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44|回复: 0

[资料] 微型课题研究的蝴蝶效应浅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17: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为确保“微型课题”不因“微型”而失去课题研究的“本色”,不会昙花一现,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完善制度推动研究
    我们根据微型课题的特点,结合农村教师科研现状,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细则,建立了微型课题申报立项条例等制度。
    我们组织微型课题研究的“先行者”们认真总结经验,提炼模式,通过业务主讲、网站发贴、成果展示等形式搭建平台,让他们用经历说话。学校每隔一段时间统计发布教师在研的微型课题,有外出听课、专题研讨等机会就优先考虑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教师。学校还在《岗位目标考核细则》中增加了微型课题研究加分子项,还在评优、骨干教师申报、职称晋级等方面对微型课题研究骨干有所偏重。现在,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难以破解的难题时,学校总会成为他第一个“求助目标”。学校也会从人力、财力、智力等方面提供最贴心的援助。
    营造氛围濡染研究
    通过微型课题研究的推广,我们看到了两大可喜的“回归”:即教育研究回归到教育教学一线,回归到广大一线教师身边。学校顺势举力,唤醒教师自我研究的主体意识,在群体中倡导“崇尚智慧,做智慧型教师;讲究效益,做节约型教师;追求共生,做互利型教师”的风气,为教师研究性、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提供精神支持和广阔的空间。二是优化教学管理,删减学校生活中低效甚至无效的活动,保障教师必要的研究和思考的精力。三是改变校本教研形式,突出“教”与“研”,让微型课题研究交流成为核心议题。
    这其中,营造研究型、协作型的办公室文化显得颇有成效。“课间十分钟”既是教师休息调整的时间,更是教师思维碰撞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教师往往还沉浸在某一个“课堂场景”之中,此时的转述最能给听众身临其境之感,引发共鸣并产生研讨趋向。我校在各办公室积极推行“课间文化吧”建设,引导教师在无拘无束的交谈中,用积极的思维碰撞“挤”走无聊的闲谈,用连绵的点子“汇”就智慧的源泉。“课间文化吧”里没有优雅的轻音乐,也没有沁人的香茗,有的只是从课堂内、教学中溢渗出的话题、经验与困惑,大家在这里烹调并分享着一道道“点子盛宴”,其乐融融。
    靠前服务支持研究
    为了提高科研管理效益,学校在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指导中实现管理前移、重心下移,逐步完善校领导包括教科研骨干在内的定点联系课题、定向指导培养、定期推广成果的制度。一是走进课堂,强化教学研究指导,努力增强教育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提高教育教学的科研含量。二是贴近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及时协助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确保该教师的课题研究能顺利向研究理想靠近。三是关注成长。学校管理走出“纯管理”的象牙塔,走向“服务、引领、对话”的方向,管理者不单要在科研方法上指导服务,还要为微型课题研究全程服务,实现由“管理者”逐渐向“服务者”转变。
    借助网络提升研究
    “网络使我们走得更近,网络使我们视野更广。”网络论坛是微型课题研究交流的第一平台。教师既可以加入到某一个话题的讨论研究实验中,还可以张贴“求助贴”、“主题帖”,吸引更多的“同道”来共享智慧,由小群体面对面的交流扩大到无声便捷的大群体的“网络恳谈”。微型课题开口小,是来自一线的真课题,更容易让人产生志同道合的体验,让每个人总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不得不说。我校教师近几年来在《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人民教育网论坛”、“教育在线”、“成长论坛”上比较活跃,尤其感谢“成长论坛”和“《中国教师报》教师论坛”,他们不仅为微型课题研究安了家,编辑们还经常到论坛上采集稿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17 18:44 , Processed in 0.08354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