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坚持“以 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为龙头,以科研为支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思路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培养具有创新实干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文科人才。 学院现有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法学3个本科专业和产业经济学、创意产业与社会管理、公共管理(MPA)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其中行政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产业经济学和行政管理为校级重点扶持学科;拥有副高以上职称 教师15人,占专任教师的6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全院教师的88%;近五年来,在包括CSSCI核心期刊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3部,获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软 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70余项;获得省级、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共计40余项,其中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实现我校文科教学成果省级一等奖的零突破。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学历为本科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博士阶段研究方向相近亦可 | | | | | | 第一学历为本科经济学类专业毕业;博士阶段研究方向相近亦可 |
联系方式: 一、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 年龄原则上45周岁以下。 待遇:购房补贴30-40万元;住房过渡期内提供最长为3年期的1200元/月租房补贴;安家费6-10万元;学科建设及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8-10万元,社会科学类4-6万元; 二、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大型企业或研究院成就突出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管理或工程技术人员。 年龄原则上35周岁以下。 待遇:购房补贴15-25万元;住房过渡期内提供最长为3年期的1000元/月租房补贴;安家费4-6万元;学科建设及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6-8万元,社会科学类2-4万元;当年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享受 芜湖市、安徽省相应的引进人才待遇。 三、紧缺专业的优秀硕士研究生。 年龄原则上30周岁以下。 待遇:来校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实行“人事代理”的聘用制度,享受在编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并提供硕士研究生3年期租房补助,金额每月300元。 四、人才团队 学校加大整体引进具有创新学术能力的优秀学术团队的力度,加快相关学科建设的进程,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引进团队的启动经费资助标准为:国家级创新团队1000-1500万元;省级创新团队300-400万元;团队人员享受对应的各级各类人员待遇,也可以“一事一议”,由学校人才工作领导组组织专家评审评价,向学校提出建议,由学校研究决定。 五、高层次人才 1.一类人才 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外著名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 学校提供:学科建设及科研启动经费500-1000万元;根据需要建立实验室、研究室,购买实验设备,配备工作人员;200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费50万元;聘期内享受协议工资、津贴;安置配偶工作。 2.二类人才 主要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国家重要人才平台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个人排名前七、二等奖排名前五,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的获奖者。 学校提供:学科建设及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300-500万元,社会科学类150-300万元);根据需要建立实验室、研究室,购买实验设备,配备工作人员;120万元购房补贴;安家费30万元;聘期内享受协议工资、津贴;安置配偶工作。 3.三类人才 主要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级“百(千)人计划”人选,皖江学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级重要人才平台入选者,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前三)或二等奖(第一),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前三)或二等奖(第一),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前五)或一等奖(前三)或二等奖(第一),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前二)或二等奖(第一)等;大型企业或研究院技术成就突出的正高级工程师。 学校提供:学科建设及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100-200万元,社会科学类50-100万元);70万元购房补贴(住房过渡期内提供最长为5年期的3000元/月住房补贴);安家费15万元;享受相应档次校内津贴(学术骨干、硕导津贴、学术带头人等),另按规定享受学校相应教学科研奖励;安置配偶工作。 4.四类人才 主要包括:学科专业建设急需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或相当职称),国内“211”大学教授,中科院研究所研究员,海外知名大学博士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以上人员年龄在45周岁以下);211大学毕业的优秀博士,且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5周岁以下);大型企业或研究院技术成就突出的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高级工程师等高级工程技术或管理人才(45周岁以下)。 学校提供:学科建设及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类10-30万元,社会科学类5-15万元);50万元购房补贴(住房过渡期内提供最长为5年期的1500元/月住房补贴);安家费5-10万元。 安徽工程大学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1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50万册。现有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000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3%。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4个学院(部);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9个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艺术设计等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学校现有9个一级学科和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国家级纺织行业创新服务中心、“设计艺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 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新技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安徽省纺织行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生物制品与食品检测检验及其标准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分析与测试中心具有省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安徽工程大学学报》被美国《 化学文摘》和俄罗斯《文摘杂志》选作收录源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