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932|回复: 7

[资料]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梳理(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7 19: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是________。(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____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
3、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它包括:(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4、____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
5、教学的主要作用:(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6、学校工作应坚持以____为主。(教学)
7、教学任务的决定,要受____、____、____以及____等因素制约。(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教学的时空条件)
8、教学以____为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9、教学的一般任务有:(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0、一般来说,____的掌握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____。(知识,知识)
11、所谓智力,是________。(一般指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12、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等,其中____是核心。(思维力)
第二节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是________。(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____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____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____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____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凯洛夫)
3、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____的认识活动,是实现____的过程。(特殊,学生身心发展)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6、学生以学习____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____为基础。(间接,直接经验)
7、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表现在:____是发展智力的基础,____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相互转化。(掌握知识,发展智力)
8、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的是:(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9、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____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赫尔巴特)
10、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1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
12、教学过程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13、____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
14、____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____和____。(领会知识,感知,理解教材)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是________。(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直观教具可分为:____ 和____。(实物直观,模象直观)
5、启发性原则,是指________。(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____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启发”一词的来源。《____》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____提出著名的“产婆术”。____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整理。”(孔子,学记,苏格拉底,第斯多惠)
7、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8、____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巩固性原则)
9、____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____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孔子,乌申斯基)
10、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1、____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原则)
12、《____》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____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____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学记,朱熹,夸美纽斯)
13、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4、____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
15、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6、____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7、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8、教学方法是________。(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9、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0、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21、____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
22、讲授法包括____、____、____三种方式。(讲述、讲解、讲演)
23、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24、____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
25、谈话法可____和____两种。(复习谈话、启发谈话)
26、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27、____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
28、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
29、____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
30、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____。(直观性)
31、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3)引导学生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32、____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
33、练习的基本要求是:(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2)精选练习材料。(3)严格要求。
34、____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法)
35、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2)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查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教学工作以____为中心环节。(上课)
2、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____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
4、备课内容包括:____、____和____。(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5、钻研教材包括钻研____、____和____。(教学大纲、教科书、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6、了解学生包括了解____、____、____、____等。(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7、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____、____、____。(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8、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____,____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上好课,上课)
9、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任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 可分为____和____。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单一课、综合课;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10、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1、上好课的具体要求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2、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13、____是上课必要的补充。(课外辅导)
14、试题类型大体有____和____两大类。(供答型、选答型)
15、供答型试题又分____和____两种。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____。陈述式试题或称____。(简答式试题、陈述式试题;填充题,论文式试题)
16、选答型试题可分为____、____与____三种。(是非题、多项选择题、组配式试题)
17、测验的____,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测验的____,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____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测验的____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________。(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
3、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____形式。(个别教学)
4、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____,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
5、____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
6、夸美纽斯的《____》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大教学论)
7、班级授课制在____中叶已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19世纪)
8、我国最早常用班级授课制的是____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1862,京师同文馆,1902)
9、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0、所谓分组教学,就是________。(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11、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可分为:____和____。(外部分组、内部分组)
12、____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有两种形式:____和____。(外部分组,学科能力分组,跨学科能力分组)
13、____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内部分组)
14、____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设计教学法)
15、____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道尔顿制)
第三节 教学策略
1、____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3、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____,____,____,____。(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综合型)
4、教学过程中____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意义、目标和内容
1、德育是________。(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德育是相当于体育、智育而言,是____、____和____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3、德育包括____、____、____等形式。(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4、德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
5、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6、____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
7、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8、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9、____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德育内容)
10、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1)德育目标。(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11、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12、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科学教育)
13、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1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____、____和____。(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
第二节 德育过程
1、____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
2、德育要素:____、____、____、____。(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德育过程的规律有:(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5、____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____,情即____,意即____,行即____。(知、情、意、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____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
7、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8、知、情、意、行四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____是基础,____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____,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知、行,多种开端)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____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前苏联教育家____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
4、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5、____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6、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
7、德育方法是________。(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8、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____和受教育者的____。(施教传道方式,受教修养方式)
9、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四节 德育模式
1、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____、____、____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2、道德教育的____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____提出,后由____进一步深化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
3、认知模式是:(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4、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____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____置于中心地位。(彼得•麦克费尔,道德情感的培养)
4、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a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b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c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d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a设身处地。b证明规则。c付诸行动。(3)简要评论:a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b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5、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____创立的。(班杜拉)
6、社会模仿模式是:(1)理论假设。(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a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b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c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d榜样对品德的作用。e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3)简要的评论:a社会模仿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b社会模仿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1、____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班级)
2、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____。(埃拉斯莫斯)
3、夸美纽斯的《____》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大教学论)
4、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导生制)
5、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__。(京师同文馆)
6、班级管理是________。(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7、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班级管理的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2、班级____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常规管理)
3、开展以____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班级规章制度)
4、班级____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平行管理)
5、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____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马卡连柯)
6、班级平行管理要实施对班集体和个别学生____、____的管理。(双管齐下、互相渗透)
7、班级____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民主管理)
8、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____的力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____精神,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____。(自我教育,主人翁,主人)
9、实施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____;二是____。(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10、班级____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
11、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____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____为中心的管理。(德鲁克,自我管理)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
1、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____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明确的共同目标)
4、____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班集体)
5、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____、____以及____。(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一定的活动节律)
7、班集体教育活动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由____和____两大部分组成,所涉及的内容有____、____、____等。(日常性的教育活动、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
8、____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班主任是班级的____、____和____,是学校办学思想的____,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____,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____。(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贯彻者,纽带,桥梁)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班级建设的设计以____为最重要。(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____;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____。(职权影响力,个性影响力)
5、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6、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____”的领导方式,二是“____”的领导方式。“____”的领导方式是目前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领导方式,这与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工作考评的标准不无关系。(教学中心,集体中心)
7、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1-3-1 16: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啊不用回复就可以看啊顶你啊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1-3-1 23: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谢谢
发表于 2011-3-2 18: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表示很需要!谢谢楼主无私奉献!
发表于 2011-3-2 23: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我这里睡觉都在念着你呢,谢谢了!
发表于 2011-4-23 12: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啊。接着顶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8: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洪林娟


    呵呵~~不客气~~~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8: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vqcr141


    您客气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1-23 22:36 , Processed in 0.18109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