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49|回复: 0

[习题]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4 15: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
1.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答案】A 。解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2.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答案】B。解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教无类是孔子的主张;《学记》认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的主张。
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答案】A 。解析:“建国君民”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内容,这句话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是最主要的代表。
5.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罗·朗格郎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答案】A 。解析:“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职业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郎于1 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6. 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 )的观点。
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答案】C。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令人自身完 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7.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教育。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答案】D。解析:古代雅典教育以培养身心和谐的公民为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灵活、人性化。
8. 《颜氏家训》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著作?( )
A.颜元
B.颜之推
C.颜真卿
D.颜回
【答案】B。
9.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苟子
【答案】A。解析:出自《论语》。
10.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B。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答案】B。解析: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纯客体。它是教育过程中传递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12. “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 )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答案】C。解析:在康德看来,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13. 以下属于赫尔巴特的著作的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人的教育》
D.《教育漫话》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创作了《大教学论》,福禄贝尔创作了《人的教育》,洛克创作了《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
14.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 )。
A.教育
B.教学
C.管理
D.科研
【答案】 A。解析: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相结合、发展的过程。
15.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任何一种人物一一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答案】B。解析:华生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代表。
16.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答案】B。
1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答案】C。解析: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18.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
A.颞叶
B.枕叶
c.布洛卡区
D.顶叶
【答案】A。解析: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内,听觉中枢在颞叶内。
19.“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 )。
A.再认
B.有意再现
C.直接再现
D.间接再现
【答案】D。解析: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这是 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20.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答案】A。解析:激情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21.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道德原则
D.利我原则
【答案】B。解析:自我遵循的原则是现实原则。
2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D。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意义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3.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知道定滑轮实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答案】B。解析: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后,将杠杆的力臂原理归入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然后学习滑轮,将滑轮的原理归入到了已知的力臂原理,这是一种下位的学习。
24.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 )。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答案】B。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 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

二、多项选择题
25.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 是(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答案】ACD。解析: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26.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答案】BCD。
27.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个别差异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答案】ABCD。
28.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答案】ABCI)。解析:这四项均属于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层次分类。
29.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
A.肤觉
B.平衡觉
C.嗅觉
D.运动觉
【答案】BD。解析: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有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肤觉和嗅觉属于外部感觉。
30.意志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答案】ABCD。解析: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

三、填空题
31.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的或反射出的__________作用于__________而引起的感觉。眼睛的__________是视觉的感觉器官。
【答案】光波 视分析器 视网膜
32.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答案】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33.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__________。
【答案】记忆被压抑
34.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认知测验 人格测验

四、判断题
35.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答案】错误。解析:题干所述的是信度,效度指测验的正确性。
36.中等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
【答案】正确。
37.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
【答案】正确。
38.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
【答案】错误。解析:该事故应该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
39.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
【答案】错误 。解析:观察法更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访谈法更适合了解对象的深层看法。

五、简答题
40.简述卢梭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1)在天性与教育的关系上,卢梭主张性善论和感觉论。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因此,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社会环境下的自然人。卢梭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的心灵中存在着的认识世界的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然后形成理性的认识,所以孩子们不成熟、不完善的感官需要通过教育加以逐步提高。
(2)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和谐发展、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
(3)卢梭在《爱弥儿》中表达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主张培养“自然人”,主张儿童亲身活动,提倡家庭教师实施教育,主张给儿童以自由。另一方面,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的思想家。他设想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学校教育由国家掌管,不能按教育对象的贫富分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对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需由本国公民担任。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41.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参考答案】(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参考答案】(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3.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的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方面。
44.简述系统脱敏法的几个步骤。
【参考答案】(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
(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等级评定以受辅导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排在量前面的是仅能引起最弱程度焦虑的刺激。
(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45.简述教师的思维特征。
【参考答案】(1)逻辑性,要求教师在考查问题时要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有充分的逻辑依据,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造性,要求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能将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发散思考,得出新知识。教师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教育教学的艺术等方面。
六、案例分析题
46.有一个四年级的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舞棍弄棒,乱打一气。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曾有一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哄气哭了,发誓再也不上这班的课。曾刚是班上一个著名的“调皮大王”,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而曾刚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爱劳动,有组织能力。班级同学之间不团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班级干部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成绩最差的班级。
根据以上情况,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上这个班的语文课,你应如何着手进行工作,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参考答案】如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会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错误得到改正。
(4)有计划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间、同学间的情谊,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优良班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
(5)做好家长工作,尤其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
(6)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47.某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l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 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微笑着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干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大增。
问题: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这位新老师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爱做小动作的缺点,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七、论述题
48.根据有关的记忆理论,谈一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参考答案】小学生的记忆发展对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1)培养小学生有意识记的能力
小学生的识记目的和任务大多是由教师提出,这不能完全适应他们的学习。为了促进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发展,老师应逐渐要求儿童自觉、独立地提出识记的任务,由被动识记转为主动识记,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自觉地督促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甚至不知道怎样才算是记住了所学的功课。教师应逐步教会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2)培养小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
学生认知事物,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主要依靠思维活动配合下的意义识记。因为意义识记有智力活动的积极参与,识记的效果最好,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材,另外还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如意义联想、组织策略等,促进其意义识记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当训练他们的机械识记能力。
(3)及时组织复习,防止遗忘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防止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及时的复习。小学教师每天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分阶段复习,就是应用了及时复习的办法。另外,从复习的效果来看,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分散复习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集中复习是集中一段时间重复学习。对于多数学科而言,分散复习更有益于保持记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0 03:34 , Processed in 0.08616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