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320|回复: 6

10部委和地方领导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8 13: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舆论支持

  中宣部常务副部长 雒树刚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为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

  近年来,中宣部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宣传教育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舆论氛围日益浓厚。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制和长效机制初步形成。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教育规划纲要是进入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具体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着力营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良好舆论氛围。把这次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作为当前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宣传会议的重要精神、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深入宣传纲要重大意义,深入解读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深入阐释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充分反映广大干部群众对实施纲要的强烈反响和热切期待,反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纲要的具体措施和实际成果,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2.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以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基础,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健全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坚持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未成年人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以净化互联网、手机为重点,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和技术等多种手段,深入推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创作生产深受未成年人欢迎的精神文化产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3.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强化环境育人功能,促进社会环境、舆论环境、文化环境、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紧密联系时代发展要求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渠道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4.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组织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充分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

  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思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推动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作出贡献。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开创教育新局面

湖北省省长 李鸿忠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体现了中央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坚定决心和英明远见。参加这次大会,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湖北教育发展形成了优势。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做法,就是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中,优先建设教师队伍。我们把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作为重点,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开创了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弯道超越,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目前,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0.4%,拥有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71万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湖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在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方面,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健全和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和监督的长效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每年开展“十佳师德模范”、“十佳班主任”、“十佳校长”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楚天教师校长卓越工程”,遴选一批具有良好职业前景的优秀教师和校长进行重点培养,鼓励、引导和支持教师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在教书育人中成长为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二、实施五大项目,重点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深入实施“武汉城市圈基础教育对口支持与合作计划”,促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建立城乡教师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进一步实施国家“特岗计划”和“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选派2万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政府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培训10万名农村教师;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选派“湖北名师”、特级教师讲学团送教下乡,组织2.5万名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推进5000名城乡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任职;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计划”,新建、改建2万套周转房,基本解决农村乡镇以下学校新进教师、无房教师、交流教师的周转房问题。

三、提高教师地位待遇,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大力表彰优秀教师。设立政府奖,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给予奖励。提高教师待遇,在全面落实绩效工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津补贴和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在落实好农村教师津贴“可按高于城区教师绩效工资12%以内水平确定”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向农村教师倾斜。教师编制核定和职称评定,向农村学校倾斜,比例适当高于城镇学校。评审特级教师、“湖北名师”时,40%以上名额分配给农村地区教师。

四、加强教师管理,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将通过严格考核、科学评价,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教师退出机制。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探索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全省统一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全省统一组织新进教师招考。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全面推进聘任制改革和岗位管理制度。促进中小学教师、校长开展大规模的城乡交流、校际交流,重点是由城市到农村、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建立校长任职的专业资格标准和职级制,全面实行任期制。

五、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把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教育发展规划、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上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我们要大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千方百计地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

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

昨天,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下面,刘延东国务委员还要作会议总结讲话,财政部门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财政部门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一简要汇报。

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在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一直把教育放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按照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加大投入,保证了教育经费的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国财政教育经费从1978年的7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197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7.6%,明显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年均14.6%的增幅。教育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公共财政支出。在教育投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完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措施,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能力得到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享受了免学费政策。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从“规模化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迈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此外,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制度上基本保证了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加快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任务,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增加投入,完善机制,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积极主动地支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大力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着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财政投入是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总体目标的重要财力保障。财政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壮大公共财政有效财力的基础上,对教育经费予以优先保障。今后几年,在每年年初的预算安排和超收分配中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大力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同时,还要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完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制度、统筹相关政府性基金收入用于教育等措施,积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努力实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二是不断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投入机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完善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投入。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组织好有关改革试点,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积极促进教育公平。

三是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与加大投入同等重要。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财政部门将与其他部门一起,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经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建立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资金使用安全、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

财政部门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教育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谈几点体会和打算:

第一,坚持改革方向,明确改革思路。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这是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一条极其宝贵的经验。当前,人民群众盼改革,期望孩子能够上好学,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教育系统盼改革,期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教育活力;社会各界盼改革,期望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人心所向、势在必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在研究制定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改革创新,努力冲破陈旧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昨天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又着重指出,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温家宝总理特别提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坚决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方向,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增添活力。

第二,坚持整体推进,争取重点突破。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已进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必须有新的思路和举措,科学谋划、精心安排。一是搞好系统设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二是解决突出问题。教育改革千头万绪,我们要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精心设计好改革项目,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抓住关键环节。以育人为本,重点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质量评价制度改革,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第三,坚持试点先行,确保有序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思想观念,还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改革既要坚定又要稳慎,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2年重点改革任务,我们在各地各部门申报的基础上,综合形成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下一步,一是搞好启动实施。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和大家提出的意见,尽快修改完善总体方案,报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批准,适时召开全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统一部署。指导项目实施单位,细化目标任务,落实配套政策,组织专家论证,形成实施方案。科学决策,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咨询论证。问政于民,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注重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区域、城乡的差异和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大胆试验、大胆探索。今后每年将根据各地各校改革情况,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及时总结实践中涌现出的好思路、好做法,通过座谈会、现场交流会等形式,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扩大效果。

推进教育改革,是教育部的重要职责。搞好教育改革,教育部自身改革至关重要。我们将按照中央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转变管理职能、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衷心希望各省区市、各部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教育改革,共同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狠抓落实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实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平

发展改革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自身职能,准确把握并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在制定规划中体现教育优先地位。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结合当前正在编制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发展教育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统筹经济和社会、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中重点研究。在制定发展战略、明确重点任务、统筹资源配置、谋划重大项目等方面,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要,要把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纳入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进一步突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把义务教育作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同时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二、在推进改革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纳入重点领域改革中统筹考虑。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配合教育部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关键性改革,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协调好教育改革与其他各领域改革的力度和节奏,结合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更好地促进公办学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形成政策合力。

三、在加大投资中推进教育公平。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十一五”期间,用于教育的投资比“十五”翻了一番。“十二五”期间,要紧紧围绕促进公平的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加大薄弱环节和困难地区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服务的公平性和覆盖面。要进一步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支持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学校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四、在完善政策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发展改革部门要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运用好经济和政策两个激励手段,处理好增投入和建机制的关系,推动建立高质高效的多层次教育服务体系。要主动会同教育部门研究制订进一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实现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要进一步健全社会监督制度,严格教育收费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落实教育收费听证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在狠抓落实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成效。一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发展改革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要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部署,找准和把握好本部门的工作着力点,切实履行职责,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参与重大改革试点。针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助手。二要抓紧落实重大教育工程。发展改革部门要从国情和各地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设立重大教育工程,把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落到实处。要坚持规划先行,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制定好重大教育工程建设规划。在规划编制和投资安排上,要把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薄弱环节放在首位,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充分研究论证,着力提高建设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三要扎实做好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以建设规划为依据,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建设全过程管理,协助教育部门做好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协调落实和监督检查工作。要严格建设标准,管好用好建设资金,确保工程质量。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和落实教育建设项目的优惠政策,共同支持教育发展。四要全面落实收费和价格政策。各级发展改革和价格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各项工作。要抓紧制定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幼儿园收费秩序。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收费专项治理,把国家政策落实到位。要进一步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要确保各级公办民办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生活用电、用水、用气价格实行居民类价格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减轻学校和学生负担。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优先发展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江苏省委书记 梁保华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紧密结合江苏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江苏教育现代化进程。江苏省委、省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强省之基、实现“两个率先”的主战略,坚持优先发展、优先投入。近五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年均增长17.5%,去年达到1100多亿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全面化解,省属高校建设债务今年基本化解。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教育的长足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全省经济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围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三个优先”要求,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落实”:一是领导责任落实。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和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二是发展规划落实。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江苏未来10年的教育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5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资金投入落实。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二、坚持“三个面向”,大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一是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促进均衡发展,重在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发展“三个差距”,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到2015年,全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扩大高中教育优质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二是推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到2020年,各类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达到80%,2015年前,所有职业学校都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强化工学结合,扩大校企合作,推行顶岗实习,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三是注重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把发展的着力点转到内涵建设上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扩大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规模,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今年,省财政安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优势学科建设资金各10亿元,今后还将加大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投入,推动高校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继续与教育部紧密合作,共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深入推进“211工程”建设,努力创建高水平一流大学。四是积极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更高水平“引进来”,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与知名高校和教育机构多种形式的合作,让更多的江苏学生接受国际优质教育。另一方面,更加积极“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到海外办学,实施大学生海外学习计划,增加公派留学生数量,扩大各类人才到海外学习培训的规模。

三、坚持人才强教,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以师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办好各类师范院校,吸引优秀生源读师范,鼓励优秀人才当教师。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每5年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一遍,未来10年,组织3万名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国外进修培训。二是积极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采取多种形式,面向海内外引进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术领军人才,以高端人才提升教学水平、引领学科发展、增强科研能力。三是建立对口支教制度。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组织1000所城镇学校与苏北农村学校结对帮扶,5年累计选派万名教师到苏北农村中小学任教。有计划地组织城乡中小学校长相互挂职交流。对到农村支教成绩突出的城镇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苏北农村当教师,推进“万名大学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实行学费返还、工资由省财政直接拨付。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我们一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这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3: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加大投入 保障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福建省省长 黄小晶

多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领域,全力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1999年至2008年,全省各级财政支出的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量达138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平均达24.1%。

在义务教育方面,建立和完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统一了城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标准,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免费教育,88.2%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免费就读,完成了21.8亿元的债务化解任务,建立起了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

在高等教育方面,1999年至2009年投入162亿元,年均增长21.2%。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9所重点高校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投入经费2.6亿元,组织实施了“高校服务海西六大工程”。

在职业教育方面,2006年,制定了公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设立并逐年增加职业教育专项资金。2009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1.7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2008年,省政府出台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意见,启动了基础教育、中职教育学校教师津补贴和绩效工资改革,省级财政从当年新增收入中拿出近一半资金约12亿元,用于绩效工资改革补助,实现了县域内教师同等待遇,统一了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

在教育惠民方面,坚持在每年为民办实事总盘子中优先安排教育项目,建立起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助学体系,相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实行生活费补助,对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学生100%发放助学金,对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及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实施免学费政策,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有效保障了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幼儿园入园率达90.5%;已有70%的县(市、区)实现了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2%,比2000年提高39.8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2000年提升了15.7个百分点;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在校研究生数分别是2000年的4.61倍、5.65倍。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了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履行政府对教育的责任,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保持在24%以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薄弱校,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切实解决城乡、区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继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保障水平。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逐步实行中职免费教育,对初高中毕业后的学生进行就业前培训,财政给予每生每年3600元补助。以政府投入、校企合作、创办职教集团等多种形式建设实训基地,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三、全力实施好教育重点建设工程。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计划2009年至2013年,筹措156亿元,完成未达到抗震要求2059万平方米校舍的重建和加固改造。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省级财政安排1.2亿元,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到2012年,按不低于普通初中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6倍安排。投入3.5亿元,在全省每个县建设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

四、进一步完善高校和中职学校拨款体制改革。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标准,并分层次分学科核定不同系数,向紧缺人才培养专业倾斜,鼓励和引导学校在各自的办学层次和定位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五、多渠道筹措资金。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相应经费用于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发挥教育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作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从总体上看,虽然福建省的财力并不宽裕,但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格外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形成了重视教育、办好教育的传统。我们一定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全面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3: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湖南省委书记 周强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实现公平教育作为重要战略目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必将对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湖南是一个教育大省,自古就有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教育期望非常热切,对平等享受教育公共资源愿望异常迫切。湖南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财政穷省,教育发展基础薄弱,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为此,近几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建设教育强省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率先推进,把教育公平作为最基础的民生工作优先保障,每年坚持将一项教育民生工作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按“年均递增20%”的要求落实预算内教育经费,近两年省本级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达11亿元,重点保证了农村教育支出和教育发展支出,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我省各类教育主要发展指标均提前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根据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把教育公平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办学责任。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我们将按照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修订完善建设教育强省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教育强省工作推进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督导评估与监督问责机制,督促各级政府依法担负起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本届政府任期内,我们将继续落实“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至2个百分点”的规定,“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力争到2020年,湖南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支撑和保障教育发展的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二是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我省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我们将继续抓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在投入28.5亿元、已建成2587所合格学校的基础上,再用3到5年时间完成全部计划1万所的建设任务,力争到2020年,全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基本实现省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完善免费定向为农村中小学培养教师和“特岗计划”等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健全城乡教师定期交流、顶岗顶编支教制度,并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提高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教育质量。

三是进一步保障好公民受教育权利。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此,我们将继续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城市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积极统筹残疾人教育、康复和职业培训,努力实现听残、智残、视残教育类型的全覆盖;健全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构建覆盖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无一人因贫失学。

四是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机制。现行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我们将以省部共建长株潭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平台,进一步完善权责统一、职能明确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各类教育统筹发展新机制,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地方教育立法,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努力提高依法治教和教育宏观管理水平;深化学校管理和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尤其是考试招生行为,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

优先发展教育是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是和谐基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的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湖南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3: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攻坚克难创新突破 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重庆市市长 黄奇帆

近几年来,重庆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重庆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两基”覆盖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先后推出了化解“普九”债务、解决农村代课教师和农村教师津补贴问题、构建中职学生资助体系、探索民办教育推进机制、建立校园新型警务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被新华社誉为“中国教育的重庆现象”,重庆“教育环境竞争力”被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列为全国前十大城市第一位。重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方针是英明正确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对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一定全面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教育高地,为重庆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着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确立“建成一高地、一中心,实现三化”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成西部教育高地、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具体抓好“三个普及”:一是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2年,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5%。三是普及高等教育。到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左右;到2020年,达到50%。

第二,着力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最重要的是加大教育投入。我们将坚持把加大经费投入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性措施。一是继续保证市级教育财政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0%,继续做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二是继续坚持从“预算内和预算外”、“预算和决算”、“地方决算和中央决算”三个方面同比例加大教育投入。三是坚持“义务教育学校不负债,高中阶段学校负债率不超过20%,高校负债率不超过30%”的原则,积极化解教育债务。四是进一步加大教育融资力度,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第三,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教育改革试验。立足治本,敢于碰硬,认真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一是适应户籍制度改革的需要,调整城乡教育规划布局,扩容县城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满足300万名转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就学需求。二是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320亿元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三是建设“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四是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到2012年,累计投入8亿元,专项用于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补充和培训提高。

第四,着力推进民办教育发展。坚持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一是认真落实市政府扶持民办教育的“十条政策”,切实做到在征地上同等对待、在收费上同样标准、在投资回报上允许合理获取、在拨付生均经费上同等待遇、在招生指标上给予保障。二是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对民办学校的资本金补助制度,政府按照民办学校举办者出资总量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补助。三是充分发挥重庆教育担保公司的作用,尽量为需要融资的民办学校服务。四是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打造品牌,发展民办教育集团。

第五,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教育民生计划”,不断改善民生,保障教育公平。一是完善留守儿童培养模式,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400所,累计达到2000所,培养照顾好130万名农村留守儿童。二是新建115所中小学,基本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等问题。三是设立学生营养促进专项奖补资金,逐步推行学生免费饮用奶、学生免费鸡蛋计划,为贫困学生提供“爱心午餐”。四是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行中职免费教育。五是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建立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帮助大中专毕业生申请租住公租房,解决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70万名农村籍大中专学生的户口问题。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将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继续发扬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突破的精神,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重庆特点的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山东省委书记 姜异康

昨天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重要讲话,着眼未来、统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更加自觉地抓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

一、牢固树立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自觉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山东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制定了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意见,确定了“政府主导、规范管理、课程核心、评价引领、督导保障”的工作机制,本着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要求,以规范办学为切入点,以高中教育为突破口,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督导监管为重要保障,坚持全省整体推进,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责任感、紧迫感。我们一定紧紧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紧紧围绕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继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二、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教育发展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我们要努力做到“四个推进”:一是推进办学行为规范化。坚持依法治教,建立素质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加大教育行政问责力度,对多次出现严重违规办学的地方,追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直至党政负责人的责任。同时,推进素质教育立法,尽快出台《山东省素质教育促进条例》。二是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以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为重点,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更新工程、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及教育信息化工程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投入,到2015年全面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推进课程实施科学化。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多元化发展,推动学校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班教导会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推进考试制度多元化。探索建立“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开展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试点、本科与专科(高职)分类考试试点工作,完善注册录取,推进专家参与录取。实行初中学业考试制度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制度,以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结果为依据录取高中新生。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对素质教育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三个评价体系:一是教育政绩评价体系。认真制定科学的教育政绩考核办法,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党政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政绩的重要指标。坚决纠正违背教育规律和育人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坚决制止依据升学、考试成绩排名排队,奖惩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现象。二是学校工作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的原则,综合考虑教师的师德表现、工作量、专业发展、育人效果等情况,努力形成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发展的评价管理机制。

四、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推进素质教育的能力。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全省实施教师教育准入制度,建立20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和100个县级教师教育中心。开展教师资格制度改革,建立教师专业教育与教师资格认证一体化制度,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齐鲁名师建设工程”、“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建设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推进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大规模开展中小学教师暑期远程研修。加快实现城乡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制定政策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实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加快推行校长职级制度,完善校长培训、交流、考核制度,设立专项津贴鼓励优秀校长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实施素质教育责任制,认真研究解决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公用经费标准,不断完善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宣传力度,加快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支持素质教育。大力宣传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全社会支持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
 楼主| 发表于 2010-7-18 13: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这样的鸿篇巨作,其实若耐着性子看下来,应该是有帮助的,了解我国教育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不失为较为全面的教育对策类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11-22 22:18 , Processed in 1.00933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