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33|回复: 0

[习题] 《教育学》仿真练习试题及答案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8 16: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童年期是生理发展_____的时期。

2、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表现在对_____和学习难以分得清楚。

3、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_____思维向_____思维的过渡阶段。

4、很多小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_____和父母的夸奖。

5、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学好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掌握读、写、算等基本能力。

二、名词解释

1、皮格马利翁效应

2、小学生的基本特征

3、向师性

4、背师性

三、论述题

论述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相对稳定与平衡

2、游戏

3、具体形象抽象逻辑

4、老师的表扬

5、打好基础

二、名词解释

1、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期望效应。家长或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

2、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小学生是有待发展的、独特的个体;小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生有着“向师性”和“背师性”特征;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3、向师性:在教育教学中小学生一方面有着“向师性”,即,大部分小学生都尊重、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导,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关怀和鼓励,都希望教师能够热情认真负责的教育他们。

4、背师性:小学生具有不接受教育的倾向和与教师的教育活动并不完全协调一致的“背师性”,这主要是因为每个小学生自身存在的生理上、心理上和文化上各方面的“独立性”。

三、论述题

[答案要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1)观察。小学生经常观察一些新鲜、好奇的东西,而忽略主要的东西。教师应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缺乏稳定的兴趣,缺乏系统性。

(2)注意。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在起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

(3)记忆。儿童年龄越小,识记具体的事物比识记抽象的事物效果要好,并且记忆牢固。小学生的记忆方式是形象记忆,教学中应采用直观教学,并使记忆系统化。

(4)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想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在获得概念方面比较困难,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5)情感。小学生的情感的倾向性、深度、稳定性以及效能等方面相比以前都有变化,但小学生的道德相对比较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判断事物的好坏,小学生的理智感大多是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

(6)自我意识。小学低年级儿童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差,中年级开始逐步学会把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加以对比来进行判断。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21 19:24 , Processed in 0.08032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