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来源 “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尽心上》;许慎《说文解字》。 最早使用“教”和“育”两个字的是孟子。
广义的教育关键词: 凡是,目的地,知识和技能,思想观念,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包含自我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关键词:社会要求(旧社会中电脑不普及学校没开设电脑课);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教育者,受教育者;活动。
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
教育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的中介)
教育影响包括: 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没有教育环境)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质的规定性)和社会属性。
本质属性内容: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不能培养动物,例如猩猩学认字不属于教育)。
社会属性包括: 永恒性(人在教育在),阶级性(例如学在官府),历史性(生产力的水平)。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代表人物朱熹)。
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否认人与动物区别,否认了社会属性,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记忆口诀,犀利哥是生物。
心理起源说(例如小时候穿妈妈高跟鞋,代表人物梦露) 记忆口诀,心理女神叫梦露。
劳动起源说(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恩格斯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记忆口诀,农夫劳动种大米。
学校教育的产生条件 教育工具(文字)
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学校教育发展: 夏(最早学校教育产生时期,未证实)。 商(甲骨文证实的最早学校教育的产生)。
学现代教育 等同于当代教育也就是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特点: 两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 三没(没独立形态,没教师学生内容场所,没教育制没阶级性)。
古代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古代中国: 西周教育: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国学”“乡学”之分。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核心是礼乐,礼乐的核心是礼)。
春秋(孔子)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大兴。 稷下学宫(三届最高领导是荀子,“祭酒”)。 奴隶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科举制度:从隋开始,唐朝发扬光大,清末1905年废科举。
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记忆口诀,梦中大论。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乐经在焚书坑儒时失传。 封建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
古代印度: 教育内容《吠陀》。 教师是僧侣(婆罗门教,佛教)。
古代埃及: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有史可查最古老的学校宫廷学校;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古代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
古代教育的特点: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刻板),象征性。 记忆口诀,街道专刻象。
近代教育特点:一、公立教育崛起。二、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三、教育世俗化。四、重视教育立法。 记忆口诀,公立士一。
20世纪后的教育特点:全民化,民主化(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多元化(单一性、统一性的否定),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并不等同于教育技术现代化),终身化(影响范围最广)。
欧洲封建时期: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