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40|回复: 0

[习题]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习题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7 11: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学

  D.教学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观察力

  B.想像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 )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法

  参考答案:CDCBC ADDCB CAD

  二、填空题

  14.( )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 )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 )性和( )性。

  16.(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和( )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灵活性、实践性。

  参考答案:14.马克思主义 凯洛夫 15.顺序 阶段 16.社会主义制度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7.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 18.个人活动 自愿性

  三、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8:18 , Processed in 0.10144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