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695|回复: 0

教师进城招考VS教育公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4 20: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进城招考VS教育公平
教师进城招考究竟对不对
湖北省夷陵区农村教师进城考试已进行了两年,按教育局的说法是:通过考试进行教师进城的调配能体现公平。果真如此吗?下面我摘录一些教师考进城后的社会反响:
1、区委我们区政府领导:
我们农村的优秀老师好多都调到城区去教城里人的孩子,我的孩子生在乡下,但我也想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我到城区的学校打听不要我们农村的孩子,若要也要很多证件,多达三四顶目,我以没有这些东西。我以没有有权的人帮忙,请问尊敬的领导风就怎么办
2、尊敬的编辑部同志们:
你们好!
我们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部分学生家长,在此特借贵报反应一些我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反应我们心声的事情,希望贵报的编辑同志们能把我们的心声传达给相关部门,解决我们急需解决的困难和疑惑,还农村教育、农村孩子一个公平晴朗的天空,我代表农村的孩子和家长以及农村的教师和父老乡亲们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谢意!
近两年来,我区教育局对城区缺编学校补充教师,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我们的局领导们却想出了非常“高明”的办法——对进城教师实行公开招考,看起来对老师是很公平的,可是却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教育法规,使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越发体现的充分、明显、突出!优秀的教师都进城了,有些学校自己严重缺乏该学科教师却连年调出,农村有些学校连课也开不齐了,有些学校只好临时请代课教师,或者张冠李戴,语文教师教数学体育老师教英语等等希奇古怪的新鲜事情都有出现。请问: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发展合适吗?公平吗?合理吗?严重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第8条、第22条、第32条、第53条....很多农村家庭由于当地优秀教师连续调出进城,教育质量严重下滑,为了孩子的未来和前途,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或者私立学校读书,严重加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没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孩子再优秀也只得在原来的地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此失去了上重点高中和大学的可能,他们的人生之路在哪里呀?!!!
去年有家在国内国外影响很大的报刊社在接到群众来信反映后派出记者到我区进行了采访,但是却没有进行报道,据说很有“原因”,希望媒体能发挥喉舌和监督作用,派记者到当地乡下学校和家庭多走走问问,为农村的孩子们争取一点应该享有的教育权利。再一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3、请问各级领导,我们的孩子还读不读书?!
我的孩子今年读初三了,可是昨天听人说XX两所中学走了近10名老师,请问领导:XX中学老师很多吗?教育成绩很好吗?请领导们关注、调查一下。前几年我镇教育还成绩可观,而现在已经是全区成绩最差的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与连续多年调出优秀教师有关系吧。而现在又调出这么多老师,而且有的老师是学校里唯一的专业、专职教师,听说要有富余教师是才能调动的,领导们为什么不调查就调走他们了呢?那我们的孩子还怎么读书呀?!学校本来就只有一名专业、专职教师,调走了,这些学科谁来教呢?恐怕又要和去年一样了,随便安排个人教调出老师的课了。我镇两所中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到底把孩子放哪儿去读书??!我想请教育局领导认真考虑我们做学生家长的意见,若开学真的没有专职、专业的老师,我想会有很多学生转学的,没办法转学的是大多数,他们也许会失学,若民情激愤了,家长们也许会来教育局反应问题要求解决问题,请教育局领导多准备茶水接待我们哟。
教师进城考试表面好像是体现了社会公平,事实上却极大地远离了教育公平。不仅如此,而且使教育、教师都走向了畸形发展,在今年的招考中就出现了一些怪事:一些一直教初中语文的教师为了进城竟通过考试去教高中的地理历史(因为在招考公告中表述不明,一些竟相去报考报名人数少的岗位,这几个岗位由于没有别人报考,其结果是只要参考,就100%的录取)、一些在农村初中把关的数学、英语教师却考进了城教小学的语文、体育,这真让啼笑皆非。教师进城究竟该怎样进行?我觉得下面一扁贴子说得很好:
近来,网上有许多关于进城招考优劣的争论,其实,根本不用去争论其优劣,教师的调配根本不能用考试的办法来调配,因为“调配”与“招考”的目的、原则不一样,“调配”要讲“均衡”,而“招考进城”则是“择优、聚贤”,造就优势群体。“调配”与“进城招考”天生有很难调和的矛盾。明白这一点,再来争论招考优劣有啥用呢?请网民深思,有关人士笑纳,领导斟酌!
教师进城招考究竟对不对
湖北省夷陵区农村教师进城考试已进行了两年,按教育局的说法是:通过考试进行教师进城的调配能体现公平。果真如此吗?下面我摘录一些教师考进城后的社会反响:
1、区委我们区政府领导:
我们农村的优秀老师好多都调到城区去教城里人的孩子,我的孩子生在乡下,但我也想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我到城区的学校打听不要我们农村的孩子,若要也要很多证件,多达三四顶目,我以没有这些东西。我以没有有权的人帮忙,请问尊敬的领导风就怎么办
2、尊敬的编辑部同志们:
你们好!
我们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部分学生家长,在此特借贵报反应一些我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反应我们心声的事情,希望贵报的编辑同志们能把我们的心声传达给相关部门,解决我们急需解决的困难和疑惑,还农村教育、农村孩子一个公平晴朗的天空,我代表农村的孩子和家长以及农村的教师和父老乡亲们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谢意!
近两年来,我区教育局对城区缺编学校补充教师,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我们的局领导们却想出了非常“高明”的办法——对进城教师实行公开招考,看起来对老师是很公平的,可是却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教育法规,使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越发体现的充分、明显、突出!优秀的教师都进城了,有些学校自己严重缺乏该学科教师却连年调出,农村有些学校连课也开不齐了,有些学校只好临时请代课教师,或者张冠李戴,语文教师教数学,体育老师教英语等等希奇古怪的新鲜事情都有出现。请问: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发展合适吗?公平吗?合理吗?严重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6条、第8条、第22条、第32条、第53条....很多农村家庭由于当地优秀教师连续调出进城,教育质量严重下滑,为了孩子的未来和前途,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或者私立学校读书,严重加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没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孩子再优秀也只得在原来的地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此失去了上重点高中和大学的可能,他们的人生之路在哪里呀?!!!
去年有家在国内国外影响很大的报刊社在接到群众来信反映后派出记者到我区进行了采访,但是却没有进行报道,据说很有“原因”,希望媒体能发挥喉舌和监督作用,派记者到当地乡下学校和家庭多走走问问,为农村的孩子们争取一点应该享有的教育权利。再一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3、请问各级领导,我们的孩子还读不读书?!
我的孩子今年读初三了,可是昨天听人说XX两所中学走了近10名老师,请问领导:XX中学老师很多吗?教育成绩很好吗?请领导们关注、调查一下。前几年我镇教育还成绩可观,而现在已经是全区成绩最差的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与连续多年调出优秀教师有关系吧。而现在又调出这么多老师,而且有的老师是学校里唯一的专业、专职教师,听说要有富余教师是才能调动的,领导们为什么不调查就调走他们了呢?那我们的孩子还怎么读书呀?!学校本来就只有一名专业、专职教师,调走了,这些学科谁来教呢?恐怕又要和去年一样了,随便安排个人教调出老师的课了。我镇两所中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到底把孩子放哪儿去读书??!我想请教育局领导认真考虑我们做学生家长的意见,若开学真的没有专职、专业的老师,我想会有很多学生转学的,没办法转学的是大多数,他们也许会失学,若民情激愤了,家长们也许会来教育局反应问题要求解决问题,请教育局领导多准备茶水接待我们哟。
教师进城考试表面好像是体现了社会公平,事实上却极大地远离了教育公平。不仅如此,而且使教育、教师都走向了畸形发展,在今年的招考中就出现了一些怪事:一些一直教初中语文的教师为了进城竟通过考试去教高中的地理、历史(因为在招考公告中表述不明,一些竟相去报考报名人数少的岗位,这几个岗位由于没有别人报考,其结果是只要参考,就100%的录取)、一些在农村初中把关的数学、英语教师却考进了城教小学的语文、体育,这真让啼笑皆非。教师进城究竟该怎样进行?我觉得下面一扁贴子说得很好:
近来,网上有许多关于进城招考优劣的争论,其实,根本不用去争论其优劣,教师的调配根本不能用考试的办法来调配,因为“调配”与“招考”的目的、原则不一样,“调配”要讲“均衡”,而“招考进城”则是“择优、聚贤”,造就优势群体。“调配”与“进城招考”天生有很难调和的矛盾。明白这一点,再来争论招考优劣有啥用呢?请网民深思,有关人士笑纳,领导斟酌!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2-6 03:02 , Processed in 0.08906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