觉,即作品给他们的最大震撼。有时也许出人意料,甚至有失偏颇。如《一碗清汤荞麦面》中的人物形象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善良真诚的老板夫妇,自强自立、懂事孝顺的兄弟俩,朴素坚强的母亲。可是也有学生完全忽略了这位母亲。教师不能对此置之不理,但也不能把自己的感悟或者教参的说法强加给学生,而应让他们各抒己见,在倾听与言说的过程中获得真知灼见。读过林清玄的《好雪片片》,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走上街头观察起形形色色的流动人口:乞丐、商贩、民间艺人......读《龙永图趣说WTO》,懂得了"中国要做好为WTO打工的准备",他们不再单纯地以为打工就是为了赚钱,就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油然而生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凌云壮志;读《做日本第一流的》,他们恍然大悟,只要志存高远,普普通通的"我"也可以成为第一流。无论他们的结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本,而是走近生活、走向社会。学生不仅在情感的熏陶中享受着阅读的乐趣,在切身的体验中形成自己终身受益的质疑品质和释疑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树立起作为学习者所应有的岗位责任意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无论采用那种教学方式,阅读教学都应以发展为本,而不是以能回答课后的几个思考题为标准。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实现其自我价值。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还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立足长远,循序渐进。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2 22:12 , Processed in 0.101307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