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答案:C 2. 答案:D 3. 答案:B 4. 答案:A 5. 答案:C 6. 答案:B 7. 答案:B 8. 答案:B 9.答案:C 10. 答案:A 11. 答案:D 12. 答案:A 13. 答案:B 14. 答案:B 15. 答案:D 16. 答案:A 17. 答案:D 18. 答案:C 19. 答案:C 20. 答案:B 21. 答案:D 二、辨析题 22.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收社会发展的制约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方面,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体现。但另一方面必须注意,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因为 (1)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 (2)每一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 (3)在新的政治制度下,与旧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决不会长期存在下去,迟早要改变。 (4)新的教育思想、只能在新的政治制度下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的实施和发展。 故,以上说法错误。 23.知识越多,能力越强 参考答案: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事某种活动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1)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3)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故以上说法错误。 24.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所谓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有意义学习,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人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接受学习分属于不同的划分标准之下,接受学习可以是意义的接受学习,也可以是机械的接受学习。故上述说法错误 25.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一)前习俗水平分为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分为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分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研究表明,大多数10岁以下儿童的道德推理处于第1、2阶段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但仍有少数青少年以及青少年与成人罪犯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推理阶段;青少年和成人大都使用第3、4阶段的道德推理;只有大约35%的人在16~25岁之后达到后习俗道德水平。 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 1.简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一)调查研究法;(二)目标管理法;(三)榜样示范法;(四)情境感染法; (五)规范制约法;(六)舆论影响法;(七)心理疏导法;(八)行为训练法。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如下: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参考答案: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短时记忆的特点包括:(1)时间很短。(2)容量有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3)意识清晰。(4)易受干扰。 4.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参考答案: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相结合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材料中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疏导性原则。 (2)教师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周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为三个学生写出了独具个性的评语,获得了学生的积极反应。 教师的评语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周老师尊重的学生的个人爱好,在尊重学生个性化人生追求的同时,针对各自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要求。 教师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在周老师的评语中总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做到了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同时利用学生的个人爱好,引导学生发挥好自己的特长,实现自我赶紧。 教师的评语体现了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周老师利用教师评语,有诙谐幽默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水平。 31.参考答案: (1)根据人们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认知风格可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而场依存性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根据材料可知小明利用个人经验独立对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属于场独立。小罗更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属于场依存型。 (2)如果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①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的不同配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②根据学生认知风格的不同,给出不同的学习建议。发挥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特长 ③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弥补自己认知风格中的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