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直辖、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 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坐落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在校学生2.5万人,其中研究生 3000余人。在职教职工 170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400余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外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20余名院士及100余位知名专家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第一届校董事会主席。学校有中组部“千人计划”、人社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两江学者”专家、重庆市“百人计划”专家、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80余人,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0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设有16个学院,47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 8 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现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门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2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成果丰硕,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0余项,主要科技工作指标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之列。 二、人才需求 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公开招聘专任教师岗位计划表 所在单位 | 岗位职责 | 所需学科专业(方向) | 需求层次 | 计划
人数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交通管理、地图学与 地理信息系统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11 | | 教学及科研 |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精密仪器及机械、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高级工程师 | 7 | 先进制造工程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机械工程、高级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程力学、工业工程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高级工程师 | 8 | 光电工程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光学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 物理电子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集成电路工程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8 | 软件工程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7 | 具有企业开发工作经历的优秀硕士 | 3 | | 教学及科研 | 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3 | 理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计算 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系统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凝聚态物理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7 | 经济管理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金融工程、金融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营运与供应链管理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7 | 传媒艺术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艺术类、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新闻与传播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高级工程师 | 5 | 外国语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3 | 法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教学及科研 |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4 | | 教学及科研 | 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2 | 优秀硕士 | 2 | 电子信息与网络工程研究院 | 教学及科研 |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 5 | 具有知名企业工作经历和高级职称的优秀硕士/知名高校优秀硕士 | 2 | 国防信息工程技术研究院 | 教学及科研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网络空间安全 |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
/优秀博士
/具有知名企业工作经历和高级职称的优秀硕士 | 4 |
请有意向的同学提前将电子简历发至邮箱:college@job9151.com(邮件格式为:应聘重庆邮电大学 岗位) 人事处网站:http://rsc.cqupt.edu.cn 学校网站:http://www.cqupt.edu.cn 三、人才待遇 (一)博士生导师;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外著名大学博士毕业生;国内“985”重点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 1.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100万元; 2.可按学校确定的优惠价额购买学校100平方米以上住房,或3年内优惠提供100平米左右周转房租住,或提供租房补贴1500元/月; 3.安家补助费10万元; 4.除享受正常的工资津贴(按学校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福利待遇以外,3年内提供人才补贴21-30万元; 5.配偶具有本科及以上学位或高级职称,且原工作单位不在重庆市主城区,可随调。 (二)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出站博士后。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理工科要求被SCI或EI收录2篇及以上;文科要求被SSCI收录1篇及以上或CSSCI收录2篇及以上。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 1.提供科研启动经费7-10万元; 2.可按学校确定的优惠价额购买学校100平方米左右住房。没有购买学校住房的,3年内根据情况对已婚者优惠提供100平米左右的周转房租住;或3年内提供1000元/月租房补贴; 3.安家补助费6万元; 4.除享受正常的工资津贴(按学校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执行)福利待遇以外,3年内提供人才补贴20-30万元; 5.对特别优秀的紧缺人才,其配偶具有硕士学位,专业符合我校用工要求并有单位接收时,经考核合格,可根据学校相关政策优先安排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