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89|回复: 0

[习题]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5 16: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国家教育基本制度的是(  )
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B.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D.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
答案:A
2、我们常说"知之深,才能爱之切"这表明(  )福建山香教育提供
A.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B.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基础
C.道德认识的核心是道德思维能力
D.道德情感调节着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答案:B
3、隐性课程是(  )
A.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
B.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
C.始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D.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答案:B
4、现代学制最早产生于(  )
A.中国
B.欧洲
C.美国
D.英国
答案:A
5、教育研究活动的起始环节是(  )福建山香教育提供
A.收集资料
B.选择课题
C.提出假设
D.制订计划
答案:B
6、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C.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D.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答案:B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D
8、人格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答案:C
9、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练习
B.学习
C.强化
D.巩固
答案:A
1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  )
A.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答案:A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的身份认定是(  )
A.公务员
B.雇员
C.公务员兼雇员
D.专业人员
答案:D
12、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布卢姆
答案:B
13、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做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答案:A
14、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得到发展。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互补性
B.不平衡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答案:A
15、聊天、座谈所采用的言语类型是(  )福建山香教育提供
A.独白言语
B.表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6、 综合课程
答案:综合课程是指有意识的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研究一个中心主体或问题的课程。
17、 教育改革
答案:“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以人为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
18、依法执教
答案: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其含义有二,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二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9、 德育过程
答案:德育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待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


三、简答题
20、简述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答案要点】一、校园静态环境建设。二、创新教育思想,激活校园动态文化活动。
三、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树立校园精神文化。四、梳理良好风气,精华校园文化环境。
21、 简述注意的概念及功能。
【答案要点】注意是心理活动或一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伴随一切心理过程的产生、发展和结束。任何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注意的参与。
注意有以下几个功能: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与监督功能
22、现在减负口号此起彼伏,甚至国务院文件都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打题海战的仍有人在,但也有连作业都不敢布置的,那么布置作业应遵循哪些要求?
【答案要点】一、布置作业应有明确的目的。 二、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兼顾基础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 三、分量适中,难易适度。 四、布置作业要及时,以便学生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五、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应及时批改,以便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3、 简述学习动机培养的原则。
【答案要点】[1]、系统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共变原则 [4]、适度性原则


四、论述题
24、 试述消除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答案要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文饰心理 [2]、自卑心理 [3]、胆怯心理 [4]、忍耐性极差 [5]、疑虑心理 [6]、逆反心理
消除中学生心理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对策:
[1]、 对于中学生的心理障碍,要有宽容心、同情心。
作为老师要经常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转变观念,掌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方法。
[2]、沟通思想,指导方法,消除障碍
要通过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即心理疏导),使他们说出心底的积怨,发泄不满情绪,消除内心矛盾,达到内心平衡,使之逐步地主动地适应所处的环境,同时也要注意预防和控制各种异常心态。
[3]、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对学生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
(1)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指导学生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3、加强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
面对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心理素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心理素质教育的落实,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完成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才能实现“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25、试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答案要点】[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福建山香教育提供
[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及教育者在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课程是学校教育与实践的实体,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化和实践上的展开。学校开设什么课程,讲授什么内容,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必须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
[4]、教师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2)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具体化的培养目标,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能测量,但目的不能测量。我们可以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理解为教育意志,它们落实在一系列实现教学目标的行动上。教学目标有次序的渐进和积累是向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接近。
五、材料分析
26、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
太笨了!坐下!
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的)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请你就三位老师不同的做法,结合新课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要点】上述材料中,教师丙做法最好,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新课改对于教师的行为转变有明确的要求: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其中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
材料中教师甲和教师乙的做法都没有鼓励学生,并且不尊重学生对他们进行挖苦,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丙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教师丙能尊重学生,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9:35 , Processed in 0.21949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