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语文学科 笔试中,大多会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从其考查角度看,分别是诗歌形象、诗歌语言、诗歌手法、诗歌主题四个方面。
接下来,小编会按照每个考查角度,分别从设问方式、答题格式、运用举例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各位考生答题。
必须强调的是不管考题考查哪个维度,考生首先要做到、也是最重要的是就是读懂诗歌,关于这一点我分享“四看”原则:看标题、看作者、看意象、看注释。
更多的就有赖于考生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学素养,以及大量的答题实践。
第一维度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两类。 1诗歌人物形象
设问方式: 诗歌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等。
答题格式: 诗歌写了一个......的形象。诗中......(联系诗歌内容,即是你是从哪些内容解读出人物形象的)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运用举例: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问题:请简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难酬却仍胸怀爱国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诗歌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设问方式: 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诗歌景物有什么特点?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诗歌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等。
答题格式: 诗歌描绘/塑造了......的景象。......(翻译相应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运用举例: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表达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和流连。
第二维度 诗歌语言:包括炼字炼句和诗歌风格两类。 1炼字炼句
设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诗中哪些字眼表现(突出)了诗的某一点?请赏析诗中的某个字或某句话的作用;诗中有个字用得很传神,请赏析;诗中某句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被评价为xxx,请赏析。答题格式:某个字/某句诗的内容是......,有何效果(联系修辞),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运用举例: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③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③相对:对着山。
问题:简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中“绕”和“弄”字的妙处。
【答案】“绕”是围绕的意思,字写了出涧水在竹林间回环往复、静静流淌的情态;“弄”是挑弄、逗弄的意思,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竹林西边草地上,花草随春风频频舞动、款款弄姿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钟山美景流连喜爱之情。
2诗歌风格
设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特色;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诗歌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题格式: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运用举例: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①涯,细滴茅檐下,喜芃②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péng):茂盛的样子。
问题: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答案】这支曲子的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饶有情趣。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所见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景物(如桑麻、荞花、豆花,葫芦)这些农作物,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
第三维度 诗歌手法
此部分是诗歌考查最多的,几乎每一首诗词都有题目涉及。表达技巧指的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手法,具体来说这里的手法主要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要求考生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优路教育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设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有什么效果?
答题格式: 一、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衬托)。
二、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运用举例1: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
问题: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效果?
【答案】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用星辰的明亮反衬夜色之暗;可以听见稻田深处草虫的鸣叫声,用“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静寂。(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了内心孤独寂寞之情。(步骤三)
运用举例2: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 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问题: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案】 从写景顺序:①由大处到个体,由远及近。万里奔流的长江,像一匹白色的素绢;对岸几处小点,像是染上了青色的颜料,那是淮地的远山。这里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数点,写的是大处、远景。几片白帆,箭一般地驶过了江面;而近处的高山上,长长的泉流飞下,犹如一道流电。这里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②由白天到晚上,由下到上。天色渐渐昏黄,暮色中的云层仿佛化作了这满地的露点,一钩新月模仿着扇形,在天上高悬,北方飞来的大雁,成“一”字的横线在空中排开。这里五六七句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由地面转到天空。 从动静角度:动静相结合。一二句写长江、淮山的颜色,五六七句写晚云、新月、一字鸿雁,是静态之景;三四句着重写江帆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之景。 诗人通过对眼前浔阳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以上便是今天小编分享的干货——关于诗歌鉴赏三个维度的考查,小编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多写多练,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呈现漂亮作答。 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留言跟小编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