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 n2 D% H9 \8 M, ?$ k9 t) Q5 |
1、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 z# G5 I5 o6 a6 W5 [
2、基础教育的性质体现在:普通性、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 S( {( _6 S7 M) |
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在教育活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等功能。/ C" w% \8 n6 [
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知识、学生等。2 Y; U% f+ t2 Z, G( ~* U8 ~
5、关于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复合主体说。$ N: u$ n" ]" V+ H! U/ `% j
6、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两方面。) h' [/ s; W R' T+ X
7、教学评价按不同的目的、作用及时间来分,主要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种类型。5 A7 ^4 E& P' ^: {% u7 l& v: O* R
二、名词解释
3 P1 k5 A9 R" d/ D1、义务教育4 V8 X, D* l, n% j
2、教育目的& {( Q/ @/ e8 |% i2 Q! R# d4 @
3、课程# T# b# L1 T) J. L! K
4、教学原则
+ S) r8 }2 V4 k三、简答题2 E: x9 I% q1 F
1、简述基础教育的社会功能$ k3 C6 E5 n& n% v, U9 `6 Y
2、简析班级授课的优越性与局限性3 `- C% k" q( \1 S5 c
3、课程资源开发有哪些途径?! ]. b4 b) j3 i; X) B
4、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O1 J8 G: `7 C7 I) O) Y7 P. R7 X5、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 `4 a8 c! o5 N1 `四、论述题0 @; _ i& h! o, t; u
1、论述素质教育的提出背景及其理论要点。! A b) b1 q, ?* s( |( E% p, H3 ^
2、比较分析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
% s1 _" {3 O6 y8 c4 }7 v& V- ?B卷:* s( b d1 k" ?9 ?* L* W2 h" Y
一6 Q7 H7 f4 e+ {& ]" c0 S. D
1、1902年,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是我国小学纳入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L& N" U; _$ m; [: u# Q. p! ]6 [
2、从历史上看,课程目标大概有以下三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学生本位、学科本位。
( i! Z7 \, ^) b4 L3、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主要是:实践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
+ R- {. U; g4 a' `4、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得过且过、忠实实施、改编三种价值取向
4 ? y! p9 B2 z: P7 w( y3 B8 R q5、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综合评定途径主要有:领导评定、同行评定、学生评定、自我评定。
B: D2 N% }1 M( w0 H6、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计划。
K) p# T( M N0 ?7、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来的。
/ ~, J; ^$ \$ N8、(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9 {4 g4 S& P# Q4 z0 s; V: e# m
二、$ d# [' ?% N4 f9 [) O( O; z2 g1 m( ~
1、义务教育! C: q9 R, C* P8 y! i
2、课程* n F0 z$ s) a- U) H
3、设计教学法
; P6 J0 {+ N8 s8 c4、班级教学0 u+ C# @# N" }6 J& O8 A: u# Q
三、
2 @6 [+ D5 J6 z' A* O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 O2 s; t6 m: X. Z; ]2、简述杜威教学的五个步骤
6 Q3 X+ K/ d! ?2 P" c& J. ?3、简述上课的基本要求/ i8 Q2 d/ `5 Y* H0 v: y
4、简述德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7 Z7 b* }) i, Z3 K) z! U/ V
四、, K+ }! X: R: }- ?! o7 c
1、论述新课程改革基础上师生关系如何重建?4 ~4 E# g9 f; {
2、论述教学活动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s$ V# ], Q; X z, |
五、案例题
% r S4 \8 j* Z9 n( b3 B/ h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散文《土地》,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突然有一位学生问到:“老师,既是野马何来缰绳?”毫无准备的老师张口结舌,最后很不耐烦地说:“如果你少钻牛角尖儿,你的学习成绩还会好些吧?”老师的回答使这位学生非常难堪,学习兴趣全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