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德育 |
|
|
|
|
|
德育: | 概念: | 广义的德育: | 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 |
狭义的德育: | 学校德育 |
性质: | 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包括:社会性、 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 |
功能: | 社会性功能: | 对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
个体性功能: | 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的影响,享用性功能是最高境界 |
教育性功能: | 一是指德育的“教育”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教育平行系统的作用 |
内容: |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三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
[tr][/tr]
德育目标: | 是德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tr][/tr]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 |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民主法制教育 |
[tr][/tr]
小学德育重点 |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
德育永恒主题 | 爱国主义教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品德形成途径&基础 | 教育和自我教育&活动和交往 |
|
|
|
|
|
德育: | 德育过程: | 概念: | 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但不等同于受教育者品德的发展 |
[tr][/tr]
本质: | 德育过程是造就道德主体和再生产道德主体,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相统一的过程 |
结构: | 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和客体)、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
矛盾: |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
基本规律: |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
一般顺序: | 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培养品德行为 |
德育原则: | 导向性原则 | 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
因材施教原则 |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
知行统一原则 |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 |
向导知尊正因积致 |
|
|
|
|
|
|
|
|
|
|
德育: | 德育模式: | 认知模式: | 流行最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
德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 |
体谅模式: | 彼得·麦克费尔《学会体谅》: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
社会模仿模式 | 班杜拉: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既能对环境做出反应,又能影响环境 |
价值澄清模式 | 拉斯、哈明、西蒙:价值观教育 |
集体教育模式 | 马卡连柯《教育诗》:“尽可能多的要求一个人…” |
德育途径: | 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 教学:法国最早把“道德课”列入正式课程 |
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 |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
德育方法: | 榜样示范法 | 说服教育法:又称说理教育法,分为用语言、用事实说理两种 |
实际锻炼法 | 陶冶教育法 | 品德评价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
角色扮演法 | 合作学习法 | 品德修养指导法: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 |
情感陶冶: | 内容: |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
德育问题: | 重智育、轻德育,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 |
德育目标脱离实际,杂乱无序 |
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相脱节 |
知与行相分离,重视知识的灌输,轻视行为的养成 |
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新引力和感染力 |
德育改革的思路: | 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 |
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转变 |
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转变 |
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 |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 开展社区德育 | 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
建立德育基地 | 创办业余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