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学课程 1、来源: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2、概念: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3、分类: (1)按课程的设计形式: ①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按不同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 ② 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生活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 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按课程内容的学科综合程度: ①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指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 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中的课程 ② 分科课程 (3)按课程实施的要求:①必修课程 ②选修课程 (4)按课程的表现形式:①显性课程 ②隐性课程 (5)按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角度:①国家课程 ②地方课程 ③学校课程 (6)按课程任务:①基础型课程 ②拓展型课程 ③研究型课程 4、课程的制定依据:①社会需求 ②学科知识水平 ③课程理论 ④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5、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主义 观点:①课程核心是知识 ②学校课程基础是学科分类 ③学校教学核心是分课教学 ④目标是掌握学科基本结构 ⑤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赫尔巴特 (2)学生中心主义 观点:①课程核心是学生 ②学校课程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或生活 ③学校教学核心是活动和问题 ④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卢梭 (3)社会中心主义 观点:①课程核心是社会 ②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 ③课程知识应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 ④课程的核心问题应该是社会问题 ⑤应该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课程开发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弗莱雷 6、课程组织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等方面。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or “课程三结构”): ①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②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其结构包括前言、课程目标(核心内容)、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③ 教材,是 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PS (1)教材的作用: ① 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②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③ 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④ 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想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个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2)我国教材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①螺旋式上升 ②直线式编写 (3)教材编写的原则 ②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事,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③ 在保证 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还要 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 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④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⑤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3)课程评价 概念: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主要模式: ① 目标评价模式 提出者:泰勒——“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观点:以目标为中心展开;提出课程评价的七个步骤,其中“确定目标”是最关键的一步 地位:第一次把课程评价纳入课程开发过程并使之成为课程开发的核心环节之一。 ②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提出者:斯克里之 观点:认为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课程的实际效果而不是预期效果;主张把评价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针对目标评价模式弊端提出 ③ CIPP评价模式 提出者:斯塔弗尔比姆 观点:认为评价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应为课程改革服务 四个步骤: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2001年)》:第八次课程改革,九部分二十条 (2) 心理学依据:① 建构主义理论 ② 多元治理理论 ③ 人本主义理论(3)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目标 ① 面向全体学生 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Ø 具体目标: ① 课程功能上,从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强调主动学习 ② 课程结构上,从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性转变为实现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均衡性和综合性 ③ 课程内容上,从“繁、难、偏、旧”转变为注重基础、简化内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现实 ④ 课程管理方式上,从国家集中管理转变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⑤ 学习方式上,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参与、探索应对 ⑥ 评价和考试功能上,从甄别、选拔转变为激励、促进发展 (5)实施现状 Ø 课程结构改革 ① 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 ② 从小学(三年级起)到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设为必修课程 ③ 农村课程设置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④ 特点: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Ø 课程内容改革 ① 课程内容的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分别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② 特点: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突破学科中心、改变学习方式 ③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特征: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Ø 课程实施改革 现代学生观: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①自主学习 ②合作学习 ③探究学习 现代教师观: [1]教师的角色转变 ①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 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 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④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⑤ 从教师的自我发展上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①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③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④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现代教学观:①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②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③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④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Ø 课程管理改革 Ø 课程评价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