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简单阐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3、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教师影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5、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哪两项学习内容? 答: 《美术课程标准》认为: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两项学习内容。
6、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具体指什么?答:《美术课程标准》认为:“‘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7、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美术学习后,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哪几方面?答: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艺术态度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作出积极的(或独特的)反应;第二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第三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8、美术新课标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哪三维?答: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简要回答四个学习领域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区别与联系?答:“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为特征是它们的相同点,都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而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
10、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什么目标?(请回答出其中的三条)答:学生在该领域应达到的目标:
第一, 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 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 了解艺术形式的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 养成事前设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11、请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美术教育”的解释。答: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应注意哪几点?
答: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应注意这么几点:
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其次,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
再次,要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并将作品放入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
13、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一词的解释。答:艺术的种类之一。“美术”在历史上是个语义多变的概念。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的外延和内涵还会不断发生变化。
14、请思考并简述,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答:基本的美术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所以,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
15、什么是案例?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16、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1)学生本位意识。
(2)学生主体意识。
(3)学生个体意识。
17、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课程的建设者
18、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19、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20、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
其次要做到:(1)、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
(2)、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
(3)、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
(4)、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5)、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21、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要点:正确。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22、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要点:片面。
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23、你认为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以“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还是以“科学性评价为主”?为什么?要点: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们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即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要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24、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要点:正确。
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5、你认为“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要点: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分析。比如学习任务的结果是什么,性质、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起点与重点分析等等。强调的教师的“教”,教师主导着教学的进程,控制着学生的学习。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焦点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知识应用的实际情境下的学习,学习者的经验才能赋予新的学习意义。因此,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学”,教师主要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主导权在学生手中。
26、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要点:
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27、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要点: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①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②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③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纪律,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
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
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③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28、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要点:
知识与能力是有联系的,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存在着美术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对一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9、什么叫“建构主义”?要点:
建构主义认为,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因此,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30、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好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1、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一、师应该将“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将学生视为主体。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改变以往的学习方法。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要尊重与爱护学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给予尊重,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前提。
32、什么是案例?应该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33、什么是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34、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哪两项学习内容?答: 《美术课程标准》认为: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两项学习内容。
35、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具体指什么?答:《美术课程标准》认为:“‘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36、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美术学习后,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哪几方面?答: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艺术态度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作出积极的(或独特的)反应;第二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第三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37、美术新课标中美术课程的总目标包括哪三维?答: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8、简要回答四个学习领域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的区别与联系?答:“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外化性行为特征是它们的相同点,都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而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自由性,后者更注重功能性。
39、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什么目标?(请回答出其中的三条)答:学生在该领域应达到的目标:
第一, 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的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 养成事前设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40、请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有关“美术教育”的解释。答: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1、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应注意哪几点?答: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应注意这么几点:
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要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其次,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来。
再次,要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并将作品放入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
42、简述《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一词的解释。答:艺术的种类之一。“美术”在历史上是个语义多变的概念。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的外延和内涵还会不断发生变化。
43、请思考并简述,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答:基本的美术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所以,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
44、美术课程的评价建议是什么 ?(1)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形式,也可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2) 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行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4) 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美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议美术教师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45、新课标将什么阶段的美术学习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答:新课标是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
47、快下课了,教师有些教学任务还未完成,可是回答问题的学生还在滔滔不绝地发言,教师应该怎么办? 要点:
一个高效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新课标认为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为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控制课堂教学,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因素”,“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学生出现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如果这位学生的发言很有价值,就应该让他把话讲完,相反正在该学生讲的滔滔不绝时,教师双手一拍“停”!这种“精确控制”恰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这样还不如顺其自然,让学生自己决定应该何时结束。教为了学,教要适应学,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8、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 由传统的知识传说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转变
49、在下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 领会教材的精神,做到心中有数
关注现实生活,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力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发展教材。
50、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由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这种状态。探究学习过程离不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51、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或目标导向、激励、教育、监督、反馈、调控等功能
52、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8分)答:(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53、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要求“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请请问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1)必须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54、美术课程标准依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那四个学习领域? (此题目前面已经有了)造型·表现 ,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
55、三维目标在美术课程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要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时间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要努力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新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56、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的策略和方法有那几方面?第一,创设探究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空。第二,加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精心选择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并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第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第四,进行巡逻与询问,适时参与学生的学习。第五,对学生达参与进行严格,又他控逐步转为自控。第六,及时测度与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57、探究学习应该遵循那些原则?(1)适度的原则。(2)激发兴趣的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
58、怎样引导学生共享学习成果?答:首先,共享能够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其次,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共享学习经历。第三,共享能够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第四,共同分担和解决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第五,科学的实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学中与人共享学习成果的必要手段。
59、网络下的美术教学在课堂中有哪些促进作用?(1)便于散点教学(2)充分感悟艺术(3)利于因材施教(4)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60、你在教学中通常都运用哪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请举例说明。 (1)生活情境的创设。(2)童话情境的创设。(3)游戏情境的创设。(4)美术情境的创设。(5)音乐情境的创设。(具体举例略)
61、洋思中学与“洋思现象” 被江苏称作“洋思现象”的一所普通初中叫洋思中学。它地处偏僻的农村,然而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都是100%,优秀率居全市第一。其成功的经验就是风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全过程都是让学生去学,去探索,去实践,而教师在其中只是向导、路标、起引路,架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从“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居 “第二线”,为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答疑中档参谋、顾问。请评析并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说明教育教学思想。
洋思中学与“洋思现象”(行走课堂P6)
“洋思现象”告诉我们,学生是可以独立学习的。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乐于不断获取新知和主动探索,善于辨别,搜集和加工各种信息,能根据社会需求和自己的个性涉及发展方向和计划,善于与人合作,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素质。洋思中学要培养的正是这样一种素质。他们要培养的,是嫩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人。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如果他们在某些具体的知识点上有所欠缺,将来是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偿的。但是,如果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里没有能够培养起学习兴趣、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一种科学的思维的习惯和能力,那么,他们的这以前却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是难以补偿的。因此,学校教育重要是通过对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浓厚的兴趣和进一步吸取新知的持续发展的愿望,学习思维的方法,形成思维的习惯。
62、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答: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1分)。其内容应包括⑴ 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1分)
⑵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1分)
⑶ 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1分)。 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1分)。
⑴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领或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2分)。⑵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5分)。⑶ 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1.5分)。
63、美术新课程标准把美术教学内容传统的三大课业改为四大学习领域,试论述这种改变的内在根源及其预示的发展方向。答:(1) 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由欣赏、绘画、艺术设计三大课业组成。
(2)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把教学内容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3) 这种改革的内在根源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通过教育方式及其理念的根本变革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建设的新型人才。
(4) 此次改革所预示的发展方向是从传统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向课程的综合化。
首先,“课业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概念,提出的内容标准在描述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导向性。比如学习领域的名称就体现了综合意识与体用结合。“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美术专业门类,“设计应用”也包括了现代设计和传统工艺,“欣赏评述”也涵盖了包括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整个视觉世界。同时它还是知识和能力二者兼顾的组合表述。
其次,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表现了美术课程高度的综合性,深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这个学习领域实现了三个层次的综合:一是美术各学习领域与相关学科的综合;二是注意美术与相关学科的综合;三是强调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在不同课程环境和不同条件下的综合,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此可见,“综合探索”领域的设置,不仅是对课程内容的扩展,而且也是美术教育观念的突破,美术课程在实现综合化方面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美术课程内容综合聪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弥补了分科课程的不足,并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如何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学生学习档案”一般包括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的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文字或图象资料、研究记录、设计的方案或草图,曾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了问题,还有最终的美术作业,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档案提高美术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教师通过学习的美术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美术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进步,发现学生的学习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及时的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的特征:提出有意义的参与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支持,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进行的自我监控,做出自我的调试。
探究性学习:1、开放性2、 综合性3、实践性。
合作学习:以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疑异质小组,互相依赖、休戚与共、资源共享、互相成长。
关于教学案例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主要作用通过教师自身参与的研究,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学实际能力。所谓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定的课堂教学目的,将采撷到的一个或几个反映客观事实的课堂活动事例,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对其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比较与归纳,并提出一些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疑难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案例区别于其他特征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案例点评是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典型性),包括教育教学的目标、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出一定的看法和分析。也是对案例所呈现的信息与要揭示的主题之间的吻合程度(适切性)进行评析。点评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指导性。但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教学设计的反思
发现问题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造型•表现”目标
1.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除“政府对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的积极作用”普遍重视外还有什么改革趋势
第一,政府对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的积极作用;
第二,拓展美术课程的内容,加强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第三,关注美术学习与文化情景的关系,尊重本民族文化特色,接纳世界多元文化。
“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表现在?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验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作了如下确认: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学科主要的教学方法: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基本美术素养应包括?
1、美术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
2、美术的创作方法和过程有基本的了解
3、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的了解。
美术课程基本理念
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对美术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1.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2. 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3.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4. 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
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依据学生的特征;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
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大体来说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也是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程序的直接依据。另外,教学目标还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最后,目标本身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