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88|回复: 6

[资料] 信息教学经验汇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21: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学派,它以人的整体性研究为基础,崇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要研究对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本质的揭示不像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那样给予严格的定义。而是从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意义的角度加以描述。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教育技术为学生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因此,它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目标的自我实现的体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自主性,即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刺激),学习者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二是全面性。即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个性等方面。三是渗透性。即学习不单是对认知领域产生影响,而且对行为、态度、情感等多方面发生作用。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就教学问题提出:①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②在课堂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③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同时,罗杰斯还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运用于教学研究与实验,确立了“情意教学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论”。罗杰斯强调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满足“自我实现”这个最高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人际关系。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面对面的教学结构,教师不再直接控制教学,教学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这使得教学生会学习尤为重要。现代教学已不是简单零碎地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自由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自我实现的前提条件。
    罗杰斯认为,教师必需要①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坦诚相待,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取掉一切伪装的“假面具”。②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对学生作为具有自身价值独立体的任何思想与感情,都应予以认可,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③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移情性地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品性作出评价和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获得真实的自我意识,去充分地实现“自我”。
    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作法是除移情教学外,还必须:①编制好便于学生自己学习,适合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特点的教材。②要善于辅导,教师不是一味追求讲解,而是有效地咨询和辅导。③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材料。④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自己学习。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的基本的角色特征并没有改变,仍然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只是教师由传统的一味追求的讲授改变成学生学习的倡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咨询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是不平等的权威关系和依赖关系,而是建立在师生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平等互助的关系之上,达到人本主义崇尚的人的尊严、民主、自由、平等的价值观。
    罗杰斯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活动,移情就是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他认为,如果教师能够移情的话,就将格外有力地增添课堂的气氛。教师的作用是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自觉乐意地积极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就是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核心,学生自主地接受课程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有教学时间的自由选择权和支配权。只有当个体需求,身心发展状态以及个体学习风格与学习目标相互一致时,学习才会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教学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情境,提供丰富广泛的学习资料,以利于学习时自由地发展自身在认知、情感方面的潜能。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教学生知识”,也不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教学生怎样学习”,而是教学生如何“自我实现”,即决定学习什么、怎样掌握学习内容、采取什么顺序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试图将情感和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相转换,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将会有新的体会。角色扮演的成功将会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并可以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计算机多媒体、Internet网络、通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运用,为融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创造了条件。它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习者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现象、观点、数据和资料,不直接或轻易地呈现结论,并留出空间让学习者参与进来活动,向学习者留下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空间。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参与,“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1: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性学习的立体化学习环境

    教育部最近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井为必修内容列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课程内容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体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立体化学习环境,使教育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它们的结合日趋紧密,有着教育心理化的趋势。心理学的技能掌握理论是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理论基础,如练习的主动性、分布练习、局部练习与整体练习、练习的反馈强化、技能的迁移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它是由认知主义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学习理论。它不仅关注知识的表征和意义学习的过程,而且还重视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重视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构建知识的意义。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圃社会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知识意义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个基本要素。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奉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具有自发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和内在潜能;强调要尊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强调要把学习者作为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交融、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担当起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或学生的帮手、助手的角色,并积极发挥作用。教师要让学生觉得是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指导者。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小组式学习易于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习者有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因此,罗杰斯认为: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的,是意义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学习的作用;强调意义学习或意义建构;强调师生交互、自主、探究、开放、实践、综合、多样性等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核心所在。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活动课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因而研究性学习成为现代教育学习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开放化和师生的交互性,现代社会也呼唤人的个性的展现,因而教育要给予学习者个体选择教育客体的自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习个体需要基础上的,无论是学习目的的确定还是学习方式的选择,都离不开学习个体的需要。因而,个体需要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源泉。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习者有非常明确的学习动机,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模拟科学家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自己发现、提出、探索、解决问题,或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再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使学生成为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和实施者。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兴趣和爱好,与一般学习方式相比,学习者的个性因素在研究性学习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应用,活动中不能只让学生从基本知识剩理论观点,总是停留在抽象思维层面上,而要关注过程的实践活动,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学到科学知识,又使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自主、开放和研究性学习,必须有适合学习者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学习内容的情景支持、学习资源的组织形式和构造方式、知识的结构体系、学习平台和创作平台、实验平台、知识水平测试系统和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研究、设计、验证求解方案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雇用创新能力的虚拟研究机构。在构造良好的立体化环境中,学习者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进度,能随时监测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主”、“探索”和“交互”的特征。
    三、研究性学习的交互环境
    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无疑学生是主体,而教师从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变成引导者和指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看学生能否有所发现、有所制造,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交互环境随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并阅读老师的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交互环境随时阅读教师的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交互环境随时阅读学习的问题,并把解答写入其中。这样,对于学生,他所面对的是没有人格的机器,可以以轻松的心态毫无顾虑地提出问题;对于教师,可以直观、全面地考虑所有学习者遇到的问题,便于发现所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为师生交互性和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即有机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图所示)。
    在教学中,师生交互环境方式有集中讲授方式、集中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方式、非集中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小组协作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对于上述的不同教学方式,我们要通过对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保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
    交代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注意。明确具体要求;指导学生对情景的观察,通过语言和动作指导观察的重点、特征部位等;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协商讨论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述观点;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意建构;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分析;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度较大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强化记忆,促进迁移。对重点问题给予强调,帮助记忆。联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自主参与性学习活动。对教学资源提供的情境,进行积极的观察,并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反应;实际操作,通过人机交互操作,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查询检索,对所得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取舍、加工处理;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观察,对学习资源的选择分析后,深入思考,发现并提出进—步探索的问题;通过学习资源进—步的研究,或进行仿真实验,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环绕待探索的问题,与教师、同学进行参与协商讨论;在协商过程中,积极通过语言文字(计算机汉字输入)表达观点;通过语言文字(计算机汉字输入),进行意义建构,即对学习过的内容中有关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进行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归纳。
    通过教学设计,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将可以营造一种学习者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建构一种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能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的。对学生学习方法或认知方法的培养是有帮助的,能使学生学会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处理、问题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四、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性学习可用“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 Instruction)”、“认知学徒式教学(Cognitive Apprentices hip Instruction)”、“抛锚武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随机进入式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自我反馈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多种自主学习策略。我们在立体化学习环境中,主要来用了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式教学。
    (一)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最后撒去支架。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学生逐渐内化和掌握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学生获得这些技能后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支架式教学的环节是:①搭脚手架;②进入情境;③独立探索;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二)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又称情境性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抛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锚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的环节是: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三)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又称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样便于学习者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随机进入教学的环节是:①呈现基本情境;②随机进入学习;③思维发展训练;④小组协作学习;⑤学习效果评价。
    虽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形式不同,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师生交互,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1: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研究性学习的立体化学习环境

    教育部最近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井为必修内容列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课程内容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体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立体化学习环境,使教育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它们的结合日趋紧密,有着教育心理化的趋势。心理学的技能掌握理论是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理论基础,如练习的主动性、分布练习、局部练习与整体练习、练习的反馈强化、技能的迁移等。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它是由认知主义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学习理论。它不仅关注知识的表征和意义学习的过程,而且还重视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重视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构建知识的意义。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圃社会环境交互而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包括社会文化)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知识意义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个基本要素。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奉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类学习具有自发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和内在潜能;强调要尊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强调要把学习者作为活动的主体,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交融、气氛适宜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担当起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或学生的帮手、助手的角色,并积极发挥作用。教师要让学生觉得是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指导者。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小组式学习易于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学习者有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因此,罗杰斯认为: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学习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的,是意义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学习的作用;强调意义学习或意义建构;强调师生交互、自主、探究、开放、实践、综合、多样性等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核心所在。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活动课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因而研究性学习成为现代教育学习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开放化和师生的交互性,现代社会也呼唤人的个性的展现,因而教育要给予学习者个体选择教育客体的自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学习个体需要基础上的,无论是学习目的的确定还是学习方式的选择,都离不开学习个体的需要。因而,个体需要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源泉。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习者有非常明确的学习动机,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模拟科学家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自己发现、提出、探索、解决问题,或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再现知识发现的过程,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使学生成为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和实施者。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兴趣和爱好,与一般学习方式相比,学习者的个性因素在研究性学习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应用,活动中不能只让学生从基本知识剩理论观点,总是停留在抽象思维层面上,而要关注过程的实践活动,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学到科学知识,又使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自主、开放和研究性学习,必须有适合学习者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学习内容的情景支持、学习资源的组织形式和构造方式、知识的结构体系、学习平台和创作平台、实验平台、知识水平测试系统和质量保障体系,以及研究、设计、验证求解方案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雇用创新能力的虚拟研究机构。在构造良好的立体化环境中,学习者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进度,能随时监测自己的学习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主”、“探索”和“交互”的特征。
    三、研究性学习的交互环境
    研究性学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无疑学生是主体,而教师从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变成引导者和指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看学生能否有所发现、有所制造,充分发挥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交互环境随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并阅读老师的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交互环境随时阅读教师的解答;教师可以通过交互环境随时阅读学习的问题,并把解答写入其中。这样,对于学生,他所面对的是没有人格的机器,可以以轻松的心态毫无顾虑地提出问题;对于教师,可以直观、全面地考虑所有学习者遇到的问题,便于发现所有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为师生交互性和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即有机融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图所示)。
    在教学中,师生交互环境方式有集中讲授方式、集中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方式、非集中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方式、小组协作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对于上述的不同教学方式,我们要通过对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保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
    交代教学目标,引起学生注意。明确具体要求;指导学生对情景的观察,通过语言和动作指导观察的重点、特征部位等;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和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协商讨论活动;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表述观点;组织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意建构;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分析;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度较大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强化记忆,促进迁移。对重点问题给予强调,帮助记忆。联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自主参与性学习活动。对教学资源提供的情境,进行积极的观察,并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反应;实际操作,通过人机交互操作,对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查询检索,对所得资料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取舍、加工处理;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观察,对学习资源的选择分析后,深入思考,发现并提出进—步探索的问题;通过学习资源进—步的研究,或进行仿真实验,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环绕待探索的问题,与教师、同学进行参与协商讨论;在协商过程中,积极通过语言文字(计算机汉字输入)表达观点;通过语言文字(计算机汉字输入),进行意义建构,即对学习过的内容中有关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进行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进行归纳。
    通过教学设计,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将可以营造一种学习者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建构一种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能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的。对学生学习方法或认知方法的培养是有帮助的,能使学生学会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处理、问题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四、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性学习可用“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 Instruction)”、“认知学徒式教学(Cognitive Apprentices hip Instruction)”、“抛锚武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随机进入式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自我反馈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多种自主学习策略。我们在立体化学习环境中,主要来用了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式教学。
    (一)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最后撒去支架。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学生逐渐内化和掌握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学生获得这些技能后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支架式教学的环节是:①搭脚手架;②进入情境;③独立探索;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二)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又称情境性教学(Situated or anchored Instruction)。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抛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锚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的环节是: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三)随机进入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又称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样便于学习者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随机进入教学的环节是:①呈现基本情境;②随机进入学习;③思维发展训练;④小组协作学习;⑤学习效果评价。
    虽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形式不同,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师生交互,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1: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好校园网,实现个性化教学

  【摘要】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但个性化教学必须植根在资讯科技非常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植根在人们有很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意识理论上。实现个性化教学,校园网是前提。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素质教育 校园网
    稍微懂得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最早的教学是个体教学(一对一教学),所以能受教育的只是极少数贵族,后来逐渐演变为班级教学(一对多,也就是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正是由于有了班级教学,才大大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但是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我们发现:班级教学虽不象卢梭所说:是学生心灵的屠宰场①,可它那一刀切的模式让越来越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忍受,也越来越不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与之相随的“应试教育”因此声名狼籍,一直靠“应试教育”为生的题海、题库亦“反戈一击”贴上了“素质教育”的标签,但放眼我们的国土,有多少学校所进行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绝大多数学校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只不过名字改成了“素质教育”。清末督军谭延闓“捅两片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我们是作为笑话讲给学生听的。而今天“应试教育”则连“捅两片瓦”也省了,干脆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幽默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谭督军。但我们再也笑不出来,因为主角是我们自己。
    人们并不是有意和“素质教育”开玩笑,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因为班级教学的模式是为“应试教育”度身定做的,而“素质教育”的模式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需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传统的教育有这么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事实上师生之间的差别仅是水多水少的问题,而且学生的那一杯水必须在教师桶里取。所以教师只需把把自己的桶做大、装多多的水,并能把学生的杯灌满,便是一个优秀的教师。问题是如果学生的杯子不想装老师桶里的水,而是想装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因为对学生个人来说装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对他更重要,而老师桶里的水并不是他需要的,就象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并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一样。商店遇到这样的顾客肯定是:你到别的商店看看。而我们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否也能这样说:“去别的学校”呢?
    因此,班级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完全是一场教学模式转变的革命。
    事实上个性化教学,也不是今天的新名词。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着《爱弥尔》中就充满了个性化教学思想。囿于当时的科学技术,人们并没有把他的个性化教学观当真。
    个性化教学更象高科技产品,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有生命力,它必须能转化成商品。卢梭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尽管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但在当时人们并不敢认同。正如《唐诘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所说:两种愿望一样痴愚:一种是让过去回到现在;一种是让未来马上在目前实现。卢梭的个性化教育思想便属后一种。
    致力于个性化教学者便仿佛走进了长长的隧道。
    但Internet的出现,就象隧道尽头的亮光,为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带来了希望。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他的论着《基于Internet 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有这么一段描述: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限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可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着名图书馆(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或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各资料……
    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通过各种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计算机终端),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
    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举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今天作为Internet子网的校园网热一浪接一浪,作为致力于个性化教学者本应感到欣慰,但这又容易使人们回忆起“大跃进”那一段“发高烧”的日子。不少学校建设校园网、初衷并不是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他们的观念里恐怕还没有“个性化教学”这个名词,他们建设校园网倒是和阿Q对革命的“神往”相似: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并不很清楚校园网是用来干什么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大部分设备闲置,大量资金、物力、人力浪费。或者是投资不到位,类似于“烂尾楼”。
    这是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建设校园网必须负出的代价。建校园网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总想以新的技术延续旧的模式。
    素质教育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原因是它生长在班级教学的土壤上,所谓“枳生在淮南而为枳,生在淮北而为橘”。
    我们前面说过: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但个性化教学必须植根在资讯科技非常发达的信息社会,植根在人们有很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意识理论上。一些学校建校园网之所以失败、原因是校领导本身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当然老师们也没有。建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实现符合社会进程的个性化教学,而是要延续他们驾轻就熟的传统教学。结果当然如人们所发现的:投资大、建效少。
    北大教授辜鸿铭曾讲过一段名言:我头上的辨子一把剪刀就可以剪掉,你们思想深处的辨子是否可以用一把剪刀剪掉呢?
    实现个性化教学,校园网是一个前提,但最多是一个潜在的前提。建一个名符其实的校园网确实要花不少钱,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充足的资金,长则一年、短则半载便可投入使用。但在校园网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一、首先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亦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建设校园网便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评价已不是记忆多少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在这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充满残酷的替代选择:对于那些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世界;而对于那些缺乏这些能力的人来说,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悲惨前景。
    二、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和专家”逐渐变为“协作人员,帮助者,有时是学习者”,同时学生的角色已不在是“听从者和学习者”而是“协作人员,有时是专家”。
    总之只要人们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心态来理解和迎接校园网乃至国际互联网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挑战”,个性化教学就能在校园网上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1: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建好校园网,实现个性化教学

  【摘要】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但个性化教学必须植根在资讯科技非常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植根在人们有很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意识理论上。实现个性化教学,校园网是前提。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 素质教育 校园网
    稍微懂得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最早的教学是个体教学(一对一教学),所以能受教育的只是极少数贵族,后来逐渐演变为班级教学(一对多,也就是一个教师对一群学生)。正是由于有了班级教学,才大大加速了人类的文明进程。但是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我们发现:班级教学虽不象卢梭所说:是学生心灵的屠宰场①,可它那一刀切的模式让越来越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忍受,也越来越不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社会。与之相随的“应试教育”因此声名狼籍,一直靠“应试教育”为生的题海、题库亦“反戈一击”贴上了“素质教育”的标签,但放眼我们的国土,有多少学校所进行的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绝大多数学校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只不过名字改成了“素质教育”。清末督军谭延闓“捅两片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我们是作为笑话讲给学生听的。而今天“应试教育”则连“捅两片瓦”也省了,干脆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幽默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谭督军。但我们再也笑不出来,因为主角是我们自己。
    人们并不是有意和“素质教育”开玩笑,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因为班级教学的模式是为“应试教育”度身定做的,而“素质教育”的模式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我们便需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传统的教育有这么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事实上师生之间的差别仅是水多水少的问题,而且学生的那一杯水必须在教师桶里取。所以教师只需把把自己的桶做大、装多多的水,并能把学生的杯灌满,便是一个优秀的教师。问题是如果学生的杯子不想装老师桶里的水,而是想装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因为对学生个人来说装江里的水、海里的水对他更重要,而老师桶里的水并不是他需要的,就象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并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一样。商店遇到这样的顾客肯定是:你到别的商店看看。而我们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否也能这样说:“去别的学校”呢?
    因此,班级教学转变为个性化教学,完全是一场教学模式转变的革命。
    事实上个性化教学,也不是今天的新名词。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着《爱弥尔》中就充满了个性化教学思想。囿于当时的科学技术,人们并没有把他的个性化教学观当真。
    个性化教学更象高科技产品,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有生命力,它必须能转化成商品。卢梭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尽管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但在当时人们并不敢认同。正如《唐诘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所说:两种愿望一样痴愚:一种是让过去回到现在;一种是让未来马上在目前实现。卢梭的个性化教育思想便属后一种。
    致力于个性化教学者便仿佛走进了长长的隧道。
    但Internet的出现,就象隧道尽头的亮光,为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带来了希望。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他的论着《基于Internet 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有这么一段描述: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溶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限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可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着名图书馆(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或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各资料……
    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通过各种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计算机终端),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
    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举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今天作为Internet子网的校园网热一浪接一浪,作为致力于个性化教学者本应感到欣慰,但这又容易使人们回忆起“大跃进”那一段“发高烧”的日子。不少学校建设校园网、初衷并不是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在他们的观念里恐怕还没有“个性化教学”这个名词,他们建设校园网倒是和阿Q对革命的“神往”相似: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并不很清楚校园网是用来干什么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大部分设备闲置,大量资金、物力、人力浪费。或者是投资不到位,类似于“烂尾楼”。
    这是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建设校园网必须负出的代价。建校园网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总想以新的技术延续旧的模式。
    素质教育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原因是它生长在班级教学的土壤上,所谓“枳生在淮南而为枳,生在淮北而为橘”。
    我们前面说过: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但个性化教学必须植根在资讯科技非常发达的信息社会,植根在人们有很强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意识理论上。一些学校建校园网之所以失败、原因是校领导本身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当然老师们也没有。建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实现符合社会进程的个性化教学,而是要延续他们驾轻就熟的传统教学。结果当然如人们所发现的:投资大、建效少。
    北大教授辜鸿铭曾讲过一段名言:我头上的辨子一把剪刀就可以剪掉,你们思想深处的辨子是否可以用一把剪刀剪掉呢?
    实现个性化教学,校园网是一个前提,但最多是一个潜在的前提。建一个名符其实的校园网确实要花不少钱,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充足的资金,长则一年、短则半载便可投入使用。但在校园网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一、首先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教师教学的重点已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亦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建设校园网便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评价已不是记忆多少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的能力”。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在这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中,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充满残酷的替代选择:对于那些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世界;而对于那些缺乏这些能力的人来说,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悲惨前景。
    二、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和专家”逐渐变为“协作人员,帮助者,有时是学习者”,同时学生的角色已不在是“听从者和学习者”而是“协作人员,有时是专家”。
    总之只要人们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心态来理解和迎接校园网乃至国际互联网发展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挑战”,个性化教学就能在校园网上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1: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技术课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我们学校组建了三个计算机房240多台电脑供学生信息技术课使用,而本人在机房的教学使用过程中遇不少问题,在此提出碰到比较普遍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 键 词]信息技术课 、问题、解决
    问题之一:新建同名文件夹解决“名存实亡”共享文件夹的问题。
    有一天上课,遇一问题。打开网上邻居,这时发我的教师机(win98操作系统)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许多共享文件夹,而这些共享文件夹又根本无法打开。虽然也无伤大雅,但看起来总不太舒服,于是想把它们设成不共享。可源文件夹在哪里呢?在机子上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询问了几位同事,知道了问题的原委,是公用机房惹的祸。因上课班级和老师多,有的用闪存,有的用软盘,把盘上某个文件夹设成共享,后来把盘取走了,但共享文件夹并未取消掉,故从网上邻居能看到这个共享文件夹,但无法打开。询问如何解决,同事都说不知。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眼看着教师机上的共享文件夹越来越多,我也无计可施。一天,突然想到一法,我何不再在教师机上新建一个同名文件夹,并将它设成共享,然后再把共享取消掉。一试,果然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问题之二:卸载还原精灵解决硬盘对克后不能启动的问题。
    又一天上课,一学生机A1不能启动了,于是拆开另一台能正常运转的学生机B1,利用Ghost的“disk to disk”命令进行硬盘之间的对克,对克完成后重启B1发现了C、D、E、F、G、H六个分区,想当然的以为对克成功了。于是拆下硬盘仍装到A1学生机那里,开机后却发现仍启动不了,症状是当自检到“Verifying DMI Pool Data……”,出现了“disk boot failure”的信息后便停止不动了,重启N次,都是如此。难道硬盘坏了?重启进入DOS,用Scandisk检测硬盘,没有发现问题。那为何系统对克后不能启动呢?有了,既然出现的错误信息是“disk boot failure”,那应该是硬盘引导区出错,于是将A1学生机用软盘启动,在A:\下键入Fdisk/mbr重写引导区后,重启电脑,自检过后,期待的蓝天白云果然重新又回到了屏幕,至此问题也解决了。 “罪恶”根源会不会就是那个还原精灵?(为了机房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每台学生机我都装了还原精灵)听朋友说过,还原精灵装上后会更改硬盘引导区,卸了还原精灵再试一下?于是把B1的还原精灵卸了,再次克隆到A1,问题果然也得到了解决。
    问题解决了,从中又得到了一点经验:大家在使用Ghost进行硬盘对克时,必须在卸载了还原精灵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就不能正常启动。
    问题之三:当你驾着心爱的IE在Internet上纵横驰骋时,突然桌面上弹出一个莫名其妙的警告提示框,紧接着所有IE窗口全部关闭;或无论如何点击链接,IE始终没有反应……这些故障让人心烦意乱,无可奈何。不过你也不用手足无措,今天我们就一起将IE常见错误揪出来,并彻底消灭!
    1、发送错误报告
    【故障现象】在使用IE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出现“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遇到问题需要关闭……”的信息提示。此时,如果单击“发送错误报告”按钮,则会创建错误报告,单击“关闭”按钮之后会引起当前IE窗口关闭;如果单击“不发送”按钮,则会关闭所有IE窗口。
    【故障点评】这是IE为了解用户在使用中的错误而设计的一个小程序,不过我可不想当微软的“免费测试员”,更何况每天它都会面对成千上万的报告,谁知道有没有在意我的报告问题呢?
    【故障解决】针对不同情况,可分别用以下方法关闭IE发送错误报告功能:
    ①对IE 5.x用户,执行“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在列表中选择“Internet Explorer Error Reporting”选项,然后单击“更改/删除”按钮,将其从系统中删除。
    ②对Windows 9x/Me/NT/2000下的IE 6.0用户,则可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 \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在右侧窗格创建名为IEWatsonEnabled的DWORD双字节值,并将其赋值为0。
    ③对Windows XP的IE 6.0用户,执行“控制面板→系统”,切换到“高级”选项卡,单击“错误报告”按钮,选中“禁用错误报告”选项,并选中“但在发生严重错误时通知我”,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2、IE发生内部错误,窗口被关闭
    【故障现象】在使用IE浏览一些网页时,出现错误提示对话框:“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将关闭……”,单击“确定”按钮后又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发生内部错误……”。单击“确定”按钮后,所有打开的IE窗口都被关闭。
    【故障点评】该错误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内存资源占用过多、IE安全级别设置与浏览的网站不匹配、与其他软件发生冲突、浏览网站本身含有错误代码……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需要耐心加以解决。
    【故障解决】
    ①关闭过多的IE窗口。如果在运行需占大量内存的程序,建议IE窗口打开数不要超过5个。
    ②降低IE安全级别。执行“工具→Internet选项”菜单,选择“安全”选项卡,单击“默认级别”按钮,拖动滑块降低默认的安全级别。
    ③将IE升级到最新版本。IE 6.0下载地址:http://download.sina.com.cn/cgi-bin/detail.cgi?s_id=6041。IE 6.0 SP1下载地址:download.microsoft.com。
    可使用以IE为核心的浏览器,如MyIE2。它占用系统资源相对要少,而且当浏览器发生故障关闭时,下次启动它,会有“是否打开上次发生错误时的页面”的提示,尽可能地帮你挽回损失。下载地址:http://download.sina.com.cn/cgi-bin/detail.cgi?s_id=8012
    3、出现运行错误
    【故障现象】用IE浏览网页时弹出“出现运行错误,是否纠正错误”对话框,单击“否”按钮后,可以继续上网浏览。
    【故障点评】可能是所浏览网站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由于IE对某些脚本不支持。
    【故障解决】
    ①启动IE,执行“工具→Internet选项”菜单,选择“高级”选项卡,选中“禁止脚本调试”复选框,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②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4、IE窗口始终最小化的问题
    【故障现象】每次打开的新窗口都是最小化窗口,即便单击“最大化”按钮后,下次启动IE后新窗口仍旧是最小化的。
    【故障点评】IE具有“自动记忆功能”,它能保存上一次关闭窗口后的状态参数,IE本身没有提供相关设置选项,不过可以借助修改注册表来实现。
    【故障解决】
    ①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 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Desktop\Old WorkAreas],然后选中窗口右侧的“OldWorkAreaRects”,将其删除。
    ②同样在“注册表编辑器”中找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选择窗口右侧的“Window_Placement”,将其删除。
    ③退出“注册表编辑器”,重启电脑,然后打开IE,将其窗口最大化,并单击“往下还原”按钮将窗口还原,接着再次单击“最大化”按钮,最后关闭IE窗口。以后重新打开IE时,窗口就正常了!
    5、IE无法打开新窗口
    【故障现象】在浏览网页过程中,单击超级链接无任何反应。
    【故障点评】多半是因为IE新建窗口模块被破坏所致。
    【故障解决】单击“开始→运行”,依次运行“regsvr32 actxprxy.dll”和“regsvr32 shdocvw.dll”将这两个DLL文件注册,然后重启系统。如果还不行,则可以将mshtml.dll、urlmon.dll、msjava.dll、browseui.dll、oleaut32.dll、shell32.dll也注册一下。
    6、脱机却无法浏览本机上的网页
    【故障现象】通过IE的“脱机浏览”功能,我们差不多能浏览所有已经下载到本地硬盘的网页内容,这对拨号上网的用户来说更是省钱的一大法宝。但有时,目标网页虽然在硬盘上,但是却提示“无法浏览”。
    【故障点评】这多半是由于你修改了系统时间,引起了IE历史记录的错乱。
    【故障解决】
    ①可用直接在“临时文件夹”中搜索的方法来激活它。按下Win+F,在“包含文字”处输入部分记忆中的关键字,在“搜索”处按“浏览”按钮选择IE临时文件夹的地址,如“C:\WINDOW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单击“开始查找”,在结果列表里双击目标页打开。
    ②可以尝试用腾讯的TE等浏览器来脱机浏览。
    7、IE无法重新安装
    【故障现象】IE不能正常使用,在重装时却提示“发现系统中有该版本的IE”而拒绝安装;“添加或删除程序”中又没有卸载选项。
    【故障点评】“重装”是解决IE故障的“终极大法”,也是初级用户的法宝。
    【故障解决】
    ①对IE 5.0的重装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 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单击其下的Version Vector键。
    第二步:在右侧窗格中双击IE子键,将原来的“5.0002”改为“4.0”,单击“确定”后退出“注册表编辑器”。
    第三步:重启后,就可以重装IE 5.0了。
    ②IE 6.0的重装有两种方法:
    方法1:打开“注册表编辑器”,找到[HKEY_LOCAL_ MACHINE\SOFTWARE\Microsoft\Active Setup\Installed Components\{89820200-ECBD-11cf-8B85-00AA005B4383}],将IsInstalled的DWORD值改为0就可以了。
    方法2:放入Windows XP安装盘,在“开始→运行”窗口键入“rundll32.exe setupapi, Install Hinf Section Default Install 132 %windir%\Inf\ie.inf”。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1: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农村远程教育的管理与实践应用

   摘要: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根据信息化进程迅猛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和促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结合点,有利于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数字鸿沟”。1.农村远程教育管理意义分析。2、农村远程教育实践应用的背景分析。3、农村远程教育管理的目标。4、农村远程教育实践应用教学优化。5、远程教育管理与实践应用方法。
    关键词:农村远程教育工程 管理与实践应用 信息技术
    教育资源
    信息化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基于互联网Internet的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面对信息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传统封闭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落后的学习方式正受到巨大冲击。因而,适时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开放式教育环境,建立以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新框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技术,我们常说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是其主要技术特征。从数字化来讲,可以简单分为:硬件、软件和人件;从网络化来讲,可以简单分为:天网、地网和人网。因此,远程教育并不是孤立地使用这些技术,而是相互结合整体兼容地运用这些技术,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对接与跨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为了贯彻国务院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由国家投入巨资,研发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大项目。
    一、农村远程教育管理意义分析
    2003年11月,随着第一批基层远程教育工程电教教师骨干培训的结束,我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正式启动,至今基本上形成了远程教育的框架体系。因此,及时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对于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育模式、发挥“天网”资源的优势、促进教学改革具有广泛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显着的实践应用价值。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保证“设备天天用、教师人人会、学生个个学”,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关键所在。远程教育要把远程教育的应用作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与农村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以及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有重点地解决问题。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真正见到实效。
    对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研究,在许多学校得到了普遍重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受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的制约,大都存在着以下不足:学校硬件设施的多样性和不平衡造成研究成果的局限性;研究往往侧重于某一个环节或学科,系统性不强,尤其缺乏稳定的教育资源的全面支持;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困难大,不能很好地发挥科研成果的理论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二、农村远程教育实践应用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市投入大量资金在全市范围内普遍推广,目前为我市新增345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建成多媒体教室22间、微机网络教室22间、卫星地面接收站243个、光盘播放点102个;新添置计算机969台,使我市中小学计算机生机比提高到21:1。由此可见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资源在我市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而远程教育环境下优化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才开始起步,如果缺乏符合当地实际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必将制约远程教育效益的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将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针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科实际,深化我市教育改革,推进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具有一定的作用。
    我市在电化教学方面,城区学校已经具有超前的信息技术设备、技术、经验的示范性,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工作,在新课程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学研究骨干队伍和浓郁的教研教改氛围。
    近年来,全市教师又进行了全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初级培训,98%的教师达到计算机初级操作水平,并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契机,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环节很抓教师信息化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各位教师也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研究活动。目前,全市共有30几名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200名教师参加并系统接受了市级现代远程教育理论及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培训,数千名教师参加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校本培训,能比较熟练地操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从事教学工作。但是,目前,我市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尚在初始阶段,远程教育设备还没有成为学生学习认知工具的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加强,这也与农村中小学生信息技能缺乏系统培养有关,同时也反映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水平和条件环境尚不具备。
    目前,我市远程教育应用的总体教学模式趋势是:“教学目标——引入资源——教学展示——学习提高”。虽然从整体来看还处于教学辅助的阶段,但它比较符合农村教育目前的实际现状,并且还有继续扩展深入的余地。
    这一基本模式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点:
    1、光盘播放点。光盘播放点主要装备在教学点,学生人数几十个人,教师几名,教师信息技能欠缺,但是经过培训能掌握光盘播放系统的使用方法,在配置全套教学光盘的条件下,也能开展多媒体教学。因此光盘播放点设备使用模式采用“实时播放”,资源的教学应用模式主要是:“教学目标——播放展示——学习提高”。其目标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拓展学生的视野。
    2、卫星教学收视点。主要装备在完全小学,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也高。这一层次的设备使用主要采用“电教室应用”,即将学校建立电教室作为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应用的场所。在资源应用的方式上大多是演示式教学模式的范畴,朝着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方向迈进。
    3、计算机网络教室。乡村初中建设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从功能上看已经具备了两方面的职能:对模式一和模式二学校提供资源补充,同时还是当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由此,学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上网学习浏览,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室对教师进行培训,其教学模式当以“网络化的自助”教学为主。
    三、远程教育管理的目标:
    1、探索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学管理与评价模式。
    2、探索代远程教育设备、技术及资源为依托转变教师观念、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3、探索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点,建立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创新氛围。
    4、探索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开发,提高学生信息的获取、处理及应用能力,在发现问题、发表见解的过程中创新精神能力得以培养。
    5、探索视听技术、卫星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的熟练、合理应用,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活力,从而带动农村教育面貌的深刻变化。
    四、远程教育实践应用教学优化
    1、远程教育与课堂教学——构建网络环境下主体式创新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在中小学多学科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播放光盘,构建多媒体电子备课流程,创造交互式的网络课堂环境,促进课堂教学多维关系生成,争取师生花费最少必要时间,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
    2、远程教育与学习方式——构建以“IT”作为认知工具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适应和活动能力。
    信息社会化的发展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信息适应能力,信息活用能力,这就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初步具有信息判断、选择、整理、处理、创造、传递的能力。
    3、远程教育与课程资源整合——构建信息化的资源整合模式。
    通过开发多媒体课件,编辑多媒体教学模块,创建具有图文、音频、影像、动画、虚拟现实等功能的学科多媒体教材、校本网络专题课程和各类学习网站,促进教育时空的多维组合,使学生能在网上自主探究学习和互动交流。
    4、远程教育与校本资源开发——构建交替共享的资源开发模式。
    与校本研究、校本课程、新课程实验紧密结合,汇集整理教师原创论文、课件和课堂录像,学生实践活动、电脑制作等创新素材,创建远程教育资源与校本研发资源交替共享的网络平台。
    五、农村远程教育管理与实践应用方法
    1、建立规范的电子备课操作规则
    由各实验校课题组负责人主持,提前一周备课,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易混点和教法、学法、信息技术组合设计及练习设计;各备课组成员分章节,负责设计电子教案,充分利用卫星教学收视点提供的教育资源、素材资源或多媒体课件资源,借助电脑和语音教室的电教平台,实现超文本链接或下载加工,编辑成为课堂教学共享课件;各备课组成员下载、修改、补充、完善,最后形成个性化电子教案。
    2、综合运用模式,整合优化过程
    形成在网络环境下突出学生主体性、差异性、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所谓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3、活动项目与定量评估的结合。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每学期拟好一份电教计划,写好一份电教教案,上好一节电教课,制好一个课件,撰写一篇电教论文;组织开展电教优秀论文、课题研究、教学设计方案、教师个人主页、多媒体教学课件、学校网站、电子办公评选活动,分级评比、量化积分。
    总之,切实做好远程教育管理与实践应用,保证“设备天天用、教师人人会、学生个个学”,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关键所在。把远程教育的应用作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与农村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以及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有重点地解决问题。使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真正见到实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3 16:14 , Processed in 0.22186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