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06|回复: 0

[资料] 2017年7月23日教师招聘考试时事政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2 12: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时事评论1
2017年7月:讲好中国的改革故事
时事评论背景:                                   
      让“改革”融入中国人血液中,成为恒久的时代精神。 
      近日,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热播,关于改革的叙事与“改革逻辑”的讲述,再次占据了大众的视野。近五年来,如果问普通老百姓对哪个政治关键词印象最深刻,“改革”定能名列前茅。

时事评论观点:                                                

    对民众而言,过去五年是人人享受改革红利的五年。办事从跑断腿到上网解决、基本服务逐步全国普惠、各领域政策实现对接互促,改革不仅刺激了新业态的增长,也给民众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在不少领域已经居于国际领先,使中国人的自信心大增。每每出国,对于在国内用惯了手机支付、网络下单、共享服务的普通民众,原本想象中的那些发达国家也显得相对落后。
  实践证明,固步自封拒绝改革,想改革却无力推动,都是没有希望的。改革不等于对过去的完全否定,而是对现实变化的积极应对。近40年高速增长带来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使一些人滋生了自满情绪,“改革结束论”或“改革胜利说”曾在一定范围盛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宣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中国下一轮发展的新动力,也为中国发展奠定了价值与理念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的单项调整,而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是对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民众需求与日俱增、制度配套与时俱进的正面回应。不全面深化改革,就会让国家治理出现“制度赤字”。这就决定了改革必须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激流勇进,再接再厉,让“改革”融入中国人血液中,成为恒久的时代精神。
  对于中国,改革不只是升华为一种精神价值,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民族能力。环顾全球,不是所有国家都有敢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魄力,更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找到改革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近40年前,人们呼吁改革,是只要改就行;现在民众要求的改革,是改得好才行。诚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比喻: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无异于一场新长征。让民众发自内心理解、支持与认同改革,尤其是真切感受到改革红利,深入浅出地讲好五年来的中国改革故事,变得至关重要。毕竟,一场好的、成功的改革,需要全民的支持,需要全党的落实,需要整个民族的努力。
  大国发展的高难度与复杂性,都交织呈现在中国身上。作为21世纪的大国,必须同时避免大国争霸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民众福祉止步的“中等收入陷阱”与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塔西佗陷阱”等三大陷阱。这是一场成色十足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经济、军事、农业、反腐、产能、环保、文化、媒体等各领域、全方位的伟大实践,而这些都得靠“将改革进行到底”的雄心、毅力与智慧。
  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崛起才真正有未来。未来的世界历史学家们再回望这件21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时,一定会细细地从改革的精神价值与民族能力中挖掘到中国成功的神奇密码。
时事评论2
2017年7月:当好生态环境的“保洁员”
时事评论背景: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炽烈的民生情怀,更是坚定的历史担当。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这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

时事评论观点:                                                

     近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处理情况向全社会公开通报,一批领导干部受到严厉问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对漠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做法,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狠劲,有猛药去疴的决心。这次督查问责犹如一记重拳,有力震慑了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也如长鸣警钟,提醒各级各部门增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遏止破坏和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不容易,修复被损坏的生态环境更难,补上生态文明意识的缺位则难上加难。正因为这样,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到明确生态环境损害“党政同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道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铁索,构筑起生态文明的制度屏障。在此次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督查问责中,就不仅包括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追责”,也包括违背中央有关生态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行为追责”,比如擅自修改规划、缩小保护区边界等。严厉追责、党政同责,为的就是用制度利剑明晰生态保护红线,细化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环节的责任。
  生态环境一头连着老百姓的福祉,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损害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损失和经济社会危害。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享受不到宜居的环境,那样的小康、那样的现代化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任的高度,以美丽中国、永续发展为愿景,把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任务,遏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力度前所未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坚定不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征程,也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把生态文明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各地各部门和广大领导干部都应守土有责、履职尽责。
  我们常说,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这些归结起来,就是算政治账。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哪些是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哪些是责无旁贷的作为底线,“关键少数”应有关键作用,不能糊涂,也不能有任何差池。领导干部的关键角色,既体现在治理层面,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一抓到底、不留后患;也体现在发展层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既体现在制度层面,完善各层级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也体现在理念层面,坚持绿色发展,引领带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领导干部主动为美好生态环境当“保洁员”,就解决损害生态环境问题“打头阵”,必能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漫步福建东山海滩,老百姓说“见到木麻黄,想起谷文昌”;走进云南施甸大亮山,老百姓称道最多的是杨善洲留下的漫山“绿色存款”;河北承德塞罕坝游人如织,三代务林人接力造林护绿的故事令无数人动容。对领导干部而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炽烈的民生情怀,更是坚定的历史担当。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13:07 , Processed in 0.08596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