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106|回复: 0

[试题]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0 12: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      )
  A.有机体的成熟                    B.适应与创伤
  C.疲劳                            D.个体的经验
2.由桑代克和吴伟士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
3.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是(      )
  A.对技能的改进没有帮助            B.取决于任务的性质
  C.有显著作用                      D.不明确
4.由某些具体的道德情境引起的初级的态度体验叫(      )
  A.道德情绪       B.道德情感       C.道德情操        D.道德意志
5.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
  A.学习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6.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结合叫(      )
  A.才能          B.一般能力         C.天才        D.特殊能力
7.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研究发现的。
  A.皮格马里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8.非正式群体是(      )形成的。
  A.按一定的程序                    B.上级组织规定
  C.在个人友好的基础上              D.在公务关系上
9.宽大的前额是学生聪明的标志,这是一种(      )
  A.成见效应                        B.新近效应
  C.首次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10.我国目前举行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属于(      )范围。
   A.个体内差评价                  B.相对评价
   C.绝对评价                      D.参照常模测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在学习的认知领域,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______和______,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3.知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的核心心理要素是______。
4.道德情感的发展一般经历着三种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兴趣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__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6.“因材施教”原则强调的是根据学生的______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培养和教育。
7.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因素主要是指教师自身的______,它是教师威信获得的决定因素。
8.班集体的形成大致需要经历四个阶段:______、______、形成健康舆论和集体目标阶段以及______。
9.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师生间主要有三个层面的交往,它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学习测量是根据一定______、借助于一定测量工具,对学生学习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______的过程。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
2.行为主义学习论强调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忽视个体头脑中的内部过程。(      )
3.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4.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      )
5.由奖励所引起的学习动机是内部动机。(      )
6.情绪生活和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密切的关系。(      )
7.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就不会下降或丧失。(      )
8.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      )
9.学校教育活动是以师生交往为前提的。(      )
10.良好的测验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较高的信度。(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观察法
2.概念同化
3.学习兴趣
4.集体
5.效度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2.简述记忆的主要规律。
3.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
4.简述师生相互知觉在教育活动中的二大功能。
5.简述学生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认知—发现说的基本观点。
2.试论述增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途径。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726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B         3.B        4.A        5.B
    6.A        7.C        8.C        9.D        1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过程
    2.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3.思维
    4.道德情绪、道德情感、道德情操
    5.有趣、乐趣、志趣
    6.具体心理特点
    7.素质条件
    8.机械聚合阶段、初步凝聚阶段、形成集体意识阶段
    9.个性层面、角色层面、群体层面
    10.法则、数量化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         3.√        4.√        5. ╳
    6. √        7.╳          8.√        9. √       10.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是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处在自然状态下的被试者的语言、行动和表情等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2.教师利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向学生直接揭示概念本质特征与原有知识结构建立联系从而掌握概念的方式。
    3.是个体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力求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4.是个人间的关系以有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群体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
    5.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为五类:①言语信息,指陈述观点的能力;②智慧技能,指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③认知策略,指通过概括化过程而发展起来的,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④动作技能,指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操作能力;⑤态度,是一种影响人对某事选择的倾向。
2.记忆的主要规律有:①目的律:记忆的目的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越好。②操作律:当记忆材料成为学习者活动、操作的直接对象时,记忆效果好。③理解律: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效果好。④特征律:不同性质、不同数量和不同部位的材料,记忆效果不同。⑤态度律:记忆者有强烈的自信心、主动积极的态度,记忆效果好。⑥相关律:凡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符合需要、能引起兴趣和强烈情绪体验的材料,记忆效果好。⑦联想律:正确运用各种联想,能提高记忆效果。等等。
3.技能形成过程有三个主要阶段:①认知阶段、学习者通过指导者讲解示范或者自己阅读书面材料,对技能有一个初步的认知。②联系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对动作开始进行初步的整合③自动阶段:动作能够依照准确的顺序以连锁反应方式表现了出来。
4.师生的相互知觉在教育中有二大功能:①影响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在对自己认识和相互了解时,产生了对对方行为目的和动机接受或拒绝的态度,因而影响着亲密师生关系的建立。②在教育活动中协调动作,有益于教育目标的达成。
5.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分析学生违反纪律的心理原因:①心理品质有缺失。②缺乏沟通或沟通不善。③对纪律要求的理解尚未转化为指导行动的信念。④因成绩下降而诱发违纪行为。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认知发现说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①学习的实质不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由一系列过程组成,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一门学科,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
      ③学习应注重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二方面的含义:其一,该学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其二,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④提倡发现学习。即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2.增进儿童心理健康的途径有:
      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②注意用脑卫生。如用脑时间不宜过长,有节律用脑,合理安排课程等等
      ③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具体又可以从以下方法进行;a培养全面的自我评价能力与自我接纳的态度;b创造良好的气氛;c培养幽默感;d教育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
      ④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⑤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25 10:13 , Processed in 0.11316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