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双基”是指系统的 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蔡元培于 1912 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 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 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需要的种类: (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