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运算阶段(2-7岁)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二、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①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②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③去自我中心; ④具体逻辑思维(例:可根据具体事物判断其大小)。
三、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四、智力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智力发展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①类型差异;②发展水平差异。③表现早晚差异。 2)智力的群体差异 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是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五、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六、心理健康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七、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运动技能的学习 (5)态度的学习
八、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 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②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九、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第一,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第二,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第三,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第四,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十、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①对成败的体验与认知归因 ②替代性和想象性经验 ③评价与劝说 ④生理与情绪状态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十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注意动机理论也会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如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等。)
十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①过高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过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 ②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要高。 ③动机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十三、迁移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二)学习材料的性质 (三)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四)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五)年龄特征 (六)智力水平
十四、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一)精选教材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十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第一,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第二,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第三,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第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五,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十六、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十七、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一)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十八、练习曲线 第一,开始进步快。 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现象出现。 第三,后期进步较慢。 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不是越多越好,要防止疲劳、错误定型。
十九、资源管理策略 (一)学习时间管理 (二)学习环境的设置 (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四)学习工具的利用 (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二十、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情绪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