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具体来讲,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1.强烈的责任感 2.鲜明的继承性 3.独特的示范性 4.严格的标准性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广泛性与特殊性。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的教育思想道德 3.教师的语言道德 4.教师的交际道德 5.教师的个人生活道德
四、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及其要求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的职业活动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 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3.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 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五、《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 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六、《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一)制定目的及意义 目的:加强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意义:在我国国民经济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规定》的出台有利于基础教育更好地实现“由全面普及转向更加重视提高质量,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内涵的发展”的转变。 (二)内容解读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有7章22条。《规定》对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利、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进行了规定。 (三)规定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二是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 三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五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六是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七是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 八是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九是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 七、教师的职业行为
教师的职业行为主要包括:思想行为、教学行为、人际行为和仪表行为等。 (一)教师的思想行为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 2.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为人师表。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5.积极参加 政治学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 1.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组织好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3.精心编制练习题,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4.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5.语言清晰流畅,简明准确,板书规范、内容简练。 6.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对学生热情,有耐心,不讽刺挖苦学生。 7.教学计划符合教学进度要求,不随意增减内容、加堂,不占用学生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间,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师的人际行为 1.教师与学生之间——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以师生关系谋取私利。 2.教师与同事之间——互相尊重,相互学习,平等相待,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3.教师与领导之间——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遵守纪律,顾全大局,互相支持,秉公办事,团结一致。 4.教师与家长之间——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 教育学生。 (四)教师的仪表行为 1.衣着整洁,朴实大方,符合职业特点,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好形象。 2.举止稳重大方,切忌轻浮粗俗,拘谨呆板。
八、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1.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关爱每一位学生,是高尚师德的具体体现。 2.尊重学生 首先,尊重学生最主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其次,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最后,要始终信任学生。 3.了解学生 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 其次,克服不良心理效应的影响,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 最后,了解学生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 4.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5.严格要求学生 首先,严而有理。 其次,严而有度。 再次,严而有恒。 最后,严而有方。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1.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 2.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3.尊重家长的人格 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三)教师与同事的关系 1.尊重 2.理解 3.协作 (四)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1.尊重 2.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