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忆和遗忘 2、个体发展因素 3、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4、认知发展 5、情绪 6、学习动机 7、人格发展 8、学习策略 9、品德
1、班级管理
2、教育目的 5、德育 7、课程种类和课程理论 8、教育研究
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根据遗忘特性如何进行记忆
(1)深度加工材料 (2)多重编码 (3)有效运用记忆术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选择有良好知识组织结构的教材 (2)创设问题情境 (3)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学习各种思维方法 (5)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 (6)教会学生思维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个体的知识与认知结构 (2)问题表征的方式 (3)思维定势 (4)功能固着 (5)动机与情绪状态
注意的影响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包括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 (2)个体因素:包括需要、兴趣、过去 经验、人格特征等。 (3)活动目的和组织:活动目的越明确,活动对于个体的意义价值越大,个体的注意越容易得以保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求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简述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 (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 (3)概括化理论(贾德、水下打靶、迁移的是概括了的原理) (4)关系理论(苛勒、小鸡觅食、迁移的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5)认知结构论(奥苏贝尔、迁移的是相同或者相似的认知结构)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保护和利用好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3)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4)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5)针对学生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学习问题的应对策略
(1)激发学习动机 (2)确立明确学习目标 (3)要对学生抱有合理期望 (4)尊重学生 (5)营造和谐班级气氛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人际关系问题的干预策略
(1)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2)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提高职业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心理问题的训练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法 (3)肯定性训练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1)重视幼小衔接 (2)普及和延长义务教育 (3)普通与职业教育双轨 (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教育向终身化发展 (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为谁服务(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影响(人才、舆论、民主)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教育如何发展 教育促进生产力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
科学技术影响教学内容,教育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文化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根据身心发展特点如何进行教育
学制确立的依据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教师职业角色定位
(1)教师是是一个引导者和设计者 (2)教师应视自己为一个诚恳的合作者和学习者 (3)教师应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情感智力与品质
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 2.心中要有爱 3.做自律的榜样 4.有热心和幽默感 5.有可信任感
教师的知识结构
1、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 专业知识2、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教学的研究能力
教师的教育机智
处理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建立新型师生观(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促进者)特点:师生平等尊重 (2)树立教师权威(求智能人品) (3)与学生交往(平等) (4)听学生意见(民主、尊重)
新课改的发展趋势
(1)指导思想大众化 (2)课程设置人性化 (3)课程目标三维化 (4)课程编制社会化 (5)课程内容整合化 (6)教学过程学生化
新课标下的现代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我国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1)转变教师角色 (2)转变教师行为 (3)转变授课方式 (4)转变学习方式 (5)改教材 (6)改观念 (7)提高素养 (8)改评价
以上就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单题,如果想知道更多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资料,请多多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