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387|回复: 0

[资料] 招教教综高频考点背诵(2),不会很吃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7 14: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知识点21. 教学任务有哪些?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第二节·教学过程
答案:
(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行成科学的世界观

知识点2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第二节·教学过程>教学规律
解析:教学规律是考察频率很高的知识点,常见于简答与案例分析中,案例分析题有时会兼考多个规律。知识点22-26将逐条解析规律。
答案: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3)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发展相统一规律(教育性规律)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

知识点23.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第二节·教学过程>教学规律
答案:
(1)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贯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知识点2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第二节·教学过程>教学规律
答案: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关系

知识点25.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第二节·教学过程>教学规律
答案: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换存在内在机制;

知识点26.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发展相统一规律(教育性规律)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第二节·教学过程>教学规律
答案: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贯彻该规律时,要防止两种倾向;

知识点27.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 第三节·教学原则
解析:教学原则也是教综一大考点,常见于简答与案例分析中,案例分析题有时会兼考多个原则。知识点22-35将逐条解析这些原则。
答案:
(1)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8)量理性原则;

知识点28. 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原则
答案:
内涵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
(2)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
(3)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知识点29.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原则
答案:
内涵
(1) 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并引导他们运用新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2) 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5)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知识点30. 直观性原则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原则
答案:
内涵
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直观手段的种类
(1)实物直观
(2)模象直观
(3) 言语直观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1)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知识点31. 启发性原则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原则
答案:
内涵
(1)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
(3)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

知识点32. 循序渐进原则;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原则
答案:
内涵
(1) 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2)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求
(1) 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2)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难点;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4) 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

知识点33. 巩固性原则;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原则
答案:
内涵
(1)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要求
(1) 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2) 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3) 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过程来巩固知识。

知识点34. 因材施教原则;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原则
答案:
内涵
(1)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2)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要求
(1) 要坚持贯彻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 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

知识点35. 量力性原则;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原则
答案:
内涵
(1) 也称可接受性原则;
(2) 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3) 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达到;
要求
(1) 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 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知识点36.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方法
解析:教学方法是重要考点,常在案例分析中考察。其中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复习到。
真题链接:2016郑州管城区;2014洛阳新安;2015驻马店遂平县
答案: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
(1) 讲授法
(2) 谈话法
(3) 讨论法
(4) 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
(1) 演示法
(2) 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1) 练习法
(2) 实验法
(3) 实习作业法
(4) 实践活动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1) 发现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方法
(1) 欣赏教学法
(2) 情境教学法

知识点37. 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方法
答案:
(1)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 课程性质和特点
(3) 每节课的重难点
(4) 学生年龄特征
(5)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知识点38. 谈话法谈话法及运用的基本要求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方法
答案:
内涵
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要求
(1) 做好计划,教师要对谈话的中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
(2) 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难易适宜,有启发性,形式多样化;
(3) 要善于启发诱导,因势利导;
(4) 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归纳小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知识点39. 演示法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方法
答案:
内涵
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应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
要求
(1) 明确演示目的,做好演示准备;
(2) 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
(3) 演示时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
(4) 演示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结果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结论。

知识点40. 发现法
知识框架:教育学> 第六章·教学>第三节·教学方法
答案:
内涵
(1) 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2) 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3)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要求
(1)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研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
(2) 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
(3) 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发现的良好情境。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6 08:20 , Processed in 0.08840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