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59|回复: 0

[资料] 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汇总(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4 1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size=1em]一、教育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3、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4、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
(2)生物起源说(代表: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
(4)劳动起源说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size=1em]二、现代社会的教育
1、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1)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2)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
(3)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size=1em]三、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1)萌芽阶段
①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墨翟提出“兼爱”“非攻”;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文献,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②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西方教育学思想主要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助产术体现了启发诱导原则。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2)独立形态阶段
①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提出“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②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倡导自然教育观和儿童本位观。他被誉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
③德国康德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他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④瑞士裴斯泰洛齐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⑤英国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⑦杜威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3)多样化阶段
①实验教育学(代表:梅伊曼和拉伊)
②文化教育学(代表: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③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杜威、克伯屈)
④制度教育学(代表: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
⑤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⑥批判教育学(代表: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

(4)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①20世纪中叶以后,苏联赞科夫出版《教学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②苏联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③德国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法。
④法国朗格朗出版《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⑤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
[size=1em]四、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3、学校文化的类型: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的组织与制度文化、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size=1em]五、个体身心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法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霍尔和格塞尔)
(2)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环境
①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1) 教育(学校教育)
(2) 个体主观能动性

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size=1em]六、教育目的
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

3、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调控作用)

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国家的教育目的(第一层次)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二层次)  
(3)教师的教学目标(第三层次)

5、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1)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荀子、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普、赫尔巴特、巴格莱)
(2)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孟子、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
(3)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杜威)

[size=1em]七、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8 05:00 , Processed in 0.09980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