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创办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现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建设高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现有蚌埠校区(在建)和凤阳校区,现设18个教学院部,6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8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3个专业实验室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73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学校先后与美国、韩国、新西兰和台湾地区的24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开办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60多年来,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8万余名。根据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现诚聘天下英才。 一、需求专业 博士层次紧缺专业: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法学、数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中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范围内的专业(其他特殊需求需界定为紧缺专业的,可由学校会议研究确定)。上述紧缺专业以外的专业均为一般专业。(具体需求专业以我校2017年人才引进计划为准) 二、进人条件 (一)年龄要求学科带头人年龄原则上在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在40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在3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在30周岁以下,特殊需求可适当放宽。 (二)学历要求学科带头人原则上须具有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起点学历为全日制本科,硕士阶段为全日制高校毕业且与博士阶段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硕士研究生起点学历为全日制本科,且本科、硕士阶段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 (三)科研要求 1、学科带头人近5年科研业绩达到安徽省规定的三类人才以上(含三类人才,下同)标准。对我校急需引进的高层次紧缺人才,科研业绩可适当放宽。 2、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近5年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以上,且自然科学学科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15.0以上,人文社会学科在CS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3、博士研究生(分成A、B、C三类) A类: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并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自然科学学科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影响因子累计达到10.0以上,人文社会学科在CS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以上。 B类:引进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并取得较显著的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自然科学学科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在EI(JA)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人文社会学科在CS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 C类:引进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自然科学学科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人文社会学科在CS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 4、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1篇以上。 (四)教学要求具备高校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经学校考核达到良好以上等次。 三、引进待遇 人才类别 | | | | | | | | | | | 1、服务期:博士研究生为8年,硕士研究生为5年。 2、服务期满,住房使用权归个人。 3、进校时发放安家费及工作生活补贴的30%,每两年一次的中期考核合格后发放15%,期满考核合格后发放余下的25%。 4、科研奖励:自然科学类SCI一区收录论文奖励6万,二区奖励2.5万;人文社科类:中国社会科学等全文转载、SSCI收录论文奖励6万;国家科研项目奖励8-30万元;横向科研项目按每年到账经费的20%给予奖励等。 5、新进博士配偶或子女视其学历情况,由学校采取人事代理或校内聘用等方式安排工作;上述人员不要求安排工作的,由学校一次性给予8万元补助。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服务期内且成家前,提供套房免费租住,每套住2人以上。 | | | | 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在上述待遇基础上增加10万元的安家费及工作生活补贴。在海外留学且取得博士学位人员,根据紧缺情况,在享受原有待遇基础上,增加50%的安家费及工作生活补贴和科研启动费。以团队形式来校工作且属于紧缺专业的博士(3人以上且均为博士),可增加50%的安家费及工作生活补贴,科研启动费可根据需要另行商谈。 |
四、其他事项 (一)请对照我校2017年进人计划,同时向人事处和所在用人单位(简历投递邮箱见2017年人才引进计划)以附件的形式投递应聘简历,经人事处初审后,由人事处或用人单位通知来校参加测试考察。 (二)凡测试考察合格的拟录用人员,来校报到后,均须与学校签订服务期协议。 (三)各类人员具体引进条件、待遇、政策及引进办法等详见《安徽科技学院2017年人才引进办法》。 五、联系方式 电话:(0550)6732257、6732034 传真:(0550)6733165 联系人:常老师宣老师 E-mail:rsc@ahstu.edu.cn,邮件标题格式为:应聘**学院+所学专业名称+本人姓名+教师招考论坛 学校网址:http://www.ahstu.edu.cn
安徽科技学院2017年人才引进计划 所在单位 | | | | | | | | | | | | | | |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具有工程背景)、药物制剂、药物 化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 | | | | | | | | | | | | | 建筑学(含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城乡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 | | | | | | | | | | | | | | |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为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 | | |
附件:安徽科技学院应聘人员报名表.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