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增考点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FC.tmp.jpg 马杰认为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应具备三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标准。 人际吸引:①个人魅力吸引;②相似性吸引;③互补性吸引;④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 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FD.tmp.jpg 教学目标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的作用:①教学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②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③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FE.tmp.png 认知领域: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情感领域: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动作技能: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教学目标设计的前提是教学目标的明确化。陈述方法:行为目标陈述法、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和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教学策略是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教学策略的特征:指向性、可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和层次性。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0F.tmp.jpg 发现学习的四个阶段: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引出结论。 发现学习的四个原则:①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③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 ④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②小组成员人数以5人左右为宜。 合作学习的五个特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过程。 程序教学的五条基本原则: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自定步调、低错误率。 掌握学习适用范围:①掌握学习更适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②掌握学习更适合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以及有各种特殊需要的学生。 教学媒体呈现的原则:①文字以语言叙述的方式呈现; ②课程以学生可控的片段呈现,在信息组块之间留出时间; ③预先训练学生对内容的命名和特征; ④清除有趣但无关的材料; ⑤提供线索引导学生处理材料以减少对无关材料的处理; ⑥当文字以言语叙述的方式呈现后,避免以完全一致的书面文字重复呈现; ⑦在播放动画的同事呈现相应的叙述,以便学生在记忆中保持表象。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使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CAI的优越性:交互性;即时反馈;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呈现信息;自定步调。 教学评价类型:①按对评价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②按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分为标准 化学业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常模参照评价是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即常摸为参照点,比较分析某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主要用于选拔、编组等。标准参照评价是以教学目标所确定的作业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在试卷上答对题目的多少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教学评价一般使用标准参照评价。 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是指由学科专家和测验编制专家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编制的测验。 学校教学评价中使用最多的是教师自编测验。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信度、效度、区分度。 质化教学评价的方法:观察评价和档案袋评价。 观察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行为进行自然观察,并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客观、详细的几率,然后根据这些观察和记录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观察评价方式:行为检查单、轶事记录、等级评价量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10.tmp.png档案袋评价过程:组织计划、资料收集和成果展示。 班级学生评价:成果型档案袋、过程型档案袋和评价型档案袋 档案袋评价类型 内容的结构性:结构型档案袋、半结构型档案袋和无结构型档案袋 目的: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最佳行为评价、典型行为或个人独特评价 教学评价结果处理:评分和报告。评分有相对评分和绝对评分。 3.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课堂管理的功能:维持(基本功能)、促进和发展。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群体的特征:群体成员有共同的活动目标;群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成员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群体对个体的作用: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去个性化、群体的决策行为、从众与服从、模仿与暗示、流行。 社会助长是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作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 社会惰化主要是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人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 去个性化特征:成员的匿名性、责任分散、相互感染。感染是群体的模仿。 群体决策的优点:信息的广泛性、观点的多样性、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增加合法性。 群体决策的缺点:浪费时间、从众压力、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 群体极化: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群体思维: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以至于使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一致倾向性思维方式叫群体思维。 从众: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11.tmp.jpg 服从是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被迫的服从叫顺从。 模仿是个体有意无意仿效他人的言行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 认同是群体中的个体从认识、情感与行为上,把社会行为内化成个体行为体系的社会心理行为,它是模仿的深化结果。 暗示是用含蓄或间接的方法,使某种信息在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方面产生影响,从而使他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 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在短时间内争相模仿、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了连锁性感染,这就是流行。 正式群体要经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取决于:教学活动的难易;竞赛动机的激发;被他人评价的意识;注意的干扰。 不管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其中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这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就叫群体动力。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课堂气氛是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的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一般的、对抗的。 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教师、学生、课堂内物环境。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课堂气氛的决定因素。 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 教师的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接受、反馈、输入、输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12.tmp.jpg 人际需要理论(舒茨):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 中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小学儿童选择朋友,表现出同质性和趋上性的特点。择友的趋上性是儿童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为朋友。青春期以前的小学儿童,都倾向于选择同性别的同伴。 同伴群体的特点:在一定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限制其成员对其他团体的归属感;具有明确的或隐含的行为标准;发展使其成员为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①友谊占据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异性交往原则:自然、适度); ②小团体现象突出; ③师生关系有所削弱(初二、高二现象); ④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⑤网络虚拟人际关系的建立。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等的联系过程。 学生之间主要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表现为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人际吸引的规律:邻近律、一致律、互补律、对等律。 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单向交往、双向交往、师生保持双向交往、教师为中心的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效果最佳)。 课堂纪律是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22.tmp.jpg 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D23.tmp.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