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486|回复: 0

[科学] 教师招聘考试科学教材教法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5 11: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案例] 认识岩石以下为教学生观察、辨认岩石的方法的教学片段:A.谈话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岩石?(让学生充分发言,引导他们从岩石颜色、结构、软硬以及遇酸后的反应等方面观察岩石的特征) 以上特征分别用什么方法观察?(随着学生的发言,在表格各项的上方分别写出相应的观察、实验方法:看——颜色、结构,刻——软硬,滴——遇酸后的反应情况)B.学习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结构的方法①讲解:岩石外表的颜色不同,有单色的,也有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还有带花纹的,我们要仔细看看每块岩石是什么颜色。我们还要看看岩石的结构。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是一层层的还是一粒粒的,是粗粒的还是细粒的,是由同种颗粒构成的还是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构成的。②提问:用什么仪器观察岩石的结构,才能看得更清楚些?(用放大镜)C.学习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岩石的硬度及遇酸后的反应①提问:用什么方法比较岩石的软硬呢?②讲解演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给岩石的软硬划分等级,一般可为三级。(出示操作提示)③讲解演示: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实验方法认识岩石。这个实验要用到一种化学药品,叫盐酸。(出示操作提示)把盐酸滴在岩石的断面上,观察有什么反应。盐酸有腐蚀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滴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上只滴2至3滴,实验完毕后要把岩石冲洗干净。D. 启发学生思考观察岩石特征的其他方法提问:除了以上的方法,还能够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观察、辨认岩石的特征?(若学生一时想不起,可提示:在玩石头时,我们用手摸石头表面是否光滑;在认识金属时,我们发现金属有光泽。这些对你认识岩石有无启发?)点评:关于学会鉴别岩石方法、知道五种常见岩石的特征,教师通过“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岩石?”、“以上各方面分别用什么方法观察?”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找出岩石的特征,采用恰当方法来认识这些特征。每当学生面临问题和困惑之时,正是急于想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机,此时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学生的学习就构成了“有意义接受学习”,比如用滴酸的方法鉴别岩石,学生没有相应知识技能作基础,难于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就把方法直接告诉他们;在鉴别岩石硬度和滴酸实验中,教师不但做了示范演示,还采取了“操作提示”的方法作指导。正是教师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困难之时的点拨、关键之处的指导、研讨过程的导航等环节的作用,才使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案例] 围绕三棵树的探究秋日,在一次课间休息之后,几个五年级学生兴奋地回到教室。他们将科学老师拉到窗前,向外指点着说:“我们发现操场上那几棵树有问题,它们怎么啦?”“什么意思?”老师问道。学生们指着并排长着的三棵树,一棵树的叶子全掉光了;中间那棵树叶子颜色各异,但主要是黄色;第三棵树树叶茂密苍翠。学生们问道:“为什么这三棵树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它们过去看上去不都是一样的吗?”对此,老师也无法回答。——表现出好奇,凭现在知识提出问题老师知道,按照课程计划,她的班级要到本学年晚些时候才学习植物,不过她认为这恰恰是调查植物生长情况的好机会……(略)老师将一张大牛皮纸挂在学生们都能看到的位置上,然后说:“让我们一起列张单子吧!为什么这三棵树会产生差异?我们把所有可能的解释都写在上面。”同学们纷纷举起手臂,提出自己的解释:与光照有关;一定是水太多的缘故;一定是水不够的缘故……——提出初步的解释或假说当学生们认为所提出的观点已足够多时,老师便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在这些观点中,有哪些解释可以进行调查,哪些只是描述。然后,她请每一位同学挑出一个她或他自认为是正确的解释,并据此将学生分成小组制订计划并开展简单的调查活动,以弄清能否找到一些支持他们的解释的证据。……——设计和实施简单的调查研究在接下来的三周里,老师专门划拨出科学活动时间,留给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各小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有关树木特性、生长过程及其周围环境的信息。……——通过观察搜集证据“水”小组决定尽量每隔一小时察看一下地面。他们轮流值日,连续记录观察的结果,有些同学住得离学校比较近,于是负责课后与周末的观察。虽然没有做到每小时都观察记录一次,但他们记录的数据足以向全班同学报告:“没有叶子的那棵树几乎一直泡在水里,中间那棵有时泡在水里,那棵长满绿叶的树周围地面潮湿,但从来没有泡在水里。”——依据证据进行解释有一位同学回忆说,几个月前,他妈妈种的天竺葵中有一株的叶子变黄。妈妈告诉他,这是由于水太多的缘故。老师给了“水”组一本小册子,名为《栽培健康植物》,是从当地苗圃找来的。“水”组读了这本小册子后,明白了当植物的根部被水包围时,就无法从周围的空间里吸取空气,等于是被水淹着。基于从观察和小册子中所获取的信息,同学们推断:无叶的树被淹,中间那棵树部分被淹,而第三棵则没有受淹。——考虑其他的解释“水”组继续工作,调查水的来源。他们发现,学校管理员每周三次打开草坪洒水系统,由于开放时间过长,过量的水流过草坪,汇集到树旁。又由于地面有点坡度,大部分水流到了植树带的一端来。他们同其他小组一起,向全班同学汇报了调查结果。随着各小组的汇报,同学们得知,有些观察结果和得到的信息不能解释三棵树有差异这一现象——例如调查这三棵树本身是否存在差异的小组所做的工作;有些只能部分支持观察现象——例如认为这些树可能遭受到虫害的小组的工作…——交流解释来年同月,同学们看到这三棵树都挂满了绿叶,班上的学生们现在更加坚信他们得出的结论有效地解释了他们的观察。——检查解释点评:同学们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教师适时地把它作为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用研究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这多么有意义呀!2.基于角色模拟的教学设计(1)特征就书本知识学习而言,有时创造一种模拟生活原型的情境,让学生承担其中的一个“角色”,推动他们置身于其中去完成“假设的任务”,既可以唤起学生亲近生活的感受和介入生活的积极性,又能在张扬自我“天性”的活动中“内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慧和人格。这一设计的特征表现为:①创设与生活原型相似的接近的教学情境,作为推动学生进入情境的“教学条件”和学习背景;②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担任某个角色,通过学生的角色认知、角色体验和角色扮演活动,促使学生进入角色;③重视学生在特定情境的角色活动中内化角色规范、学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生活技能;④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的结合,使学生在类似现实生活的条件下与他人进行社会性相互作用,完成角色任务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过程。(2)操作框架一般说,可以有以下的设计步骤:第一,设置模拟情境、激发投入热情;第二,导入模拟情境、分配角色任务;第三,组织角色活动、获取相应经验;第四,汇报活动所得、概括学习成果;第五,反思认知过程、掌握认知策略。

[案例]燃烧和灭火A. 前期活动①教师组织学生针对燃烧和灭火这一大课题,讨论想探究的相关小课题。学生讨论出的小课题有:a.燃烧的条件有哪些?b.燃烧的好处和害处?c.怎样使燃烧更旺、更持久?d .有哪些灭火方法?e.119 相关知识?f.灭火的原理有哪些?g.灭火的工具有哪些?h.火灾的原因有哪些?i.灭火器的种类及使用?j.近年来,当地发生的重大火灾情况趋势如何?k.火灾现场的自我保护?l.怎样使用消防工具?m.怎样预防火灾?n.火灾的易发点。②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研究小组,确定小组长,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本组探究小课题。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自主开展探究活动。④各组成员充分交流探究成果,讨论出本组的成果展示形式,教学指导。⑤各组成员共同参与编排汇报探究成果的节目。B.活动现场①各组展示研究成果:a.学生分成两队,辩论燃烧的好处与害处。b.扮演营业员,给顾客介绍灭火器的种类及不同的应用。c.扮演消防队长,给同学讲解119 的相关知识。d.设计一个饭馆的火灾现场,学生分别扮演顾客、老板和消防队员,讲解应急措施及自我保护。②现场灭火。操场上,教师在一个铁筒内制造“火灾”,学生利用身边的东西用多种办法灭火。③灭火后的自我评价、启示及感想。C.后期活动①针对活动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更深一步的研究,进一步交流后续研究成果。②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经过角色模拟,如表演短剧、救火演习、辩论等活动,获得亲身经验和体验,促进了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许多学,同时,科学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也都得到了培养。(四)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设计1.基于合作承担任务的教学设计(1) 特征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承担的共同任务是联系合作成员的纽带,个人的责任意识是完成共同任务的内在基础。科学探究需要有合作精神,科学规律的揭示、自然奥秘的发现需要集体的力量。总之,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2)操作框架①确定合作学习的任务,形成共同的活动目标。②分解任务,明确承担者各自的责任以及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作用。③按照分工,有序地开展各种活动,注意活动中的协作与互助。④交流分工活动各自的经验和所得,通过讨论分享成果。⑤评价与总结提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2:07 , Processed in 0.11674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