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572|回复: 3

[资料]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重要资料汇总--语文教师招聘合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5 21: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009年语文教师考试招聘考题练习二(附答案)

1、请您联系教学实际,以某一学段或某一种语文能力目标为重点,谈谈达成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0分)

   2、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与原教材的主要区别何在?试结合您以往的教学经验,谈谈新教材的功能。(10分)

   3、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0分)

   对月

   贾平凹   

   

   ㈠样理解“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

   ㈡划线的“谜语”指的是什么谜语?

㈢用地球、轨道、弹球、旋转等是圆的来说明什么?

   ㈣对本文的分析理解有错的两项是

   A.本文的主旨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相似。

   B.作者强调,人的悲欢离合、悲哀得意,是人类自己的事,与月亮圆缺毫无关系;有人咒骂月亮,实在是冤枉了月亮。

   C.作者从自然发展规律入手,借助月缺月圆,论述了人生历程中存在的生死哀乐的辨证关系。

   D.文中“否定之否定”的意思是老虎否定鸡,鸡否定虫,虫否定杠子,杠子否定老虎,这样形成一个循环,周而复始,产生新圆。

   E.作者认为,一个人的一生是社会发展这一大圆中的一个半圆,为了使社会这一大圆圆满发展,我们要努力走好自己的半圆。

答案

   1、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答:(1)开放性(2)自主性(3)实践性(4)探究性

   3、答:

   ㈠“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是指月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时圆时缺,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改变的。“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是指人的一生都在为追求美满得意而奋斗。

   ㈡月圆了缺,缺了圆,人得意了又悲哀,悲哀了又得意的变化。

   ㈢人的一生也是一个轮回的过程,不必为失败伤心,不必为成功狂喜,不必为生老病死、快乐痛苦而悲喜,好好地活着,尽自己的力量,做好自己的工作,走好自己的人生。

   ㈣B(作者没有强调人的悲欢离合、悲哀得意与月亮圆缺的关系)D(老虎吃鸡、鸡吃虫等,不等于老虎否定鸡、鸡否定虫。

师招聘考试面试试题:教育教学名词解析一   Post By:2009-5-16 15:39:30

法律方法的特点:权威性、规范性、严肃性。

  经济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工资、奖金等经济手段或措施进行管理的方法。

  经济方法的手段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加薪、待遇、实物、罚款以及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等等。

  经济方法的特点:利益性、公平性、即效性。

  教育方法:是指学校管理老通过说服教育、启发觉悟使受教育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方法。

  教育方法是实施各种管理方法的先导,它为人们的工作行为提供了思想基础。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实行领导和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规定了学校领导和管理力量的地位、作用、职权范围、彼此关系,规定了组织机构。

  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有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起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校内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度: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其保证监督作用,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校内领导体制。

  校长负责制的制约机智是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以及职工参与民主管理。考试大收集

  学校组织机构系统:是指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的学校各部门、各单位的有机组合,是将学校的职位任务、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去来的完善的结构体系。

  教育立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会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法律的活动。

  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以《教育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

  《教育法》:即教育基本法,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其本法律准则,被称为“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1995年3月18日由8届人大3次会议通过的《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法。

  《教育法》:确立了我国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

《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是由国家授权或批准的,有实施教育考试机构承办的一种考试制度。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广东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Post By:2009-5-15 10:57:38

1、结合实例,谈谈您对现行考试评价的看法。(10分)

2、什么是综合性学习?为什么要提出综合性学习?(10分)

3、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

㈠这里为什么“不容留秋虫”?而秋虫为什么也“不屑居留”此地?

㈡与加点的“一方面”相对应的“另一方面”指的是什么?

㈢“井底”和“铅色”在文中分别象征什么?

㈣以下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有错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用人不如笼中的鹁鸪来渲染一种枯燥乏味、孤独凄凉的气氛,从而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B.城市里没有秋虫和乡间满耳的虫声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对乡间秋虫的怀念,表明作者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想要归隐荒野的思想感情。

C.作者认为生活中的苦味酸味比没有味道要好,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比心如槁木要好,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丝毫没有想要归隐的意思。

D.作者借秋虫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和对改变这样的社会现状的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

E.本文写到虫声引起秋士伤怀,郁达夫在《古都的秋》中写到落叶引起秋士伤怀,两者的用意都在强调秋士特别容易伤感。

参考答案

1、答:(1)视野更加宽广

(2)更切合学生的实际

(3)强调选文要适合学生学习

(4)强调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5)强调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

2、答: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目的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

实施综合性学习要注意以下问题:(1)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方式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不能将综合性学习简单地等同于过去的语文活动。

(2)从本质上讲,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十分个性化的,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也是十分个性化的,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该是不同的

(3)开展综合性学习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起点不能太高,切入口不能太大,要注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并注意保护学生的成功感。

(4)综合性学习不是少数优秀生的专利。

3、答案:

㈠因为这是一个淡漠无味、死气沉沉、没有言论自由的地方。秋虫向往的是自由、辽阔、充满生气的新天地。

㈡秋虫引起劳人感叹,秋士伤怀,独客微喟,思妇低泣。

㈢“井底”象征狭小局促单调无味的生活空间。“铅色”象征淡漠死板灰暗阴沉的生活状态

广东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Post By:2009-5-15 10:58:42

1、从自身实际出发,谈谈自己实施综合性学习的一些设想。(10分)

1、答:(1)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2)没有真正进入综合性学习的广阔空间

(3)没有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4)教师在实施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位置有待调整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手段尚需研究

2、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河内在联系?

2、答:(1)编写宗旨新(2)体系特征新(3)课文面貌新(4)编写角度新

广东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五)  

1、语文课程性质一直是语文界讨论的热点,课程标准对此进行了新的界定。请谈谈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和理解。(10分)

1、答:(1)突出语文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都是必要的

(3)定性评价和定量性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4)实施语文评价,应注意评价主体多元——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家长参与评价。

(5)评价各学段目标达成情况,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2、语文新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传统评价观念有什么不同?

2、答:(1)命题指导思想将逐步体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基本精神。

(2)着重考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成为语文学科中考不可逆转的潮流。

(3)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察将更加注重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人文性,在全面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将逐步体现理解探究、迁移拓展的考察特色,以突出当前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

(4)作文命题将继续淡化文体、不设审题障碍的要求进行,将继续追求作文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将更加呼唤作文的个性以及有创意的表达。

2009年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__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___。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______。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______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______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______。

  25.学生既是教育的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作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特殊形式是______。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______与受教育者已有______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活动、______活动、个人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_____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___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______、______。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______、______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与______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____,安静型与______气质类型相对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_____。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______,最有利于激发______。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______,动作进行的______,动作结构的______。

  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______和______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A 4.A 5.D 6.C 7.D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D 18.A 19.C 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规律 《大教学论》  22.生产劳动 雅典    23.壬寅 癸卯 

  24.劳动后备力量 合格新生   25.对象 主体      26.教书育人 主导

  27.班级授课制 个别      28.德育要求 品德基础  29.群众性 小组

  30.第一 第二信号系统     31.判断 推理      32.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分配 

  33.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34.多血质 粘液质    35.抽象概括能力 创造能力

  36.中等(或适中) 学习动机  37.观念性 内隐性 简缩性 38.心理 社会适应

  三、简答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1.5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1.5分)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1.5分)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1.5分)

  40.答案要点: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1.5分)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1.5分)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1.5分)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1.5分)

  41.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5分)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5分)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5分)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5分)

  42.答案要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分)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2分)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分)

  4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分);(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分);(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分);(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4.答案要点:

  操作技能形成有:

  (1)操作定向(1分);(2)操作模仿(1分);(3)操作整合(1分);(4)操作熟练(1分)等四个阶段。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5.答案要点: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2分)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分)。规律部分无说明扣2分。

  46.答案要点: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1)性格的态度特征(1分);(2)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3)性格的意志特征(1分);(4)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47.答案要点: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3分)

  (4)联系实际。(3分)

  48.答案要点: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1)~(5)每个要点2分;(6)要点3分。无分析说明扣4~5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1-6-30 14: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学习学习。。。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1-7-24 1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我要政治啊……
发表于 2011-10-25 14: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实用的帖子、强烈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2-26 14:43 , Processed in 0.10815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