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风铃》  一. 说教材 《纸风铃》选自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7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欣赏优秀纸风铃作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风铃的造型特点以及纸风铃的基本制作的方法,能够运用拼贴、裁剪、绘画等形式装饰纸风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动手制作纸风铃,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耐心细致的行为习惯。 重难点:了解风铃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够动手设计制作纸风铃。 发挥创意设计制作有趣美观的纸风铃。 二. 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绘画和动手制作能力,但由于知识 经验不足,风铃的穿线及制作方法的创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会是一个 教学难点。 三. 说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的理念,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法,直观演示法,引导提问法,直观演示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采用了主观感知法和自主探究法、游戏法。 四. 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励导入 在导入环节,以实物设疑的方式导入,首先让学生们闭上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然后 教师取出风铃摇一摇,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通过互动引入今天的课题 《纸风铃》 (2) 自主探究,了解纸风铃 这一环节,让引导学生从外形、组成部分等方面欣赏纸风铃作品,并分析研究纸风铃的制作步骤。 本环节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拓展思路。 (3) 深入体会,探索创新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探究如何制作一个纸风铃及制作技法,教师将给每组发一个简易的风铃,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制作,或者重新制作。 通过本环节的设置学生对风铃的制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的拔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4)展示欣赏,交流评价 这时我将给学生们提出作业要求,循环播放 音乐,并巡视指导,待学生创作完毕后,让学生小组交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小结。 在评价环节上,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结合的方式进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 课后拓展、情感升华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课后尝试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一个纸风铃。 六 说板书设计 我主要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力求、简单、形象、直观展现本课重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