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37|回复: 0

[幼教] 幼教考点汇总: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4 1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
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著名的进步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育改革,推行平民教育,开展“科学下嫁”活动。1926年10月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1932年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等,首创“小先生制”。陶行知留给我国学前教育的遗产是全面、丰富、宝贵的。他的学前教育思想的特色:一是主张人民第一、教育为公,坚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二是重视儿童生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要求根据“生活教育”的精神,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1.陶行知普及幼稚教育的思想
(1)立志创办平民教育
1923至1926年陶行知主要从事平民教育运动。与朱其慧、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2)积极普及幼稚教育
陶行知认为幼稚教育时人生的基础教育,1926年提出幼稚教育下乡的口号,倡导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
(3)“科学下嫁”运动
陶行知开展“科学下嫁”运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他主张科学要从儿童教起,要使人人都能享受科学知识。在三十年代初期,陶行知就能看到科学技术和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4)“小先生制”的创造与推行
“小先生制”倡导由年长的优秀学生教年幼学生或民众,以传播知识,开展人民大众教育。让儿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人”,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授给周围的人,是解决普及平民教育师资问题的“穷办法”。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1)生活教育的目标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儿童生活教育的五个方面:健康的教育、劳动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社会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内容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生活教育的内容。首先课程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其次,必须全面关注儿童的生活,给儿童生活以教育。再次,必须大力挖掘和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鲜活的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科学课程等服务。
(3)生活教育的方法  
做中学、做中教。“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3.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六大解放:
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够去想、去思考;
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
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
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够言论自由;
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与社会;
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能自由支配时间。

4.陶行知对幼稚师范教育的改革
(1)陶行知认为师范教育要从中国现实生活出发,训练有生活力的老师,培养有生活力的国民,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2)新型教师既要在课堂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要到幼稚园中去学习如何办幼稚园。
(3)陶行知创设“艺友制”,解决中国幼稚师资紧缺的“穷办法”,“艺友制”的几大优点:
一是学用结合,让学生在幼稚园中实地学习,克服以往幼稚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二是“艺友制”周期短,比较经济,仅用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即可结业。在不可能迅速建立大批正式幼稚师范学校的情况下培养有质量的师资,是一条结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用穷办法来解决幼教师资的好途径。

2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意志过程,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意志的内化程度很低。它是在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志行动,只是意志的萌芽。

1.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发生及其特点
无意运动——是没有意识到的被动运动。是天生的无条件反射。例如“吃奶”,“吃药”。
有意运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配自己的肌肉运动。是后天学会的。
初生的儿童除了一些本能的动作以外,动作是混乱的,手眼不协调,手是胡乱挥舞摆动。
两、三个月会用手去抚摸和拍物体,还不会抓握物体。也会用一只手玩另一只手。但多是无意的触摸动作。
三、四个月时,仍然是偶然和无意的动作。会被动的抓握到手的东西。受无意的挥动,带动了手里的玩具。手眼还是不协调,大脑还不能支配手,不能用手去抓眼睛看到的东西。
四、五个月出现了手眼协调的动作。动作有了一定的目的性,能够主动地用手准确有意地抓握眼前的物体。
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是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是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也是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2.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萌芽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一岁以后,意志行动的特征更加明显。通过“尝试错误”去排除前进中遇到的障碍。“拉单取物”,“从栅栏外取物”

3.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1)学前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需要的规律: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社会需要逐渐发展和增强。
五岁后求知、求成、劳动需要出现。六岁后对尊重、友情的需求增强。
(2)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
①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遵守规则和获得东西)
②从直接的近景的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③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兴趣越来越成为儿童行为的主要动力
三岁前的孩子,动机的产生受身体状况和外界环境所影响。稳定性很差,变化很强。难以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挑选玩具到另一个屋子里去玩”
(3)学前儿童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特点
幼儿初期:行动混乱而无条理,受外界情景影响,没有明确的目的。
幼儿中期:在成人的具体示范和语言提示下,行动的目的逐渐形成。但保持的时间  较短5~25分钟。
幼儿末期:能够提出比较明确的目的,“搭积木”、“过家家”。时间逐渐延长35~55分钟。
(4)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三岁儿童坚持性发展很低,坚持时间很短,遇到困难或任务比较单调枯燥,一般会失去完成任务的愿望和行动。
四、五岁是儿童的坚持性发生质变的关键年龄。应抓紧进行培养。

二、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
1.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2.鼓励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3.启发自我锻炼
4.鼓励孩子做好每一件事
5.通过实践锻炼孩子的意志
6.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帮助孩子实现

记得收藏,
转给有需要的小伙伴哦~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17:15 , Processed in 0.09811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