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7】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1.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做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智商:即智力常数,它是通过智力测验所得分数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相对指标,简称IQ。计算公式如下: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智力的差异: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和智力的群体差异。(一般认为,IQ超过140的人属于智力超常,IQ低于70的人属于智力低下。)
3.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反思型与冲动型、整体性和系列性、心理自我调控等方面。 【考点18】联结学习理论1.桑代克的尝试——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2.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的泛化与分化(会判断泛化: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将不同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强化;(2)强化的程式;(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4)消退;(5)惩罚。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起作用) (2)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和创造性观察。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 (3)对强化的重新解释(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考点19】认知学习理论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 (1)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学习;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2.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1)有意义学习的含义:就是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教材要有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意义的同化:三种模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4)组织学习的原则以及策略:逐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 【考点20】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加涅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考点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个体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其基本观点有:(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知识并不能概括世界的法则。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2)学习观: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3)学生观:学习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校情境的。
【考点22】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透因两个方面构成的。具有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