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习心理 1.新增考点 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形成。 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 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此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 苏联兰达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初使用心理模拟法。 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分为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 学习需要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从需要的作用看,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即学习驱力。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管估计。 学习期待不等于学习目标。学习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毛中的反映。 诱因是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分为积极地诱因和消极的诱因。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诱因。外在诱因分为:理智诱因(目标与反馈)、情绪诱因(表扬与批评)、社会诱因(竞赛)。 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汇总占主导地位,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52.tmp.jpg 认知内驱力是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属于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辈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属外部动机。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支持性条件。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表现在:影响学习过程、影响学习效果。 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有启动、定向和维持作用。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是总体上整个动机水平对整个学习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唤醒学习的情绪状态;加强学习的准备状态;集中注意力;提高努力程度和意志力。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第一: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第三:动机水平与行为效果呈倒U型曲线。 学习效果反作用与学习动机,教学的最好办法是把重点放在学习的认知方面。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53.tmp.jpg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采用强化原则,通过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程序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通过强化原则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代表人物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避免失败者则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活非常困难的任务。 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 韦纳把人精力国事情的成败归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六因素归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给最低评价。 习得性无力(助)感理论: 无力感: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分为四个阶段:获得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影响后来的学习。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指人堆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54.tmp.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55.tmp.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66.tmp.jpg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问题要小而精;与学生实际生活 经验相关;要有适当的难度;富有启发性。 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是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学习的全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67.tmp.jpg 自我调节学习是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齐默尔曼提出自我调节学习的三阶段循环模式:计划阶段、行为表现阶段、自我反思阶段。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68.tmp.jpg 迈克卡等人讲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69.tmp.jpg 记忆术: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首字连词法、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关键词法、视觉联想、语义联想、特征记忆法、译意法、识记的连锁法。 1976年,美国弗拉维尔《认知发展》首次提出元认知概念。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存在的三种变化模式:先高后低,中间高两头低,先低后高。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6A.tmp.jpg 4.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成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7A.tmp.jpg 学习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德国的沃尔夫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发的。 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两种情境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越大。 伍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认为如果两种学习活动有共同成分,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 这种成分的共同性,都会有迁移现象的产生。 概括化理论 即经验类化说,美·贾德提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对原理了解、概括的越好,迁移效果也越好。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关系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学生“顿悟”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苛勒的“小鸡觅食”实验是经典实验。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主要内容: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是影响迁移的三个关键认知结构变量。 产生式理论 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ACT)发展而来。基本思想: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产生式的相似是迁移产生的条件。要注重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的教学,以便为后继的学习做准备。 情境性理论:格林诺认为迁移问题主要是说明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去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7B.tmp.jpg 定势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将支配人以同样的范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定势的作用有:一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消极的阻碍作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7C.tmp.jpg 5.知识的学习 知识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7D.tmp.jpg 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认知结构,即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上是某一学习者的全部观念及其组织;狭义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及其组织。 知识学习分类: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 知识学习过程:知识的获得、知识的保持(巩固)、知识的应用。传统上分为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 知识的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 知识应用的基本形式:①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以语言的方式实现;②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实现;③运用已习得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课题的性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8E.tmp.jpg 知识概括是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8F.tmp.jpg 瞬时记忆 特点:时间极短0.25~2秒;容量较大;形象鲜明;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编码方式:图像记忆(主要)和声像记忆 短时记忆 特点:时间很短;容量有限(7±2,平均7);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 编码方式:听觉编码(主要)和视觉编码。 组块(米勒):若干小单位联合成大单位的信息加工。 复述是短时记忆中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复述分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 长时记忆 分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特点:容量无限;信息保持时间长久。 编码:意义编码。意义编码包括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主要)。 表象编码指以空间的平行方式表征信息,对某一复杂对象的各种成分同时进行处理,并贮存到复杂的联想结构中,以便使输出的信息具有空间特点,能反映对象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知识的理解; ④运用组块 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常用的组织加工方式是类别群集。 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有效运用记忆术; ⑦适当过度学习; ⑧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中,强调了存储长时记忆的旧知识要和新知识建立联系。 6.技能的形成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随意活动。 合乎法则的熟练技能的基本特征:流畅性、迅速性、经济性、同时性、适应性。 习惯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 按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生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特点: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操作技能的类型:连续的和不连续的操作技能、封闭的和开放的操作技能、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 操作模仿:掌握操作技能的开端,需要以认知为基础。 操作整合:把构成整体的各动作要素,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整体,形成操作活动的序列,获得有关操作活动的完整的动觉映像的过程。 操作熟练:高级阶段。 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90.tmp.jpg 练习曲线的特点:开始进步快;中间高原期;后期进步慢;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高原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 原因:①学习方法的固定化;②学习任务的复杂化;③学习动机减弱;④兴趣降低;⑤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⑥意志不够顽强。 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1)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2)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 3)适当安排练习的次数和时间;4)练习方式多样化。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A1.tmp.jpg 影响反馈效果的因素:反馈的内容、频率和方式。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A2.tmp.jpg 根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进行分阶段练习的措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特征,正确使用言语;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科学地进行练习。 分阶段练习时,教师应注意:精讲、多练;练习形式多样化,举一反三;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7.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任何问题都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初始状态;二是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问题解决的特征: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问题(即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和启发式。 算法: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启发式: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类似。 逆推法: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到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问题的特点。 问题情境是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 原型: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原型启发:是指从事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A3.tmp.jpg 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特征: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个性。 高创造性者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B3.tmp.jpg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头脑风暴法、直觉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8.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个人思想与行动中的体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成分。 品德的特征:1)以某种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 2)与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离开了道德行为就无法表现和判断个人的道德;3)具有稳定的倾向和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道德认知是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是品德的核心。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了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即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 当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道德情感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 品德的三因素构成说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成分。 83.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是意志社会现象;品德则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2)道德的发生和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性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3)社会道德内容是一定社会或阶段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个体品德内容只是社会道德准则或规范的部分表现。 4)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他律道德: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自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B4.tmp.jpg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前习俗水平 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 小学中年级,一直到青年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形象性、过渡性和协调性。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学品德的发展中占据显著地位; ①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处于从无到有、从依附到独立的阶段,可塑性极大。 ②从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看,小学阶段最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的习惯形成阶段:模仿阶段——依附阶段——遵从阶段——服从阶段——习惯阶段 ③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形象性; ①在道德观念、道德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小学生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具体性极明显,概括性较差; ②在道德品质的判断上,小学生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但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③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所制约,但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为依据,缺乏道德信念,常常受到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 ④道德情感的形式,以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和与形象相联系的道德情感体验为主要形式,抽象的、与道德信念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有所发展,但道德体验的发生离不开具体的道德情境,离不开具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情境制约性和形象感染性特别突出; ⑤道德动机由具体、浅近、不稳定的动机向抽象、远景、稳定的冬季发展,但自觉的、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道德动机,一般只在高年级出现,小学生的道德动机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 ⑥小学生的品德行为主要属于依从传统惯例行为,依从社会风尚,服从集体的决定,顺从成人的要求,独立性、自觉性有一定发展,但离不开具体的要求和外界的监督,其行为方式带有明显的生活经验色彩。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过渡性; 由简单、低级向复杂、高级过渡,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由生活适应性水平向伦理性水平过渡,由依附性向独立性过渡,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由服从向习惯过渡。 4.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①品德心理各种成分之间的协调; ②主观愿望与外部要求、约束的协调。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依从(从众、服从)、认同、内化。 依从: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它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依从具有盲目性、被动型、不稳定性,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认同阶段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内化:在思想观念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内化解读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C5.tmp.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1EC6.tmp.jpg 学生的不良行为分为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失范行为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过程:醒悟阶段、转变阶段和自新阶段。 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心理策略:①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②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③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④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⑤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