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67|回复: 0

[资料] 【面试技巧】试讲中什么时候才是适合提问的时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2 10: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精彩的提问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关节点提问。
一、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抓住兴趣点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例如:  刘老师在讲《识别美丑》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上课)生:起立!  师:请坐下(环顾学生都做好了学习准备,开始教学)。老师首先挂出一张色彩鲜艳、黑白分明的熊猫图,老师指着图一边指导学生观察,一边描述:这是上海杂技团的大熊猫伟伟,它会玩球、骑车,还会吃西餐……同学们看了会有什么感觉?  生:啊!真美,真可爱!  接着老师又挂出一张图,一个小笼子,里面装着一只小灰鼠,绿豆眼,尖尖嘴……  师:你说它好看吗?  生:不好看,太丑了。耗子不只长得不好看,它还偷吃我们的粮食,咬我们的衣服,它是一个坏蛋。所以人们常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师:同学们,熊猫和耗子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给我们感受是什么?  生:一个是美,一个是丑。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事物,都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那么,如何看待这些动物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讲的内容。  板书:十课,第三节《识别美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用两张彩色挂图作对比引出课题,使抽象的课题,变得具体了。)  师:如何看待美和丑。(板书)  生:好的,好看的,就是美的。坏的,难看的,就是丑的!  师:我们先说对美的看法。我们在上学期讲过《热爱祖国》一课,讲到祖国的锦绣河山千姿百态,景色动人。哪位同学把这景色描绘一下?  生: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白云环绕的黄山奇景,壮观的泰山日出,都是祖国山河优美的自然景色。  师:还有呢?  生:天下闻名的桂林山水。  师:对,“桂林山水甲天下”,还有呢?  生: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都是很美的。  师:对,不是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么。这些地方同学们都去过吗?  生:没有!  师:将来有机会,咱们一块儿去旅游,饱览祖国的山水之美。这些美景,我们称作大自然的美。  板书:自然美。  这里老师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诱导,进而使其获得新的知识。  师:大自然的美,我国古代的诗人们有很多描述,留给我们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比如李白就曾描写过庐山瀑布的美,同学们知道吗?  生齐诵:“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  师:我们读了这诗,就好像置身庐山美景之中了。眼望飞瀑,会使我们油然而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励我们去建设可爱的祖国。  这里老师提出学生朗读脍炙人口的诗歌,也是进行美的教育。  教师就这样抓住了兴趣点,从自然美引导学生认识文学美,仪表美,行为美,逐步引导到心灵美,由浅人深,由表及里,井然有序。  又如,马老师在教授《药》一课时,在交待了写作背景后,就可提问:课文的题目为什么用一个“药”字?有什么寓意?《药》这篇课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写的是什么?暗线写的是什么?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作者的用意何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马老师这样设计的提问,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交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不用详细讲析,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就能理出课文的艺术结构,领会其内容,阅读能力也就会自然得到提高。二、抓住疑难点提问  抓住疑难点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知识的难点和学生的疑点设计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既可化难为易,又可以打开学生思路。  例如:  马老师在讲授《祝福》一课时,对祥林嫂所受迫害的社会根源感到为难,为此,就告诉大家,评述下列问题,让大家议论。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与体会,引述故事也较灵活,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举例性的。然后,提出三个问题让大家思考:①祥林嫂本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她的性格中有哪些良好的品性?②祥林嫂一生中受到了哪些迫害和打击?这些迫害与打击的根源是什么?它使祥林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③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马老师的这些提问,就是“思路开导”,使学生对祥林嫂的生平遭遇以及谁是杀害她的凶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解决了不知从何评述之难。三、抓住发散点提问  抓住发散点提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  宋老师在教授《项链》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课文的这种结尾法外,你能想到另外比这更好的结尾法吗?你设想的这种结尾法和课文的结尾法相比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经过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宋老师设想了好几种结尾法,经过反复讨论比较,同学们明白了课文的情节到最后作者来这样一个意外的结尾,叫人感到惊奇(遗失了假项链,赔偿了真项链)。“谜底”不在小说中间揭晓即借佛来思节夫人在结尾处的几句话来点明“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这样既有余味可寻,又升华了主题,使读者从结尾处回溯全文。这种结束之妙,远非其他任何结束之法可以相比。四、抓住关键点提问  抓住关键点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关键字句章节设计的提问。抓住这些内容提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欧阳老师针对《养花》最后一段这样提问:作者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说“忧”和“泪”也是乐趣呢?欧阳老师设计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理解作者所说乐趣的博大内容——赏心悦目是乐趣,多得知识是乐趣,付出辛劳是乐趣,分享成果是乐趣,当然,为心爱的东西奉献真情也是乐趣。五、抓住矛盾点提问  抓住矛盾点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对矛盾或抓住一个现象来提问,使讨论的中心向新课方向逼近。  例如:  黄老师讲自然《浸润和不浸润》一课时是这样提问的。教师问:“鸡和鸭都是家禽,但鸡怕水,而鸭为什么不怕水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这期间引导学生做一个白纸板和油纸板上分别滴一滴水的小实验,以打开思路促使讨论进一步深入,从而引发出浸润和不浸润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矛盾提问有时可以穿插一点小实验来打开学生思路,使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讨论目的鲜明,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同时也为教师能及时抓住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提供了机会,这就有效地保证对新内容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3:43 , Processed in 0.07260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