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
|
|
|
|
|
班级: | 概念: | 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一词的提出者是:埃拉斯莫斯 |
[tr][/tr]
[tr][/tr]
特点: | 学习性、不成熟性、教育性、社会性 |
结构: | 正式组织: | 班干部--小组长--成员 |
非正式组织: | 类型包括:积极型、娱乐型、消极型、破坏型 |
功能: | 社会化功能: | 传递社会价值观,知道生活目标 |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
教导社会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
个体化功能: | 促进发展、满足需求、诊断功能、矫正功能 |
|
|
|
|
|
班级管理: | 概念: |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班主任和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
[tr][/tr]
过程: | 制定计划(包括标题、内容、落款)、组织实施、评价总结 |
功能: | 主要功能: |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
基本功能: |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
重要功能: | 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
内容: | 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班级德育管理、班级生活指导 |
[tr][/tr]
核心: | 以学生为核心,班级教学管理OR教学质量管理 |
模式: | 常规班级管理 | 以规章制度为核心 |
班级平行管理 | 集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集体 |
班级民主管理 | 在服从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 |
班级目标管理 | 德鲁克:确定班级目标,转化为小组目标,最后实现 |
原则: | 有利于教育原则、科学性原则(人-人-人的关系)、民主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
问题&方法: |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以满足学生发展为目的、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
班集体: | 概念: | 以共同学习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
特征: | 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形成班集体的基础 |
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
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
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
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
形成与培养: |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形成标志) |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
|
教育作用: |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
发展阶段: | 松散期、合作(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
聚合阶段、前班集体、班集体 |
班级文化的特点: | 教育性、凝聚性、制约性、自主性 |
班级文化的内容: | 班级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最活跃)、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
如何创建班级文化: | 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社会化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健康的心理环境 |
[tr][/tr]
|
|
|
|
|
班主任: | 概念: | 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 |
[tr][/tr]
作用: | 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
领导方式: |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
集体中心和教学中心(用得最多) |
工作任务: | 首要任务: | 组织建立良好班集体 |
中心任务: | 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
工作内容: | 1、了解和研究学生 | 方法: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书面材料分析法 |
2、有效的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
4、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
5、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
6、建立学生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
7、操行评定 | 步骤: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
9、个别教育工作 | 一般要求:摸清情况、分析原因、区别对待;热爱和尊重学生、促其转化;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逐步提高;自我剖析、制定措施、接收监督;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
[tr][/tr]
[tr][/tr]
10、班会活动的组织 | 主题班会(主要的)、常规班会、生活班会 |
11、偶发事件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