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71|回复: 0

[语文] 学课标 谈评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22: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语文课程的评价,是个古老而陌生的课题,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难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长期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谈谈自己学习“新课标”的收获,以及对语文教学评价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小学语文多少年来一直强调的是它的工具性,并由此繁衍或者肢解出各种字、词、句的习题。我感觉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悲哀,它像一团沉沉的乌云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坎上。

   新课标的颁布像一缕阳光投射到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领域里,像一股春风吹开了大家封闭已久的心扉。我非常拥护新课标,也反复学了多少遍,越学越觉得我们需要这样的新课标,新课标使小学语文教育真正成为了人的小学语文教育。

   《新课标》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统领下,突出了四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为本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同时在各个年段都强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二年级阅读要求的第一条就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习作中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想,乐于表达”;在“教学建议”部分又强调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句话,“新课标”强调“学生为本”。

   要体现“学生为本”,就要转变教师的理念,这种理念是需要情感伴随的。千百年来,中国宣扬的是“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以老师心中的“标准”为答案、为目标;学生自己的思维、个性,在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中被弱化,以至被磨灭。贯彻《新课标》,首要的一条就是改变师生关系,教师从思想深处伴随情感,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指导青年教师备课,首先浮现在眼前的就是学生,心里想的就是他们会怎么学,自己这么教对学生有多少影响,他们会获益多少。

   “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实施课标的一个出发点、是根本。有了这点精神,教师不再是高居于学生之上的知识传授者,不再是“唯我独尊”“唯我独是”的“圣者”,而是把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的主体,自己作为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传递者,知识的指点者;也不再是讲解员,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启智,引而不发,是教练员、陪练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

   基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那么在评价中,学生就不应该是个完完全全的“被评价者”。新一轮课标的测试不能仅仅是抽象的数字成绩,然后向学生本人,向家长,向上级展示、汇报。因为抽象的数字不能涵盖学生整个的语文素养。教育家斯太克说得好,“评价的意义在于服务”“为了使评价有利于服务对象,评价者就应该首先关注服务对象关注的问题、兴趣和焦点。”

   在评价中应该有学生的位置。第四代“共同建构”评价的思想就是“突出了过去被评价者的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者的身份,从而在评中应该听到被评价者的声音”。例如课标中“喜欢阅读”“乐于表达”“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这些要求,没有学生自己的评价,那是无从评价的。

   我想评价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为评价而评价,评价应该是积极的。归根结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该具有激励性。通过评价更好地让学生认识自我,感受初步的成就感。也就是说评价不仅有老师评,还应该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在我进行情境教育的实验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设想、尝试、推行:形成性考试、成功考试。学生自觉地把模糊的、错误的部分进行纠正、补充,同样计入成绩。除此而外,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包括态度、方法、心理、成绩作出评价。毫无疑问,学生是具有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的,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学会评判自己的学习。这样的评价必然是积极的;是长效的,是会评出自信;评出进步,评出发展的。这种自我评价,不应该局限于书面的或者口头的,还应该包括展示学生的作品,作业。

   例如我们所提倡的《童年的写真》就成为学生入小学后的一个档案袋儿。从开始写的字,后来的书法;开始写的一句话,观察日记,习作以及读书的书目、作家的介绍;词语的摘抄,或者是一次获奖,连同自己在报刊上,甚至学校园地,班级墙报发表的作品。这种体现过程的小学阶段终结性的“小小语文档案袋”,渗透着学生对自己学习语文的情感和美好回忆。这是一种很真实,很切合实际的评价,也是比较全面的。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语文,对童年,对生活的热爱。这就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

   二、开发潜能

   《课标》在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再一次强调,“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每个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孕育着创造潜能。这就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但是它又不像矿产那样即使不去开发,还照样地沉睡在地下。儿童创造的潜能,有它最佳的发展期。过了发展期,就会产生可能能力的递减现象。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创造潜能。

   为了使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课标》在各年级的要求中,强调“想象”,作为开发潜能的抓手。《新课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阅读到习作,都突出了“想象”。这是在我国历次颁布的语文大纲中所没有的。

   大家都知道,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新必须借助想象,想象往往孕育着创造的嫩芽。要开发儿童创造的潜能,发展他们的想象便是一把金钥匙。想象翅膀展开了,新形象便可诞生。当然它很可能是幼稚的,看来似乎没有价值的。但即使是瞬间的,也是灿烂的;是粗浅的,也是可贵的。儿童的创造潜能往往就在这从低到高,从幼稚到成熟的无数次的想象中得到了开发。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达到课标“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就是要突出想象,注重想象。我认为这就抓住了学龄期儿童最可宝贵的思维品质,那就是爱想象,爱幻想,而且是乐于想象,善于幻想。在孩子的心目中,一切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都是可以和自己对话的,都是动态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变化的。而且在他们的心目中,想象中的仿佛就是真实的,幻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无数事实说明,激发想象正是诱发潜在创造力的有效的办法。

   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应该通过观察让儿童获取直接的印象,积累丰富的表象,那样想象才有基础;还要通过启发,产生需要的推动,才能组合出新的形象。实践表明,儿童的创造潜能的开发需要激情的驱动,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殷切期待,会在学生的内心形成自信。打一个通俗的比喻,就像在生活中,孩子看到一棵大树,爬上去有难度,但并不是高不可攀。此时,若有人从旁鼓励,给他撑腰,于是自信产生勇气,他便一步一步爬上去了。同样,儿童思维的高度在外力的推动下,在特定的充满爱和支撑的情境中,良好的情绪,让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智慧的火花在情感的助燃下,会灿烂地迸发出来。其实,大人的创造,不也是因为热爱,因为始终不渝而诞生的吗!

   既然发展学生的想象,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在新课程中摆到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的评价怎么跟上?我们在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显然不能通过常规的习题式的练习,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使本是活跃的、丰富多彩的儿童思维空间,被一大堆干巴巴的符号充斥。

   那么究竟怎么评价呢?我想,我们评价的内容应该给学生想象的空问,有利于新形象的组合,让他们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但是又必须是具有学科特点的,而不是一般的智力问答。我觉得有两种形式,比较合适。

   一是结合阅读的创造性复述。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发散性表达。从具体训练形式来说,或改变体裁,如常见的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科学童话改写成说明文,《小蝌蚪找妈妈》就可以写成《小蝌蚪长大了》;转变人称,常见的第三人称改成第二人称,当然也可以是把第三人称用“我”的口气第一人称来表述,以加深体验;《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这类的寓言故事,可以通过增添角色,对故事主人公的不当作出评判,既积极正面,又有童趣;或续述故事,根据故事的情节,顺其自然想象结果,例如《贝多芬回到旅店》《凡卡的信发出后》《小猫第二天又去钓鱼》等等。当然也可以通过片断语言训练的设计,引导学生作创造性口语练习。

   二是结合想象性作文。在观察的基础上,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想象契机,让学生组合成新的形象。我实验班的孩子写《小鸭子奇遇》《海底世界漫游记》《我是一棵蒲公英》《大力士比武》《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创造热情高涨,写得竟不肯搁笔,看他们的习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孩子的灵气、悟性和创造力。此外,让学生写《我从蓝天回来》《我多么想有一对翅膀》《我走进童话王国》等,这些带有创造性的习作都可以看出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创造潜能,由此来评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鲜活的,都是学生十分乐意做的。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的思维活动,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三、人文熏陶

   新课标阐明“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尊重多样文化”。这些都是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样的培养目标,是在潜移默化中,在熏陶感染中,在有意无意间逐渐形成的。

   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和影响是很有力度的,正如《新课标》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本身含蕴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会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提出的。

   怎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阅读教学中一篇篇的课文进行的。小学语文课本入选的课文,或纪录了作者生活的阅历;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情者文之经”,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小学语文入选的作品,剥离了情感,是无法产生熏陶效应的。因此;《新课标》把情感的教育及其作用,摆在很重要的位置。

   《新课标》几乎在各个年级都有明确的要求:“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简单表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样的要求,显然不是靠我们过去的分析讲解,灌输练习这些惯用的手段能达到的。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那种注重繁琐分析的教学,主宰了中国语文教学达半个世纪之久,使语文教学陷入公式化、概念化的境地,磨灭了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

   我以为新课标反复强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不仅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也为我们小学语文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目的,找到一个途径。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怎么操作呢?看来首先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形象。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激起;没有形象的阅读教学,必然成了抽象的单纯的符号活动。因此我们要设法让学生能看到或仿佛看到了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和场景。所以课标中也特别提到“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而“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感受是揉和在一起的,感受到作品中的生动形象,语言的优美也就感悟到了;语言的优美领略到了,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也就不难感受了。

   大家都熟悉的课文《丰碑》,写一位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死在雪地里,他发怒了,想责怪军需处长。当他得知被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军需处长为了战士们穿上棉衣而自己没有棉衣,最后冻死在雪地里。课文中这样描述:“将军怔住了,久久地站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有经验的老师决不会放弃其中的词语:久久地、深深地、缓缓地……通过朗读、增和删的比较,让儿童通过语感感受到人物形象,再加上我们老师本身情感的传递,把作者的情感传到学生的心里,引起共鸣。在这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老师的情感,应该是学生感情的示范者,用自己的真情,去点燃孩子情感的火苗。

   人文熏陶的程度如何,又怎么评价?这是个软指标,是需要一定周期的,短期内难以把握。布鲁姆曾经说过:“人的情感是无法用数字量化的”。所以课标提出“定性,定量结合,更应重视定性”,是很有道理的。

   人文熏陶效果的评价首先应该“嵌入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的表情、语言、行为一系列反应,以及对课文中人物的评判,都可以窥见学生的情感世界。在进行《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想象性作文时,我问学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来了,你们怎么接待她?”有的说我让妈妈给她买棉鞋、买烤鹅;有的说如果她春天来,我给她穿上我的新毛衣;如果是夏天来,我让妈妈给她买连衣裙;还有一位刚刚发表作品的小朋友说,准备用自己的稿费给她买书包、铅笔盒,还有的说要把她介绍给李老师,让李老师把她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什么是情感,这就是情感,这是作品熏陶的效果,儿童善良的情感是可以在无意间流露出来,老师定性的描述也是可以操作的。

   其次是情境性的。可以在生活的真实情境中,也可以通过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地活动、表现,从儿童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结合写感受,写感想进行评价。例如我们举行的《情系灾区》《伸出友爱的小手》《在敬老院里》《在学习雷锋的日子里》《今天我值日》《系上妈妈的围裙》《下乡看外婆》一系列的班队活动、主题性大单元活动以及在班级和家庭中的言谈和表现,在此过程中仍然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评价。班主任、语文老师在这中间都可以“读出”孩子们的情感。

   四、突出“整体实践”

   无论从阅读、习作以及综合学习,都突出了语言的整体实践,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求很明确,要注重训练,基础要扎实。

   新课标中“少做题,多读书”,为改革语文教学选择了一个极好的便于操作的“切入口”。“多读书”是综合的,读书要能识字,要能理解词义,理解句子的含义,要读懂书中写的什么,进而从领悟到感动,也就是说学生是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而不是在老师的讲解中学会阅读,更不是在做题中学会阅读的。无论从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从阅读对丰富人生的作用,还是阅读可以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来讲,其作用都非同一般。书读多了,见识长了,视野开阔了,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会化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读中学读,读中学写,多读书可以有效地为学生的读写打基础,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在小学阶段所设置的课程都是基础性的。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是创新的必要基础。基础如何形成?靠训练,靠学习者的亲自实践,从而在实践中理解,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熟练,在实践中提升。《新课标》强调学生为本,开发潜能,人文熏陶,同样强调基础。若有失偏颇,那样会走进新的误区。

   提到训练,又不能和那些单项的习题式的练习混为一谈。训练,是能力的训练,说得更明确一些是实践能力的训练;语文基础的学科训练应该与儿童的思维发展、与儿童生活,与儿童活动结合才是恰当的。训练与思维结合,促进发展;训练与生活结合,有利实践;训练与儿童活动结合,体现自主。

   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怎么评价,课标已经将大原则明确了:“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想其总的精神,就是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评价本身成为学生发展的一种激励。

   那么怎么具体操作?可以是——

   1.教师评价与学生参与评价相结合;

   2.开放式与封闭式评价相结合;

   3.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4.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方式,不能以考试替代评价;但却可以通过评价来改革考试。语文学科的评价必须要具有工具性质,对掌握工具最基本的要素需定量。

   1.汉语拼音与识字的评价。汉语拼音,需能拼读,检查能否通过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学好普通话。不要求默写,不可拔高要求。应以课标年段要求为依据。各年级所需认识的汉字,必须认识,要求会写的,一定会默写;这绝不能含糊,这是语文最基础的基础。现在面上非常注重阅读与习作,识字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字写得也不够理想,间架结构,笔划笔顺,偏旁部首都应把握;字要写得端端正正,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

   2.阅读的评价。首先是阅读量的评价。阅读要落实语言积累,该背的篇目一定要会背,阅读量不少于课标的规定宇数;要统计,要量化,要求学生平时就记录。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不光是语文不好,对其他各科,以至对学生的智慧和情感都会造成影响。

   其二是阅读的评价;应根据课标的要求。如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作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年级的“文章基本的表达顺序”“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说明性质的文章”“抓住要点”和“基本说明的方法”等等。应该通过相关的测试,但决不是一条一条单项的习题进行评价,而是在整体阅读中进行。这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也同样可以是形成性的,给孩子们一个纠正、提高的机会。

   3.作文的评价。通过作文评价,了解学生的语言素养是很有意义的。习作在评价中有一定的地位,语文素养是个整体;情感、遣词造句、思想、以及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都可以从习作中反映出来。因为习作要表情达意,要综合运用字词句篇,本身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从一个学生的习作,往往可以看出他的语言基本功;语文的素养;同时看出他的智慧和情感。不仅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嵌入” 日常生活,这一方面可以由老师从语言、思维、情意、学习方法进行定性的描述,并且可以由学生互评,本人自我评价各种途径结合进行。

   此外,作文的评价还可以是情境性的,模拟生活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如举行小记者采访,小小辩论会,编演课本剧,XXX新闻发布会,故事大王比赛,生活小品即兴自编等等。这些情境,必须是学生共同参加评价,而且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整体运用语言,是综合实践,有口头,也有书面的。

   总之,评价以《新课标》为依据,又通过评价来推动《课标》的全面实施。在此过程,困难与曲折总是难免的,不过《课标》终究为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一个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获得充分发展的天地。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3 08:08 , Processed in 0.09466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