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落地,各地 教师都如火如荼地谈论中小学教师能够参评“正高”(即所谓的“教授”职称)的问题。职称牵涉到教师的收入生计,无论如何重视都不为过,因此,不少教师跃跃欲试。但从宏观上来说,这并非此次改革的亮点。
✪ 亮点✪
本次改革的亮点在于:第一,将中小学职称通用;第二, 北京市将民办教师和编外教师也纳入职称评审范围。
评“正高”名额少概率低
这次职称改革,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教师系列、小学教师系列统一并入了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系列;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各自从原来的副高级、中级,提高到了正高级,从而打通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但是,由于“教授级”中小学教师名额有限,评“正高”来提高收入的成功率着实太低。举例而言,北京市共有17万中小学教师,却只有68个正高名额,评上的概率为万分之四。换句话说,“正高”职称等级,和普通教师增加收入没有太大关系。它的更多的意义是给那些已经评上“副高”的优秀教师们一个希望,以免他们因为职称遇到职业天花板而出现“职业倦怠”。这种激励教师努力工作的方式固然有点低级,但是教师们确实都在认真的玩着“升级游戏”。
因此,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教授”这个话题就显得比较“鸡肋”了。职称改革的最大的亮点,其实是“将中小学教师统一并入一个职称体系中”背后的动机: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改革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前期县管校聘的政策打通了教师区域内调动的堡垒,而此次改革又打通了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壁垒。这意味着,通过高中、初中的年轻教师的调动解决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即将成为现实。但是这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并非好事——他们面临着背井离乡、遭遇颠簸奔走之苦。只要教师待遇没有实质性增长,工作调动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落地之际,北京将“民办教师和编外教师也被纳入评审范围”则成为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的另一个亮点。尽管民办教师试图进入公办学校还是会遇到一些政策障碍,但是反向的流动却“一路畅通”。如果和“停薪留职”结合起来,公办教师就有可能会向待遇更好的民办学校流动,从而有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
教育行政化导致资源配置失衡
总之,从2015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是围绕着解决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现在城乡教育资源失衡、教师年龄结构失衡、中西部教育资源失衡等问题,通过教师校长轮岗制度、县管校聘制度、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高考录取方案改革等方法来进行解决,甚至民办公办教育资源失衡问题也相对缓和。
但是,在这里不得不提醒的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行政化导致的。如今,教育局的权利越来越大、教师被折腾的越来越厉害,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究竟能够多大程度的解决,却还需要实践证明。
此外,近期这一系列改革,固然可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促进资源平衡的作用,但是教育行政权力过大,会不会催生诸如城市“大班教育”和农村“撤校并点”等其他问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